一
我的家鄉(xiāng)是牟平縣龍泉鄉(xiāng)棗園南夼那個被群山環(huán)抱、綠水環(huán)繞、百年來始終只有二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孔家莊。
我們孔家莊三面環(huán)山,只有北面一條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與外界溝通。往南走山路,翻過南口子,也可以與山前的村莊相通,但因為山高路險,只有個別有親戚關(guān)系的人才走這條路,一般人是不走的。
我們這里的山,光是有名字的山頭,自西向南、向東轉(zhuǎn)著數(shù),就有貓耳朵、尖尖山、鵓鴿窩、月牙口、夾拉石、老長坡、老爺陡、雙頂石、人兒頭口子、牛蛋子、牛肋巴、鐸子尖、猴兒炕等等,而整個棗園夼就在這群山環(huán)抱之中。這些大山頭下面還有一些小山頭或景點,自西向東計有西風(fēng)婆子、小餑餑山兒、石窩坡、鳳凰石梁子、老魚洞、簸箕掌、牛石前、牛石后、樗樹崖、花兒夼、西南山、里葫蘆頭等等。
以村莊為基準(zhǔn)定向,進山勞作的通路,主要分為西山和東夼。西山這條路可以通往西夼、月牙口、里夼、夾拉石、老爺陡;東夼很淺,只能通到里葫蘆頭。按山與太陽的關(guān)系,還可以分為前坡、后坡,前陽頭兒、后陰頭兒,或稱前陽兒、后陰兒。如“西山前坡”“西山后坡”等等。
山上草木繁茂,草藥、山菜、野花、野果種類豐富。草藥有餑餑兒丁(蒲公英)、黃芩、蒼術(shù)、柴胡、紫草、練草、棺材蓋(靈芝)、貓兒眼、光棍兒頭(桔梗)、和尚頭、灰爆窩兒、石菢窠子(蓮花落);山菜(野菜)有螞蚱兒菜、山麻楂、爪爪(zhu )兒(龍須菜)、鍍金鉆、老母雞肉、石榴兒香、山桑、張十八、山應(yīng)兒、紫花菜、山菠菜、酸醋溜、掃帚花兒;菌類有黏莪兒、扎莪兒、松傘、木耳、地干皮等等。
山上豐富的野菜不僅幫助我們世世代代充饑度荒,而且也惠及山外的窮苦人。例如1948年膠東鬧災(zāi)荒,山外的人們成群結(jié)隊來采野菜。每到傍晚,只見人們扛著野菜往外走。
最令我魂牽夢縈的是家鄉(xiāng)那漫山遍野的爛漫山花兒。自正月底以后,次第開放的野花就有迎春花、老公花、小老鼠兒(柳花)、山野紅(當(dāng)系“三月紅”的音變,亦即杜鵑花)、側(cè)柳花(一種類似榆葉梅的小型灌木,秋后結(jié)李子般的果子)、喇叭枝兒、大喇叭枝兒、山斗子(山丹)、老婆扇子、蘿卜指甲兒等等。至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山斗子開過的初夏時節(jié),才算一年花事了。但老婆扇子直到初秋才開出一串藍色花朵。
一年到頭,我們上山薅菜,采藥,割草,扛草。割草包括割牲口草和割燒草兩種。燒草也叫青枝子,主要是灌木,大致有白瓤木(又稱“老金干糧”)、鐵掃帚、鴉鵲食、老鼠梁、側(cè)柳窠子、爪爪兒花子(老了的龍須菜)等等,割回來曬干了燒火做飯;牲口草割回來喂牲口,種類很多,有蘆子、馬骨節(jié)、驢齊口、驢面湯、山綠豆、被草、線兒被草、山稻子秸兒、山箭子、煙袋女婿兒等等。
