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產業(yè)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廣東佛山 528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國的基礎設施之一,其建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本文重點是對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連續(xù)配筋復合式瀝青路面設計進行研究,該種路面具有承載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逐漸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得到應用。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對該種路面的板厚設計、配筋設計、瀝青面層設計及端部設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以望能為類似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設計
0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國的交通業(yè)也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市政道路作為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其工程的建設也日益增加。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連續(xù)配筋復合式瀝青路面以其承載力高、整體性好、耐久性強及“零維護”的優(yōu)點逐漸在路面施工中得到應用。然而,在瀝青路面設計中,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影響到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壽命,對此,筆者介紹了瀝青路面的設計。
1 概述
連續(xù)配筋路面(CRCP)是在普通混凝土路面(JCP)基礎上,縱橫向設置了連續(xù)的鋼筋,可考慮不設接縫一種路面結構。相對于JCP,其具有承載力高、整體性好、耐久性強及“零維護”的特點。
連續(xù)配筋復合式瀝青路面,它發(fā)揮了CRCP的承載力、耐久性及AC的舒適性,是一種典型的重載、長壽命路面結構。該種結構在國外尤其美國已有多年的使用經驗,近些年來,在國內的路面改造工程中已開始嘗試應用。
某市政道路工程路面破損嚴重,多處路段呈現(xiàn)大范圍的龜裂、坑槽,在對現(xiàn)狀道路檢測的基礎上,經方案比較,提出采用“CRCP+AC”路面結構加鋪改造方案。
關于CRCP設計方法,國外主要有美國的AASHTO設計指南,國內主要依據(jù)為《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其中,板厚設計均同JCP設計方法;配筋設計均是通過“裂縫間距”、“裂縫寬度”和“鋼筋應力”來控制合理的裂縫型式。但是,AASHTO相對于國內的規(guī)范增加了“沖斷發(fā)展”這個指標。
因此,本文以《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作為設計依據(jù),同時參考AASHTO設計指南進行論述。
2 板厚設計
2.1 初擬厚度及計算參數(shù)
(1)交通參數(shù)
設計軸載:100kN;
最大軸載:200kN。
該市政道路為快速路,設計基準期20a,取交通量年平均增長率為8%,經過計算,基準期內設計軸載作用次數(shù):Ne=1×107次,屬于重載交通等級。
(2)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
表1 物理力學參數(shù)表
(3)溫度參數(shù)
根據(jù)該地區(qū)統(tǒng)計年鑒,空氣相對濕度為77%,月平均最高溫度40℃,月平均最低溫度0℃,取鋼筋埋置處溫度與硬化時溫度的最大溫差:ΔTζ=40℃;;自然區(qū)劃IV區(qū),根據(jù)規(guī)范,取最大正溫度梯度Tg=92℃/m,取最大負溫度梯度:Tg=92/3=-30.7℃/m,取k1=0.4。
(4)設計參數(shù)
水灰比W/C=0.4;用水量w0=1400N/m3;采用蓋麻布養(yǎng)生,養(yǎng)生系數(shù)a1=1。
(5)鋼筋參數(shù)
選用HRB400鋼筋,設計鋼筋埋置深度ζ=0.1m,混凝土標號為C40。依據(jù)規(guī)范,取鋼筋線膨脹系數(shù)αs=9×10-6/℃;鋼筋彈性模量Es=200GPa;鋼筋屈服強度fsy=400MPa。
(6)初擬厚度
初擬厚度hc=24cm。
2.2 板厚設計
依據(jù)《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規(guī)范》進行板厚設計,其中,老路地基當量回彈模量為278MPa。
計算得到以下參數(shù):
σpr=krkfkcσps=3.4MPa
σp,max=krkcσpm=2MPa
σtr=ktσt,max=0.55MPa
根據(jù)目標可靠度、變異水平等級和變異水平系數(shù),計算得到可靠度系數(shù)γr=1.27,依據(jù)規(guī)范校核路面結構極限狀態(tài):
γr(σpr+σrt)=1.27×(3.4+0.37)=4.79MPa<5MPa
γr(σp,max+σt,max)=1.27×(2+0.55)=3.24MPa<5MPa
滿足設計要求。
3 配筋設計
交通量屬于重載交通等級,規(guī)范建議配筋率為0.7%~0.8%,根據(jù)計算,綜合確定CRCP路面的鋼筋直徑為16 mm,配筋率為0.72%。此時鋼筋間距為103 mm.橫向鋼筋配筋率約為縱向鋼筋的1/8~1/5,主要目的是保持縱向鋼筋的間距,穩(wěn)固鋼筋網。根據(jù)其它工程實踐的經驗,鋼筋直徑定為12 mm,橫向鋼筋間距采用300 mm。其余參數(shù)如前所述,計算中參數(shù)意義與規(guī)范相同。
3.1 裂縫間距
依據(jù)《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規(guī)范》附錄D計算裂縫間距。
得到:
設平均裂縫間距初始值為1m,經迭代計算得到c1=1.54566,繼續(xù)迭代得到如下結果:
Ld=1.012m,c1=1.557
Ld=1.019m,c1=1.563
Ld=1.023m,c1=1.567
Ld=1.025m,c1=1.569
Ld=1.026m<1.8m
橫向裂縫平均間距滿足設計要求,得到Ld=1.026m。
3.2 裂縫寬度
依據(jù)《公路水泥路面設計規(guī)范》附錄D計算裂縫縫隙平均寬度。
計算得到以下結果:
bj=0.486mm<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