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改性瀝青在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要求,對改性瀝青路面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闡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路面 改性瀝青 配合比 混合料
1.前言
SMA改性瀝青及SMA路面是一種新型的路面結構,具有如下特性:①造價高,對路基與路面的施工質量要求較高;②改性劑必須完全分散在瀝青中,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效能;③改性瀝青及SMA混合料具有粗集料多,礦粉多,改性瀝青結合料多,細集料少,摻纖維穩(wěn)定劑,材料要求高的特點,④只有在高溫狀態(tài)下碾壓才能達到密實效果,且不產生推擁;⑤改性瀝青及SMA混合料冷卻后非常堅硬,強度高。本文談談如何對改性瀝青及SMA路面的進行控制。
2.改性瀝青路面施工要求
2.1 對原材料質量的要求
一是設計上要求礦粉填料采用石灰?guī)r機制,所有面層碎石集料采用石灰?guī)r石料。二是改性瀝青對基質瀝青、石灰?guī)r石料、碎石、砂、礦粉、改性劑、添加
劑等配比質量要求高,因此,選擇優(yōu)質的原材料供應
地點及改性瀝青生產商是確保路面質量的前提。
2.2 對施工單位的要求
設計要求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運輸、攤鋪和壓實等施工作業(yè)必須采用機械化施工。因此,對施工單位的技術力量、機械設備、人員素質、組織管理能力等要求高,在招標時必須認真考察其資質條件和以往的路面施工情況。
2.3 對施工技術的要求
1)由于改性瀝青混合料粘度較高,各工序的施工溫度均比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要求高。
2)要求所有物料的生產場地至施工現(xiàn)場的距離不能太遠,一般應在10 km以內(本路段施工中設4個拌和站),貯存、運輸期問的降溫不應超過lO℃ ,注意保溫。
3)必須選擇適宜的天氣攤鋪施工,如氣候變化大,混合料的貯藏溫度就難以控制。
4)瀝青路面施工質量與攤鋪機械的性能密切相關,如何選擇性能良好的施工機械,是路面施工質量壓實控制的重點。
5)瀝青攤鋪時必須均勻、連續(xù),工人操作必須熟練,要能正確判斷攤鋪界面和厚度。
3.配合比的確定
瀝青混凝土分為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及生產配合比驗證三個階段,改性瀝青及碎石等材料在試驗室檢測合格后,首先開始進行室內目標配合比的確定,確定最佳級配曲線和最佳瀝青用量,在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時,要注意粉膠比的關系,一般適宜的粉膠比為0.8~1.2之間,另外就是空隙率的確定,根據(jù)瀝青混合料的類型和碾壓設備的配備,現(xiàn)場壓實后的空隙率一般在4~8之間,盡量控制在5—7之間,考慮級配曲線的選擇。目標配合比確定后開始調試拌和站確定生產配合比。生產配合比的確定計量系統(tǒng)必須要準確,在調試拌和站時,首先調節(jié)冷料斗皮帶的轉速,以滿足熱料倉的儲料比例,避免在大面積施工時,熱料倉出現(xiàn)溢料或等料現(xiàn)象。在試拌時,一般先測定每個冷料倉每小時的進料量,根據(jù)目標配合比和進料量調節(jié)皮帶轉速。冷料比例確定后,將冷料烘干后送人熱料倉,然后對每個熱料倉的集料進行篩分,根據(jù)確定的篩分曲線,最后確定生產配合比,生產配合比在確定的過程中,要注意集料的變化,生產配合比應用拌和站進行瀝青混凝土的試拌,進行室內抽提和成型,以檢測瀝青拌和站的系統(tǒng)誤差,有根據(jù)性的對熱料倉比例和瀝青用量進行檢測及調整。另外.在進行
生產配合比過程中要注意瀝青用量和填料用量。填料在瀝青混凝土中含量的多少至關重要,在瀝青混凝土施工配比確定的情況下,如果填料用量過小,則混合料就容易出現(xiàn)泛油現(xiàn)象,如果混合料中的填料含量過多,則混合料就會出現(xiàn)結團、成塊現(xiàn)象,且混合料容易呈現(xiàn)出松散狀態(tài)。
4.施工質量控制
