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干預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60例中的應用
郭蘭英肖民
江西省于都縣婦幼保健院兒科,江西于都342300
【摘要】目的:觀察音樂干預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將120例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對照組按常規(guī)方法進行靜脈穿刺,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音樂干預,即在靜脈穿刺前2min至穿刺完畢后5min,給患兒播放音樂。觀察和比較兩組患兒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針的有效留置時間。 結果:觀察組患兒不疼痛及輕度疼痛例數(shù)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中度以及重度疼痛例數(shù)所占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一次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結論: 音樂干預能穩(wěn)定患兒情緒,緩解頭皮靜脈穿刺所致的局部疼痛,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并延長留置針的有效留置時間,有利于減輕患兒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兒家長的滿意度。
【關鍵詞】音樂干預;頭皮靜脈穿刺;靜脈留置
作者簡介:郭蘭英(1972- ),女,大專,主管護師。E-mail:jxydgly@163.com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21-0112-02
收稿日期:(2015.07.26)
在兒科,靜脈穿刺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的護理操作,需要有豐富的護理經(jīng)驗和嫻熟的操作技能?;純涸诖┐虝r,往往會因疼痛和環(huán)境的改變產生恐懼心理,常用哭鬧、掙扎等方式來反抗,直接影響靜脈穿刺成功率??謶诌€會使患兒身體內部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周圍血管收縮增強,對穿刺不利,同時恐懼會使疼痛感增強[1]。音樂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我國已有十幾年的歷史,音樂對心理疾患和精神疾病的治療價值也早已被實踐所證明[2]。音樂可以改善人的大腦皮質及邊緣系統(tǒng)的網(wǎng)狀結構功能,從而調整機體的神經(jīng)內分泌及免疫系統(tǒng)功能,使交感神經(jīng)活動減弱,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強,內啡肽分泌增加,兒茶酚胺水平降低,達到鎮(zhèn)靜、鎮(zhèn)痛,緩解抑郁和焦慮,使患者放松的作用[3-4]。隨著整體護理的開展和多元文化理念的不斷深入,音樂干預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因此,本研究以小兒為研究對象,探討音樂干預在小兒靜脈穿刺中的應用,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兒科的120例小兒為研究對象,年齡6~18個月,平均年齡(12±4)個月,體重7.6~11.5kg,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4例,女26例。對照組中男33例,女27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兒入院時生命體征穩(wěn)定,均采用江西華利醫(y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防逆流二型動靜脈留置針進行前額靜脈穿刺輸液。操作者均為同一個主管護師。
1.2方法患兒均在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無噪音、無異味的操作室進行操作,操作前按消毒隔離要求對操作室進行消毒,均由固定的一名主管護師進行頭皮靜脈穿刺,另一名護士協(xié)助固定患兒頭部,保持操作室內只有一例正在穿刺的患兒,無其他等待穿刺或已經(jīng)穿刺完畢的患兒。對照組行前額靜脈穿刺部位常規(guī)消毒后穿刺,穿刺成功后送入留置管同時退出針芯,用無菌貼膜固定后抱至病房輸液,交待家屬注意事項。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音樂干預,將錄音機放在操作室固定的位置,患兒一進入操作室,即為其打開錄音機播放兒歌,選取《搖籃曲》、《夢幻曲》、《催眠曲》、《小夜曲》、《一雙小小手》、《小燕子》、《三只小熊》、《打電話》等兒童歌曲作為音樂干預的樂曲,直至穿刺成功后5min停播,音量控制在50~60dB,播放樂曲時將環(huán)境噪聲控制在40dB以內,其余同對照組。
1.3評價指標
1.3.1疼痛程度疼痛程度采用改良兒童疼痛行為評分標準,從面部表情、腿部活動、體位、哭鬧和可安慰程度5個方面進行評估,每項內容按0~2分進行評分,總評分0~10分,0~1分為不疼痛,2~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5]。