我們一群小伙伴兒,割了草,捆起來,百八十斤,扛在肩上,赤著腳往下跑。因為長年赤腳,腳掌磨起一層厚趼,山路上的石子兒也扎不破。
據(jù)老輩子人說,我們剛搬到這個山溝來的時候,山上樹密草茂,上山摟草時,抓子(草耙,也叫抓撒子)都打不進樹縫去,稱“一抓爪子打不透”;山上的草沒過人頭,從山下望去,只見長蟲(蛇)從草叢爬過,深草才裂開一道縫兒。但上世紀(jì)40年代之后,由于過度砍伐,樹木越來越稀少,特別是連年鬧松狗子(松毛蟲),松樹多次遭遇滅頂之災(zāi)。由于家家割青草燒火、喂牲口,秋后又割草、摟草,致使植被遭受嚴重破壞,很多山頭幾乎成了荒山禿嶺。
至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國家有關(guān)方面幾次飛機灑藥,消滅了松狗子,山林恢復(fù)了生機。80年代之后,又逐步實現(xiàn)了機耕制,無需依靠牲畜,因此解放了山草;一部分村民用上了液化氣,減少了柴草的需求。如此十幾年之后,滿山遍野林豐草茂,生機一片。就連上山的路都長滿了草樹,80年代之后,我每次回家逛山,已經(jīng)找不到路了。那時人們就說山上已經(jīng)有了狼之類的野獸。
二
我們家鄉(xiāng)的山水有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無論多大的山溝、山谷都有山泉流淌。我們小時候上山干活,渴了,就可以隨便在哪個山溝趴下喝水。春旱的時候,水比較難找,而且如果是死水灣兒,水不流動,不能輕易喝,否則可能中毒。人們相傳一個方法,遇到不流動的水,先吐口痰,如果痰能迅速散開,這水就能喝,否則不能喝。有時春旱嚴重,也會連跑幾個山頭也找不到水,但最終總是會找到的,不用大老遠地跑回家去喝水。
因為家鄉(xiāng)的山水如此,我就以為天下所有的山水都是這樣。其實大謬不然,我如今所在的泰山山系,較大的山谷一般也都有水,但很多小山溝,不下大雨,一般都沒有水。而最不可思議的是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脈的一些山溝,絕對是滴水不見。
今年夏天,二女兒夫婦要帶中考結(jié)束的女兒出去散散心,邀上我們老兩口,連司機共7人一同乘車旅游了秦皇島、承德避暑山莊、京北草原、北京故宮。在去京北草原時,當(dāng)汽車路經(jīng)河北北部豐寧縣的崇山峻嶺時,只見千山萬壑,拔地通天,到處是懸崖峭壁,除較為平緩的山坡好像有一層人工短草、幾叢灌木之外,全是巨石穿空,荒山禿嶺,一棵喬木也看不見。更奇的是不管是深山峽谷,還是慢坡小溝,一路上竟然看不見一滴水,而此前一天剛下了一場大雨。這同我們家鄉(xiāng)深谷淺溝無處無泉的景象真真是天差地別。
我家東西各有一條小河。西河大一點兒,它實際上是由西山和南口子兩股水匯合而成的。其匯合處就在我們家西面。
西山上下來這股水由月牙口、夾拉石、老爺陡幾個山谷的水匯合而成,因為這幾個山谷土質(zhì)肥沃,植被豐厚,所以下來的水清澈見底;南口子是沙土地,植被又稀薄,所以下來的水呈淡黃色。這一點在夏天發(fā)大水的時候看得最清楚,此正所謂涇渭分明。
