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橋
【摘 要】李商隱是晚唐前期詩壇的杰出詩人,其無題詩精深晦澀、典雅華麗、音韻和諧、具有朦朧多義美。他開辟了一種獨特的新詩境,成為繼李白、杜甫、韓愈之后唐詩的又一高峰。
【關(guān)鍵詞】李商隱;無題詩;朦朧多義
1引言
李商隱以綽約多姿、深情綿邈的文風(fēng)開辟了一種獨特的新詩境,對當(dāng)時及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無題詩艱深晦澀,引起了一代又一代學(xué)者的研究興趣。而對無題詩朦朧多義的研究大都偏向于某一具體方面,未展開全面深入的綜合論述,所以其研究空間較大。
2無題詩的界定
本文主要是從題目上將無題詩大致分為直接以“無題”命名和類似無題兩種
根據(jù)劉學(xué)鍇、余恕誠在《李商隱詩歌集解》中所收的詩歌統(tǒng)計,基本確定李商隱在創(chuàng)作時以“無題”命名的共15首,分別為:《無題》(八歲偷照鏡;照梁初有情;萬里風(fēng)波;白道縈回;紫府仙人;相見時難;近知名阿侯),《無題二首》(昨夜星辰;聞道閶門),《無題二首》(鳳尾香羅;重帷深下),《無題四首》(來是空言;颯颯東風(fēng);含情春晼晚;何處哀箏)。這些大約占李商隱詩歌創(chuàng)造的六分之一。
李商隱詩歌的相當(dāng)一部分,被研究者稱為類似無題或是廣義無題。但哪些詩可歸類為類似無題,各研究者的觀點不一??傮w看來,主要是以起首二字(或三四字)和詩篇內(nèi)二字為題的詩,如《一片》(一片非煙)、《錦瑟》、《相思》等。
3無題詩朦朧多義的內(nèi)涵解讀
對李商隱無題詩內(nèi)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無寄托上,歷史上影響較大的有愛情說與寄托說兩種觀點。根據(jù)文本閱讀的感受、詩中透露的寄托痕跡、對詩歌內(nèi)涵的理解分析,及詩人的身世遭遇,可將李商隱的無題詩分為有所寄托、別無寄托、寄托痕跡似有若無這三部分。
3.1有所寄托
仔細品味與分析后,在李商隱的部分無題詩中,我們能找到痕跡說明它們是有所寄托的。如《無題》(白道縈回)寫女子徒有傾城之美而不見賞于人,寄托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落寞心情?!稛o題四首》(何處哀箏)寫老女無媒、自傷遲暮,說明了詩人貧困潦倒、政治上毫無建樹的困境。這些詩中,詩人時常透露別有寄托的痕跡,并與詩人的身世遭遇神合,有的還能在詩人的其他詩文中找到旁證。因此,這部分無題詩可視為是有所寄托之作。
3.2別無寄托
李商隱的無題詩中,別無寄托之作不多,如《無題二首》(昨夜星辰;聞道閶門)、《無題》(近知名阿侯)等。但也有像“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這樣的藝術(shù)精品,此詩作于他議定婚姻而尚未成婚之時。有人認為詩中飽含詩人的政治失意情緒,但更為人們所接受的是將它視為愛情詩。若將這首與“聞道閶門”聯(lián)系起來讀,不難體會詩中描寫的是詩人有所愛慕,和她心意相通卻不能在一起的精彩。如馮浩所云:“此二首定屬艷情,他人苦將上首穿鑿,不知下首明道破矣?!?/p>
3.3寄托痕跡似有若無
有些詩,我們未能證明它們有所寄托,又不能隨意將其定論為別無寄托之作,其寄托痕跡似有若無。如《無題》(相見時難)、《無題二首》(鳳尾香羅)、《無題》(紫府仙人)等。這些詩在抒寫愛情體驗之外,似乎還蘊含著更深的人生體驗。詩人情不自禁地將郁結(jié)于心的身世之感與人生體驗融入詩中,這是潛意識的滲入,通常無跡可尋。因此,研究者們也就見仁見智了。
4無題詩朦朧多義的成因
無題詩給讀者提供多種解讀的可能,其創(chuàng)作初的真正涵義幾乎成為千古之謎,而這恰是它們的魅力之所在。那么,李商隱為何會創(chuàng)作出如此朦朧多義的無題詩呢?
4.1詩人的身世遭遇及社會環(huán)境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李商隱家從曾祖父起,連續(xù)幾代都是孤兒寡母,他十歲時父親病故。貧寒無依的家世,讓他從小在心理上積淀了許多悲劇性因素。晚唐時期,戰(zhàn)亂頻繁、藩鎮(zhèn)割據(jù)愈演愈烈,宦官專權(quán)也進一步發(fā)展。詩人身處牛李黨爭的夾縫中,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最后在寂寞凄涼的閑居中死去。
貧寒感傷的身世遭遇、混亂衰敗的社會政治,造成了李商隱一生的悲劇,但也造就了“詩人”李商隱。對愛情、仕途、際遇、社會等方面的感觸包裹著詩人,多種思緒相互交織,使詩中的情感深沉隱晦,這是無題詩朦朧多義美產(chǎn)生的原因之一。
4.2詩人把整個心靈世界作為描寫對象
李商隱的無題詩具有朦朧多義美,與詩人把整個心靈世界作為描寫對象密切相關(guān)。對政治的執(zhí)著使他致力于人世、歷史、治亂興衰等方面的探究,而生活中的各種困擾又纏繞于心,種種愁緒互相滲透、難以辨別,詩歌的主旨和情感也就難以明確??峙吕钌屉[自己都說不清道不明,索性就以“無題”命名。
5結(jié)語
李商隱用隱晦含蓄的表達方式創(chuàng)造了許多經(jīng)典的無題詩,它們以獨特的朦朧多義美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然而,無題詩不僅是李商隱高深精湛的藝術(shù)手法的產(chǎn)物,也是詩人貧寒感傷的遭遇和混亂衰敗的時代的產(chǎn)物。它們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1][唐]李商隱.李商隱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2]劉學(xué)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M].中華書局,1988.
[3]王蒙.混沌的心靈場——談李商隱的無題詩的結(jié)構(gòu)[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5,(3).
[4]鐘來茵.李商隱愛情詩解[M].學(xué)林出版社,1997,(7).
[5]余恕誠.李商隱詩歌的多義性及其對心靈世界的表現(xiàn)——兼談李商隱研究的方向問題[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7,(2).
[6]王蒙.對李商隱及其詩作的一些理解[J].文學(xué)遺產(chǎn).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