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要]理想信念是新世紀、新時代、新青年的靈魂。大學生是我國整個社會未來發(fā)展的主要力量,而在對我國大學生理想新念的相關調(diào)查研究時發(fā)現(xiàn),我國大學生對于自己的理想信念還存在一定的模糊狀態(tài),這其中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社會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為了幫助新時代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新念,我國高校應當承擔相當大部分的教育責任,同時還應該密切加強社會和家庭兩方面的積極配合,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本文便對加強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教育途徑做出詳細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徑;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20-0031-0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上提出了構建“中國夢”的社會主義偉大構想,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建設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于一體的社會,并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主要指的是,整個社會公民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努力。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fā)展的主力軍,國家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思想狀況對于整個社會主義特色社會的建設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高校作為教育的搖籃,在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上承擔著重要職責。我們首先來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理想信念的概述問題。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概述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要指的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團結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同時著力發(fā)展政治、經(jīng)濟、社會、科技的現(xiàn)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基于我們特定國情之上的,為我國當代的大學生提供了實踐理想的有效途徑,也為整個社會理想目標的達成提供了有效前提。
(二)理想教育的概念
理想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對受教育者按照一定需求,對受教者進行的有序的教育活動。我國現(xiàn)階段高校對于大學生理想教育的本質(zhì)是樹立崇高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高尚的道德觀念,并且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理想是一個人的人生目標,沒有理想,就如在茫茫大海上隨波逐流沒有方向,因而加強對當下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是我國當下高校的必要任務。
二、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代大學生的個人夢想以及其實踐狀況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作為我國未來社會發(fā)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的夢想信念對我國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整個社會的歷史長河中,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理想對于個人具有影響作用,也影響著個人理想的實踐。而另一方面,社會理想的實施,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參與到整個理想的實踐過程中,個人理想的實現(xiàn)促進了整個社會理想的實現(xiàn)。在“中國夢”以及社會主義社會理想信念實施的過程中,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積極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為“中國夢”的實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當下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狀況。
三、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狀況
(一)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不確定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科學、文化、科技事業(yè)也逐漸繁榮,加上媒體的作用,各種信息技術的發(fā)達,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各種文化之間的碰撞越來越大,大學生作為新世紀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人,所面臨的價值選擇和各種誘惑更多。相比高中校園生活來說,大學校園的學習環(huán)境更加寬松,也沒有決定命運式的考試,整個大學校園生活顯得十分松散,使得理想教育顯得非常匱乏。
(二)大學生缺乏實現(xiàn)理想的信心
由于我國高校教育的注重理論教育,輕視具體實踐教育,使得大學生往往擁有理想抱負而缺乏實踐的可能,使得大學生缺乏信心。加上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整個社會及家庭因素,使得大學生向?qū)崿F(xiàn)理想的可能越來越小。基于這種環(huán)境下的負擔,高校除了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之外,家庭和社會應該積極配合,為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三)高校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理想教育的缺失
教育工作者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育工作者的素養(yǎng)決定著大學生理想教育的實施程度。我國許多高校對大學生理想教育往往側重于理論知識,忽略了大學生實踐中的理想目標,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往往運用統(tǒng)一的教育方式完成對大學生的理想教育,使得大學生理想教育并未發(fā)揮作用,加上許多高校單純的注重個人理想而忽視理想和整個社會理想的關系,使得大學生缺乏正確的理想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的選擇上,很大程度上是選擇了一份僅僅能謀生的工作,忽略了個人對社會的責任。
四、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的措施
(一)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指導
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應該加強馬克思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宣傳,可以要求學生熟悉馬列著作,毛澤東思想著作的研讀,同時加強對學生愛國教育的培養(yǎng),讓大學生了解我國的歷史狀況,并對重大歷史事件著重講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為樹立高尚的理想信念作出準備。同時,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課堂教育,對以往不適應的教育方式進行改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以及微課教育的實施,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培養(yǎng),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個人精神境界,使之自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實現(xiàn)以及中國夢的早日實現(xiàn)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密切加強家庭和社會與高校間的配合工作
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實踐具有重要影響,積極的社會教育可以促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盡快實踐,為社會主義社會理想的實現(xiàn)提供動力。對于社會而言,當?shù)卣拖嚓P部門,應該充分發(fā)揮愛國教育基地的作用,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學校除了加強課堂教育之外,還應該定期舉行大型的藝術節(jié),來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還應該加強跟學生家庭的溝通工作,定期了解在校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大學生進行積極輔導,幫助其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學校對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起著關鍵性的影響,高校除了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同時也應該注重加強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情況,比如高校定期組織對紅色景區(qū)的旅游活動,通過對革命先驅(qū)曾經(jīng)浴血奮戰(zhàn)的過程進行了解,學生可以在整個過程中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為實現(xiàn)個人理想而努力奮斗。除過舉行紅色景區(qū)旅游活動,還可以組織志愿者活動,比如“學雷鋒、做好事”志愿活動的開展,大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為人服務,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并且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有利于理想信念等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四)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教育應該有針對性
教育工作者是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主要來源,而對于不同性格特點,不同經(jīng)歷背景的大學生,教育工作者應該區(qū)別教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加強和大學生的聯(lián)系,和學生成為朋友,通過對學生日常生活以及性格特點、家庭背景的了解,讓每一個大學生都清晰的了解自己,樹立正確的理想價值觀。而作為教育者,應該耐心的對待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為大學生樹立為人師表的榜樣,促進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yǎng)。
結束語
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希望,祖國的太陽。樹立正確的理想觀念對于大學生而言,關系著整個人生的發(fā)展,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加強大學生正確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是我國高校應該履行的教育職責,也是新時期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新時期“中國夢”的要求,加強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時還應該注重整個社會以及家庭方面應該承擔的責任,加強這三方面的聯(lián)系,共同促進我們新時期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桂杉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