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良
摘要:在新的歷史時期,實效性成為高校思政課教學的一個嚴峻問題,恰當處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關系是加強其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其可能性途徑主要有:思政課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等新手段;把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等。
關鍵詞:思政課;實效性;教學內容;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10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國家針對全國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公共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具有重大意義,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然而,當前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是思政課的實效性,如何讓思政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的課程是一個擺在廣大思政課教師面前的嚴重問題。毋庸諱言,許多大學生甚至思政課教師都對思政課流于應付,把思政課看作空洞的和不合時宜的說教,學生思想深處根本沒有得到觸動,只求期末得到及格以上成績。實效性問題之所以如此嚴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課程本身的、有課程之外的,有學生的、有教師的,有個體的、有社會的。要解決思政課既具有重大意義又往往流于形式的矛盾,增強其實效性,就要分析這些原因,恰當處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關系。我們知道,思政課各門課程的教材是國家統(tǒng)一制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就將教學內容大致限定下來。另外,中宣部、教育部以及各級黨委政府對思政課的教學內容等還有一些規(guī)定和建議。這些內容有些是教學的目標和原則,有些是教學的體系性知識,有些是教學中教師可以自己根據實際做的調整。當教學內容大致確定后,問題就主要是教學方式了,即如何讓學生喜聞樂見、真心接受并終生受益。教學內容決定了思政課教學不能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而展開,要給他們所需要的,而不是只給他們所想要的。對此,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
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高校思政課教學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們通常和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是一張嘴、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教師從頭講到尾,學生期末考試一次定成績。在以往的幾十年里,這種方式能夠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基本上能夠完成教學目標。當我們發(fā)現我們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開始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社會現實和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時,原有的教學內容沒有做根本性改變,而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安排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現實的實踐課教學是一項有益的探索。幾年前,平頂山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開始了這項工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的教師,在正常講授教材內容的同時布置給學生一項社會調查研究的作業(yè)。教師提出一些參考題目并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當題目確定后,學生自己設計調研方案,設計調研問卷并實際從事調查,然后整理數據,制作一份PPT課件并寫出一份調研報告。當課件和調研報告完成后,集中安排時間讓每個小組演講課件并上交調研報告。各組組長組成評分團對各組講演和調研情況進行評分。教師在以上過程中負責組織、指導、評析以及批改調研報告等工作。一些針對性強、有應用價值的調研報告甚至被送往各有關部門供參考。學院目前在研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調研經費以支持這項工作。學生對這種做法較為歡迎。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選題重復;學生人數多分組多,教師指導較為薄弱;課題報告有從網上抄襲現象;每組中有些同學較為積極,有些同學做的工作較少,甚至只是混一個成績。
大班教學和小班討論相結合是又一項探索。讓學生積極參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思政課大多數是合堂大班教學,許多專業(yè)相近甚至不相近專業(yè)的學生被合成一個大班。大班教學讓學生講演自己分組做成的調查研究內容或者組織學生進行選出代表做辯論還可以,如果想調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就需要做小班討論了。許多高校對小班討論這項改革做了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經驗和做法。平頂山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嘗試提出一些題目和材料,讓同學們自行選擇,課堂抽出一定時間集中討論。同學們能夠積極準備,有些同學借此鍛煉了自己上臺演說能力等。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大家基本上都是自我演說,沒有形成爭論之態(tài),而且參與面還是較少等??梢?,要全面鋪開這種教學方式還受到課時、選材、指導和引導等方面因素的制約。
二、采用新的教學手段
