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打開手機,看到哥哥從英國發(fā)來的幾幅“西洋景”。那是周末哥哥和嫂子參加音樂會拍的照片,地點就在他們家附近的公園,在比鄰倫敦的濱海紹森德市。
哥哥介紹說,該市市長,每年夏季都會在此公園舉辦慈善音樂會。音樂會募集的善款,會捐贈給市長指定的慈善機構。說是音樂會,但從照片上看,也就是在一片草地上,前方幾個人在演奏,后面散散落落坐著聽眾。沒有搭臺子,也沒有靠華麗的裝飾營造氣氛,公園樹木的濃蔭,平整的茵茵草地,還有湛藍天空云卷云舒,看上去都是那樣自然而簡樸。而這樣的氣氛,不正適合輕松舒緩地聆聽音樂嗎?
我總覺得這美好的照片背后,應該有美好的故事。一打聽,果然是這樣。哥哥說,音樂會重效果不重形式。主持人并非什么妙齡女郎,而是一位中年謝頂、微胖、長相平常的先生。他主持時,手拿一張小紙,大概是自己手寫的節(jié)目單。當介紹一個弦樂四重奏節(jié)目時,他竟然說:“接下來是一位法國作曲家的作品,可惜法語曲名太拗口,我念不好,就不報了?!迸_下馬上響起一片會意的笑聲。只因英國人常自嘲無外語天賦,因此大家并不覺得主持人學識淺,反而欣賞他接地氣。
不過最接地氣的應該是他們的市長——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老頭。這老頭并無市長的威嚴架子,見誰都是一副笑臉,意在感謝市民前來捐款捧場。這倒容易理解,有求于人嘛。但使人跌破眼鏡的是,市長作為音樂會的主角,竟無前排居中顯眼專座,而是隨意站立一側。
市長無專座,觀眾所坐的椅子也款式不一,還可看到有坐著輪椅的。難道觀眾是自備椅子?得到的回答:是!觀眾自備的椅子,大都是裝在汽車后備箱帶來的。音樂會結束后,大家收起椅子,各自清理空瓶紙屑,轉眼草坪復原。
哦,這樣的音樂會,雖簡樸低調卻純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