1.3.2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
1.3.3靜脈留置針的有效留置時間。有效留置:靜脈輸液通暢,穿刺部位無腫脹,無硬結。
2結果
2.1兩組患兒疼痛程度比較觀察組患兒不疼痛及輕度疼痛例數(shù)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中度及重度疼痛例數(shù)所占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頭皮靜脈穿刺疼痛程度比較 [例(%)]
2.2兩組患兒靜脈穿刺成功率觀察組患兒靜脈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靜脈穿刺成功率比較 [例(%)]
2.3兩組患兒留置針有效留置時間觀察組靜脈留置時間長于對照組,留置時間2d的患兒人數(shù)觀察組比對照組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留置時間3d的人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留置時間4d以上的患兒人數(shù)觀察組比對照組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留置針留置時間比較 [例(%)]
3討論
音樂干預是科學系統(tǒng)地運用音樂的特性。通過音樂,使個人在疾病或殘障的治療過程中達到生理、心理、情緒的整合,并通過和諧的節(jié)奏刺激神經(jīng)、肌肉,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使患者在疾病或醫(yī)療過程中身心改變的一種治療方式[6]。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學的發(fā)展,新理論、新知識的引進以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音樂干預的應用。由于患兒懼怕穿刺,容易躁動導致穿刺時針頭易脫出移位,造成局部滲出、腫脹[7]。音樂干預可以分散患兒注意力,減輕患兒的疼痛程度,消除緊張心理,降低患兒對疼痛的生理反應和行為反應,提高靜脈穿刺一次成功率[8]。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靜脈穿刺疼痛程度降低,穿刺成功率及留置針留置時間均高于對照組。這一結論與其他研究者將音樂療法應用于小兒治療可減輕其疼痛程度的結論是一致的[9],說明音樂干預能提高患兒的痛閾,增加患兒的舒適感,且觀察組患兒在整個頭皮靜脈穿刺過程中情緒穩(wěn)定,能夠安靜地配合穿刺。提示音樂干預有助于小兒靜脈穿刺。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10],新生兒離開母親潛意識會有焦慮、孤獨感,顯得煩躁不安,以致表現(xiàn)為哭鬧。音樂能影響大腦內啡肽分泌,起到鎮(zhèn)靜、催眠作用,和諧悅耳的音樂旋律甚至能直接改變小兒的精神狀態(tài),使其產生心理的快感和放松,從而使小兒應激行為減少,行為狀態(tài)更穩(wěn)定,安靜狀態(tài)的時間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音樂干預要考慮到周圍環(huán)境的噪聲會影響和干擾其效果,注意對噪聲的監(jiān)測和控制,并重視小兒父母的作用,使他們也能積極參與到音樂干預過程中來。
參考文獻
[1] 朱麗仙.音樂干預配合非營養(yǎng)性吸吮在小兒頭皮靜脈穿刺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10):462-463.
[2] 王梅新,田萍.維族及漢族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采取音樂干預緩解術前焦慮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990-992.
[3] 沙永生,孔輕輕,何浩,等.個體化音樂干預對肺癌術后患者睡眠質量及疼痛影響的研究[J].天津護理,2014,22(3):200-203.
[4] 王志成,唐佳.音樂療法在圍手術期病人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98.
[5] 徐東娟,王克芳.新生兒疼痛的評估工具[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0):790-792.
[6] 劉齊,陳京立.音樂療法在早產兒護理中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4):374-376.
[7] 季淑萍.門診小兒靜脈穿刺失敗的原因分析及護理預防對策[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6):825-826.
[8] 黃春英.音樂干預在小兒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1,32(24):3295-3296.
[9] 邱麗萍,張婷婷,黃敏英,等.音樂療法對白血病患兒腰椎穿刺術疼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17(7):122-123.
[10] 陳璇,李娟,于珊珊.音樂療法對新生兒撫觸時情緒變化的影響[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07,39(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