當歷史正在發(fā)展到信息時代時,高校思政課需要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手段。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化,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成為新的思政課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利用PPT課件、音頻和視頻等手段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這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加易于引起學生興趣從而更加易于接受。這些PPT課件、音頻和視頻等圍繞教學內容而設計、選擇。這種教學方式已經被許多高校思政課所廣泛采用,效果也較好。在采用這一方式時,需要注意這幾點:首先,內容要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匹配,不能為了吸引學生而吸引學生,而是服務于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其次,教師在準備PPT課件等內容時,往往會使各種資料不斷增加,這樣就需要教學精益求精去選擇和設計課堂上實際要向學生們展示和講解的內容。有些教材中的內容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教師的任務在于引導學生一起梳理教材內容的邏輯結構、向學生講解重點難點、回答學生普遍關心的、與思政課相關且與現實相聯系的各種問題等。因此,選擇和設計實際教學內容時要圍繞這些任務展開。再次,課件和音、視頻的設計選擇要注意不斷吸收當前時事政治中相關內容,這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又能引導學生以教學內容、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去分析和評判現實社會中的各種現象。電腦網絡誕生時間不長,卻已經深刻影響了現代社會。對于思政課教學來說,這是一塊不可忽視,也無法忽視的領域,是一個你不去占領別人必然占領的陣地。事實上,盡管網絡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但是當前網絡中大量信息都很難說是正面的和中立的,這些信息對學生的負面影響較多。除了因長時間上網給學生的身體帶來傷害以外,還降低學生注意力、記憶力,影響學生耐心、深入、細致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和其他必要的知識,養(yǎng)成自我中心化、膚淺化和快餐化等學習生活習慣。更為嚴重的是網絡能夠對學生思想道德產生負面影響。許多學生并不需要的信息沒有經過必要的過濾就直接向學生開放,在缺乏穩(wěn)定正確的立場和判斷力時,很容易把學生引向歧路。例如,學生在網絡世界中容易被弱化,上網時人與人之間一般都不能看到對方,甚至在一些群的發(fā)言中人們不知道說話的人是誰,而且不同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甚至懷著不同目的的組織和個人發(fā)表著形形色色的言論,學生上網時稀里糊涂地被俘獲。再如,網絡的虛擬性和無序性等淡化學生的自我道德約束。endprint
正是因為網絡存在這些長處和缺陷,高校思政課必須開發(fā)和建設網絡課堂,有些高校把許多思政課教學資源集中整理掛在網上就是有益的嘗試。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可以在以下幾項工作中做些嘗試:一是引導學生健康上網,這個工作要和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相配合,因為許多家庭都有電腦可以上網,網吧、網站等管理亟待加強,拒絕反動迷信、色情暴力等。二是建立專門網絡課堂,把精美課題錄像、專家學術講座、優(yōu)美教學文檔等掛在網上,讓學生可以在積極健康的網頁上學習提高。三是建立教師與學術共同參與的QQ群、百度吧,開通教師博客和微博等,利用這些通道和平臺及時了解學生真實思想生活狀況,分析和解答學生的問題,努力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幫助。
三、社會現實與教學內容相結合
一方面我們討論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差距以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內容和形式是統(tǒng)一的,正如黑格爾所謂質料(Materien)與形式(form)“自在地”“同一”[2],有什么樣的內容就會有什么樣的形式,反之亦然。在此意義上,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同時也是教學內容的改革。這體現馬克思主義歷來強調的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原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政課教學更要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接軌。這是處理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關系、完成教學目標、增強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內容??梢哉f,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之所以受到嚴重影響,就在于市場經濟對人的思想造成了重大沖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世界上其他一切市場經濟一樣,都要求市場主體把物質利益放在首位,即所謂提高效率,調動人的積極性。這樣就必然承認私人占有和競爭的合法性。思政課必須重視這種狀況,密切聯系實際,以給予學生切實幫助,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在面對復雜社會時能夠正確看待社會現象,不至于迷失自我。
把社會現實的許多問題納入思政課教學內容,并不意味著可以拋開教材等內容而一味追求新、奇、快,一定量的知識講解和理論梳理仍然是必要的和必須的。我們教學的目標是觸動學生的靈魂,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讓學生接觸、記憶和掌握一定量的常識、知識和理論是前提和基礎。離開這一基礎,再談什么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將成為空中樓閣、霧里看花。思政課要向學生傳授如何學習、思考和實踐的方式方法?!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思政課向學生輸入的東西在根本上是消化能力,而非食物,在此后的人生歷程中他們自己可以去找食物。而培養(yǎng)學生這一能力的過程,必須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政課的許多內容,學生們在中學里都有過接觸。在中學里他們學習的方式主要是背誦和記憶,在大學里要轉變成理論上的邏輯梳理、論證并結合現實的獨立結論的方式。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2004第16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
[2]黑格爾.小邏輯[M].賀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