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兵突擊》紅遍全中國的時候,我很想約陳思誠坐下來聊一聊,聊一聊那個桀驁不馴的“成才”的成長。后來我想等一等,也許會更不一樣。而今看來我的等待是值得的、是幸運的,多年后的陳思誠在人們眼中是不可限量的。在康洪雷的回憶里,陳思成曾經被劇組的人調侃為“PeterChen”。而“Peter”指的就是美國著名的帥哥演員布拉德·皮特。
2009年,《士兵突擊》播出后,陳思誠火得一塌糊涂,他在隨后不斷接受的采訪中反復提及,之前對演戲特別抵觸,“會覺得這是什么爛戲啊,但為了賺錢、生存,還得演……尤其是現在喜歡你的影迷,他們會把你之前演的所有戲都淘出來,比如我有時候就祈禱大家千萬別去看,太可怕了!我寧可認為那不是我演的戲?!?/p>
陳思誠說,康洪雷曾語重心長地讓他了解,既然喜歡演戲,就不能糊弄自己?!啊妒勘粨簟愤@個戲讓我成長得太快了,我得到了很多的東西,尤其是思想上的?!爆F在的陳思誠“盡量去避免選一個跟我本人特別像的角色”。曾經的他,對《士兵突擊》中的成才情有獨鐘,覺得與之“血肉相連”。事實上,在《士兵突擊》中,陳思誠最初著意的角色,是在劇中有著顯著轉變的主角許三多?!耙淮魏涂祵С燥?,我對他說自己很想演許三多,他笑著罵我‘不要臉,說一桌人中就數你最搶眼、最活絡、最受歡迎,你怎么演得了許三多!”
飾演完“成才”,他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拔疫x擇做‘成才那樣的人。這部戲的結論就是‘成才的路比‘許三多要長得多,但同時也迷茫得多?!标愃颊\從“成才”身上看到了自己。“我以前可能走得太急了,不能太急功近利,不能因為理想而忽略了別的東西。”
《士兵突擊》對于陳思誠永遠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戲給我?guī)淼氖斋@是讓我意識到了這個行業(yè)真正的意義,我發(fā)現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劇作品它給人帶來的影響是我們這些年輕的創(chuàng)作者所沒有想到的,它甚至會改變一些人的人生軌跡。就像很多人因為看了《士兵突擊》而去參軍,我更加地意識到了自己的職責所在。”
《士兵突擊》播出四年后,陳思誠晉升為導演,其直言的性子也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收斂。陳思誠也曾表示“很想掛個匾額提醒自己—銳斂鋒藏”,但如今看來,這樣的話標榜個性的意味要多過自我警醒。
張揚的他面對媒體,難免會引發(fā)爭議。比如他曾說,雖然具備軍人情結,但不會去當兵?!皯?zhàn)時當兵,我可以把自已的東西都拋灑給戰(zhàn)場,大不了就是為國家、為民族、為大義去犧牲小我??墒呛推侥甏谋?,更多需要犧牲的是日常生活,我覺得相對來說不當兵更會發(fā)揮我的光和熱?!彼抗庾谱?,“你明白嗎?和平年代當兵體現不出我的價值?!?/p>
《士兵突擊》爆紅后,他選擇沉寂一年,接拍了地下電影《春風沉醉的晚上》。陳思誠在里面飾演“羅海濤”,他當時的表現受到了好多人,包括專業(yè)人士的認可,甚至獲得了戛納影帝的提名?!捌鋵崒ρ菁歼@件事的自信我從來都沒有,而是從戲劇學院開始建立起來的,但是演員所依附的外界力量太多了太大了,就像《春風沉醉的晚上》里面的那個角色,我面臨著很大的一個挑戰(zhàn),因為角色是個同性戀者,而我是一個純直男。其實那部電影并沒有給我?guī)硭^的機會,成名什么的,這么多年浮浮沉沉,我對名利這件事看的沒有那么重,因為我也有過名有過利,我一直都在追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所以我發(fā)現現在所做的和所經歷的是真正嗨的事?!?/p>
兩年后,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取得高收視率,他又決定重新創(chuàng)作劇本拍電影。為這種心高氣傲的行為背書的是,陳思誠的確有著不小的閱讀和看片量,交談中經常引經據典,因為厚積,才可以有這樣的薄發(fā)。他曾笑言,自己最初讀名著是為了賣帥,“沒想到真看進去了”。他這樣點評過國內著作:“莫言的《檀香刑》非常喜歡,但他的《生死疲勞》就不太喜歡;賈平凹的《廢都》喜歡,但《秦腔》不喜歡;《藏獒》第一部喜歡,第二三部不行,但《狼圖騰》是真好。此外,王朔的書我都看過,我都很喜歡,因為我覺得我是知道他想干什么的。”他還說:“人在遇到大傷痛的時候是看書的最佳時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他的最佳時機是不是來自于成才般被打壓的時刻。