我們家鄉(xiāng)的水清澈甜美,只怕城市里出賣的礦泉水、純凈水都沒法比。我們那里農(nóng)業(yè)合作化以前很少打井,就吃河水。一般是在下游洗衣服,在上游挑水吃。野菜、黃菜葉子(蘿卜葉)之類炸(焯)了,裝進筐子,也放在河水里拔(除去苦味等)。如今,村里從西山上把水引下來,家家都安上了自來水。山外的人們聽說這里的水好,也想從這里引自來水。
這里山上山下到處都有山泉,田邊地頭或田地附近一般也都有小河或水溝,種地時都可以就近取水,非常方便。我們上山割草、砍柴、薅菜、采藥,口渴了,隨處都能找到清澈甘美的泉水喝。
山上有各種野菜、野果,有些野菜可以生吃,如山蒜、山韭菜、山應(yīng)兒、酸酒兒、酸醋溜、羊奶子、栝樓、老母雞肉(一種野菜的主根)等等;野果有破門斗兒、紅眼兒眵、側(cè)柳兒、卷棗兒、山櫻桃兒等等。我們上山玩?;蚋苫顑?,都沒少吃了這些東西。
東河從東夼流出,嚴格地說不能算是一條河,而只是一條山澗或小溪。它發(fā)源于東夼深處的里葫蘆頭,只是一股涓涓細流,流到東夼外門兒比較平坦的地段,才形成一條小溪。由于流動緩慢,所以溪水清澈,河底還長有水草,兩岸長滿茂密的蘆葦。小溪的東岸是我大伯父的一排梯田,緊靠岸邊的是幾塊小菜地。澆水時,連水桶都不用,直接用水瓢往地里舀就行了。大伯的菜長得蔥綠柔嫩,那個勺兒白(油菜)、老兒白(薹菜)長得齊膝深。還有一塊小地兒栽的地瓜,葉子長得有一尺深。小溪水量很小,但常年不干。
小溪再往下流,遇到一個小崖頭,不高,但已無水可流,因此沒有形成瀑水。只有夏天下大雨時,才能形成小瀑布,飛流而下,很漂亮。偶爾河水還會溢出河岸,流進農(nóng)田或村北幾戶人家的街上或院子里,但不至沖毀莊稼或造成水災(zāi)。最終,繞過村東,與西河合流。小山崖并沒有名字,但它的北坡有塊平地卻叫小嶺兒后,解放前是一片亂葬崗,專供人們?nèi)铀篮⒆拥?。農(nóng)業(yè)合作化以后開辟成了農(nóng)田。
三
我們家鄉(xiāng)的山水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結(jié)構(gòu)復(fù)雜,內(nèi)容豐富,每一個山谷或山夼里面,又有山門、山口之類界限,每進一處,都是一片新天地,其間山水、山色、山勢、土壤、植物、環(huán)境氣氛,各有特色,無一雷同。這同我實地見過或從電視上所見的名山大川的一目了然、一覽無余大不相同。如東夼是黃土,所以西河里流出來的水是渾的;南口子和西夼雖然都是黑沙土,但西夼樹木繁茂,植被豐厚,所以流出來的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燒水絕無水銹。大雨之后的山洪更為對比強烈,三股山水,黃、白、藍,正所謂涇清渭濁,涇渭分明。三股水在我家房西頭崖下合流,奔向北海。1990年,我們村就引來西夼的水作了自來水,很快,北面的鄒家莊、王石夼也來引出了自來水。城里人知道了,要來建自來水廠,被村里拒絕了。我聽說了,連聲叫好!好歹留住家鄉(xiāng)這一角好山好水,一旦開發(fā),后果不堪設(shè)想!