4.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瀝青混合料進行常規(guī)檢查外,還應注重檢查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木質索纖維須在室內架空堆放,嚴格防潮,保持干燥;二是改性劑SBS存放時間不宜太長,以防老化;三是對木質素纖維添加設備進行計量標定,木質素纖維添加設備不得受潮;四是改性瀝青運輸溫度不低于150℃ ,保溫貯存溫度不低于140℃ ,不得長時間存放;五是對現(xiàn)場加工的改性瀝青必須不間斷地攪拌,以防改性劑離析;六是制作好的改性瀝青的溫度應滿足瀝青泵輸送及噴嘴噴出的要求
4.2 SMA混合料瀝青含量的控制
混合料瀝青含量的控制主要在于保證其堅硬的礦物骨架和瀝青在混合時充分相融。實際操作過程中應隨時控制每天SMA 混合料的瀝青用量,并及時了解各項技術指標,以求最佳。
4.3 SMA的拌制
改性瀝青的粘度較大,混合料的出料溫度高,一般取出料溫度170-1800C,因此礦料的加熱溫度宜取180-190℃。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適當延長。一般拌和時間應大于45s,其中含3-5s的干拌,以確保礦粉吸油的均勻性。拌和時間是否足夠,拌和方法是否正確,是生產優(yōu)質瀝青混合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質量均勻的混合料表現(xiàn)為所有的集料顆粒完全均勻地被瀝青膜裹覆,瀝青均勻分布于整個混合料只能感,以無花白石子、無瀝青團塊,烏黑發(fā)亮為宜。
混合料拌和的均勻性必須隨時進行檢查,如果出現(xiàn)花白石子或瀝青分布不勻,應停機分析原因予以改進。其原因大致如下:攪拌時間不夠;沒有干拌;細顆粒礦料比例過大;特別是加人礦粉過多;瀝青用量不夠;礦料或瀝青加熱溫度不夠。可能是其中一項原因,也可能是多種原因。如果混合料顏色枯黃灰暗,可能的原因有:拌和溫度過高、瀝青用量不夠、粉料過多、石料不干、菜油燃燒不透等。對于出現(xiàn)花白、枯黃灰暗的混合料必須廢棄。
為保證連續(xù)攤鋪,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應有儲料倉,可提前拌和混合料,將拌好的瀝青混合料送入儲料倉中暫放,待開始攤鋪后在運至攤鋪現(xiàn)場。
4.4 SMA的攤鋪和碾壓成型
SMA的攤鋪與普通瀝青砼相同。由于使用了SBS改性瀝青及纖維穩(wěn)定荊,混合料的攤鋪溫度宜為15O~160℃,溫度低于140℃ 的混合料禁止使用,否則質量達不到要求。當路表溫度低于5℃時,不宜攤鋪改性瀝青SMA。SMA的碾壓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
5.控制重點與措施
5.1 事前控制
1)首先是組織好工程招投標,嚴格把好資格預審關,通過公開競爭擇優(yōu)選擇綜合實力強的施工企業(yè),確保施工企業(yè)中標后能夠勝任本路面工程的各項工作。
2)審核施工單位的專項施工技術方案、進場設備的性能和數(shù)量是否滿足工程質量要求,并審核施工單位選擇的瀝青材料廠的生產資質、質量管理水平、生產能力和社會信譽等
3)監(jiān)理工程師對改性瀝青采用的原材料進行全面控制,所有原材料未經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不許進站(場)使用。
4)全面開鋪前,按照設計配合比,在現(xiàn)場選擇不少于150 m的路段進行試鋪、試壓,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各項檢驗、檢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全面開鋪。
5)加強施工人員及機械操作手的質量意識培訓,保證按設計、按施工規(guī)范施工。
5.2 事中控制
1)旁站監(jiān)理的工作要延伸到瀝青混合料的生產場地,控制好瀝青砼原材料的貯存、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重點是檢查混合料到場的溫度。
2)按照試驗路段確認的操作技術方案、各項指標,全面監(jiān)督施工過程。
3)按規(guī)定要求取樣檢驗,并進行密實度、回彈彎沉值等檢測,對每一面層進行隱蔽前驗收,達不到要求不得進行下一面層施工。
5.3 事后控制
1)對瀝青砼路面工程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按設計要求距離進行抽芯檢驗。
2)有關技術文件整理歸檔、備案。
6.結束語
隨著對路面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改性瀝青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