陳思誠對于未來依舊野心勃勃,他希望自己可以不做演員,那就做導演,做編劇,做創(chuàng)作的事情。他相信自己不會被時代所辜負,“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做事只要邁出一步,只要想做,是一定能做成的?!?/p>
2015年,陳思誠又給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唐人街探案》是他第二部自編自導的喜劇、動作電影。影片講述了唐仁、秦風必須在躲避警察追捕、匪幫追殺、黑幫圍剿的同時,在短短“七天”內,完成找到“失落的黃金”、查明“真兇”、為自己“洗清罪名”這些“逆天”的任務的故事。“《唐人街探案》是全新的電影類型,而且探案是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一個題材,我最喜歡的電影《七宗罪》、《殺人回憶》什么的,都是推理探案的題材,喜劇又是現在市場最需求的一個類型,不是喜劇需要觀眾,而是觀眾需要喜劇,觀眾需要笑聲,大家壓力太大,中國目前的社會就這么快,高速運轉,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承載著的壓力也好,機遇也好,都是前所未有的,與此同時大家確實需要笑聲,需要釋放,所以我試圖把兩個東西都能在一部電影里得到一種好的結合。”
影片中的男主角“唐仁”是陳思誠專門為王寶強量身打造的。在他們兩個人的心中,這次合作有著不一樣的感受?!耙郧昂献鞯臅r候我們都是演員,這次我是導演,他是演員,身份完全不同。其實在這個身份轉變的過程中我覺得我們都是在成長的,而我們對彼此的信任也是通過一件又一件事積累起來的。不過對此寶強卻有些擔心,他特別害怕這件事做不好,比如說本子做的不好,或拍的不好,然后影響我們倆之間的信任,因為兄弟也好,朋友也好就那么幾個,不要因為合作工作的事傷害感情,索性我們做了這件事,而且都認為很好。這就是一場賭博,但所幸我們都是那種對自己的賭性很有信心的人,不是完全把牌的輸贏交給命運,而是靠技術的賭手,很有信心能把這件事情做好?!?/p>
作為優(yōu)秀的演員他演過很多好的角色。不過當了導演之后他的作品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于是他的這種轉型也成功了。“演員可能更多的還是考慮個人的那點事,怎么能更出彩地展示角色。很多演員會認為戲越多越好,想盡辦法去多搶一些鏡頭,多站在別人前面,臉露得越多,臺詞說的越多,作為導演我都能理解,因為我也是演員出身。但是導演不是這樣的,他必須是一個整體,一定要做好取舍的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的全局是什么樣的,就像炒一盤菜一樣,到底是多放點糖多放點醋,還是多放點辣椒多放點肉,所有東西你都得很清楚,所以導演要更宏觀更全面,可能相對來說演員是更具象的?!?/p>
“電影是一個夢,可以靠電影拓寬人生的寬度。”陳思誠是一個踐行者,他所想的東西他都會去做,他不是一個空想的人。其實人生也就是一個大夢由無數的小夢造就而成,而陳思誠的夢,便是一個一個的電影夢。他樂此不疲,我樂在其中。
從演員到編劇再到導演的轉換,陳思誠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拔矣X得我們都不要輕易的‘詆毀一個職業(yè),也不要輕易詆毀自己,很多人會認為演員就不應該有那么多想法,演員就應該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就像我自己看的書不比很多職業(yè)編劇看得少,我寫的劇本也不比很多職業(yè)編劇寫的差,而且你對生活的敏感,對生活的捕捉,對信息的理解,那是有天賦的,所以編劇是需要天賦的,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編劇?!?/p>
前一段時間陳思誠在微博里面跟丫丫一起以一種很好玩的方式公布了他們升級做爸爸媽媽的幸福消息。我想現在的陳思誠就是人生的贏家。其實人生贏家什么的都是別人說的,人生到底是輸還是贏,每一個人心中衡量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像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也是不同的一樣。幸福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