進入一個山谷,都有一個類似大門的空間,我們那里稱作“外門兒”或“外門子”,如“西夼外門兒”“老爺陡外門兒”“里夼外門兒”“牛石前外門兒”等等。
每個山谷,從外門兒進山之后,都是一片各具特色的廣闊天地。如過了西山,進入西夼外門兒,便有緊挨山邊一條臨河的羊腸小道通往“夾拉石”。這所謂“夾拉石”是僅容一人通過的小小的石頭夾道,上去之后,就是葛子溝、鳳凰石梁子、老長坡這些山谷、山坡;夾拉石東側(cè)是里夼外門,進入里夼,眼前展現(xiàn)出一片開闊的山洼,兩邊山勢較緩,草木繁茂,生長著各種木本野菜,有鍍金鉆、石榴香、山桑等等,地面還有草本野菜如山麻楂、張十八、抓抓兒等等。谷底淌出清澈的山泉,泉邊還有紫花菜之類高級野菜。所以里夼是個豐饒的天然的大野菜園。
我們家鄉(xiāng)不少關(guān)于野菜的歌謠,如《山麻楂》——
山麻楂,
拌臭蝦,
孩子孩子你別抓
留給倷爹就粑粑。
還有《張十八》——
張十八
滿鍋馇,
三個媳婦兒撐死倆,
剩下一個拉擦貨,
豆沫子鍋沒人刷。
而這所謂“張十八”我至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該怎么寫。只知道這種草本野菜葉面兒長著一層毛毛兒,馇豆沫子并不像上述民謠說得那么好吃。
再如從西山前坡爬上老爺陡外門兒,左邊緊靠陡坡底端是一條天造地設(shè)的羊腸小道;右邊是通往夾拉石的深山峽谷,其間有山水丁冬而下。這老爺陡從山頂?shù)綔系?,土質(zhì)肥沃,水分充足,樹木茂盛,草深齊腰,而且春天杜鵑花漫山遍野,美不勝收。20世紀(jì)90年代我與兒子回家時,在這里的多處杜鵑花叢中拍了不少照片。那時兒子不到20歲,他那瀟灑帥氣的英姿和俊秀細潤的面容與杜鵑花交相輝映,實在是美不可言!
四
離開家鄉(xiāng)以后,從上學(xué)到工作直至退休,六十多年來,我每次回家,無論什么季節(jié),除到外祖母家走走之外,一般不去走親訪友,而主要是爬山,我們那里稱作“逛山”。學(xué)生時代,還有些不大好意思,怕鄉(xiāng)親們笑話,以后,特別是年紀(jì)大了之后,就不管那一些了。于是,每天登山,經(jīng)常一天兩三次。幾次與夫人或子女回家,也帶領(lǐng)他們一起登山。
最難忘的是有一年大年三十日晚上吃了餃子之后,我在院子里一站,在這深山深處的農(nóng)家小院中,只見滿天星斗,離我們這樣近。我突然有一種到山上去看藍天星斗的強烈愿望,于是帶領(lǐng)兒子登上一個山洼,走進一片柞樹林。微風(fēng)中,枯葉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山中景物卻看不清楚。置身這寂靜的深冬寒林中,大有遠離塵世回到太古之感。兒子并不說話,似乎有些害怕,我也覺得膽虛虛的,于是趕緊下山。
就是這么個逛法,僅我家周圍的山頭、山谷,還有很多我至今沒去過。
當(dāng)年我和兒子還有住在城里的妹妹一起爬山,徜徉在老爺陡的杜鵑花海中,妹妹頗有感慨地表示她現(xiàn)在才理解我每次回來逛山的心情。從那以后,每逢與小妹一起回家,她總是和我一同逛山。
五
幾十年來,我曾多次拿起筆來或打開電腦要歌頌家鄉(xiāng)的山和水,但幾次都沒有寫下去,原因有二:一是家鄉(xiāng)美景美不勝收,無從寫起,寫不勝寫,我深感筆下無力;二是我至今有一個小小的私心,就是鑒于中外各地,只要一發(fā)現(xiàn)一處風(fēng)景勝地,立即被開發(fā),立即游人蜂擁而入,立即垃圾遍地,立即遭到破壞,連喜馬拉雅山都難幸免。記得1980年我在上海進修,隨導(dǎo)師去武漢參加全國語言學(xué)會,路過廬山,看到一所賓館后面垃圾堆積如山,填滿山谷,心里說不出的惋惜。此后唯恐一旦將家鄉(xiāng)山水寫出發(fā)表,為家鄉(xiāng)帶來厄運,因此遲遲不肯動筆。我要留住家鄉(xiāng)這一角處女地,保護這一片世外桃源。
孔昭琪,山東牟平人,牟平一中畢業(yè)。泰山學(xué)院退休教授,現(xiàn)年80歲。自幼酷愛文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后從事現(xiàn)代漢語教學(xué),退休后開始從事文學(xué)研究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