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5歲,是北京紡織廠一名退休工人,我認識的那些個字是在紡織廠辦的夜校學(xué)的。1953年我們一家人跟著調(diào)動工作的父親來到北京。
我的童年是在青島度過的,如今青島還有大姐的七個子女及他們的下一代在那里生活。青島有我少年時的足跡,也有至今都不能忘懷的一段往事。去年夏天我?guī)е鴮O女去青島游玩,我的二外甥女開車帶我們?nèi)チ藣魃剑抢镲L(fēng)景很優(yōu)美,車開到李滄教堂時,外甥女說下車到教堂看看。下車后,我觀望四周的環(huán)境,蒙眬中我覺得這里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里解放前是個孤兒院,陌生的是四周已經(jīng)大變樣了,我跟外甥女說:“這里是我和你大舅小時候待過的孤兒院?!蔽覀冏哌M教堂,詢問了教堂里的老人,她們說這里就是解放前孤兒院的舊址,得到這一證實,回首往事,我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靜,淚水奪眶而出,一想起那時的心酸事,熱淚頓時灑滿衣襟!故事就從我小時候講起吧!
聽母親說,我們是山東萊陽人,先前,我的父母親在鄉(xiāng)下種地。我是1940年出生,正是抗戰(zhàn)時期,兵荒馬亂的年代里,我們家孩子又多,兄弟姐妹5個,日子實在是不好過,我父親有個舅舅在青島教書,后來父親帶著我們到青島投靠我舅爺家,當時我舅爺很為難,因為舅爺家的生活也不富裕,一下子來了這么多人很發(fā)愁。后來舅爺幫父親在發(fā)電廠找到一份工作,又幫忙在勞工宿舍找到一間房子,房東人很好,他看我們家孩子多,生活困難,就叫我母親幫他看大門,還幫我們在屋里搭了一個吊鋪,解決人多睡覺問題。因為母親紿房東看大門,他沒要我們房租,每月還多少給母親一些工錢。但是人多錢掙得少,生活依然艱難,轉(zhuǎn)眼間大姐到結(jié)婚的年齡,大姐出嫁了,姐夫人很好,他是一家毛巾廠的小工頭,雖然掙錢不多,但經(jīng)常給錢,幫助我家。一年后母親又生了個弟弟,七、八口人的生活更加困難。解放前青島大街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一些不同國度的外國人,我們太小不懂事,說不清是哪個國家的,那里的孤兒院都是外國人開辦的,收養(yǎng)一些窮孩子。離我們家不遠的一個教堂,每星期給窮人發(fā)放兩次救濟飯。我大哥常到教堂去領(lǐng)救濟飯。一天大哥領(lǐng)飯回來,跟母親說,那里孤兒院收養(yǎng)一些窮孩子,因為在家吃不飽,大哥想去,母親說能有個吃飯地方你就去吧。母親也是無奈。在母親的同意下,12歲的大哥拉著7歲的我去教堂報名,當時二哥上山拾柴火,沒有去報名。第二天上午孤兒院來車接我們十多個孩子,我和大哥上車后被拉到李滄孤兒院,院里已經(jīng)有了一百多孩子。如今,我依然能回憶起孤兒院的樣子。一個大大的四合院落,東西南北全有房屋,院子中間是操場,院東邊和南邊的房子是給孤兒住的。沒有小間,都是很長的通房,沒有床,都是地鋪,地鋪下邊是干草,上邊是被褥。孤兒院里有近兩百個孩子,分4個大房子住,大部分是男孩,女孩少,分大小班,大哥在大班,我在小班。那里每天給我們兩頓簡單的飯食,生病也沒人過問,苦難日子過了一個冬天,到春天的時候,我害眼病,兩眼紅腫看不清東西,我哭著去找大哥,大哥看我兩眼紅得歷害,帶上我去找管我們的人,請假想把我送回家,他們準了假。大哥帶我剛要走,有個班里的孩子叫我哥把他生病的妹妹一同送回家,我同意后,我們?nèi)司蜕下妨恕N覀儧]有坐車,從李滄到四方勞工宿舍走了半天的光景,又把小女孩送到離我家不遠的北山?;氐郊姨焐淹?,我母親見我和大哥回家了,悲喜交集。喜的是我們還活著,悲的是生活依然艱苦無奈,我母親舍不得大哥馬上回去,就讓他在家住了兩天。第三天中午,大哥到了孤兒院,奇怪的是大門貼上封條,從門縫向里看,院里空無一人。我大哥很著急,經(jīng)大哥打聽,孤兒院附近的人說,昨天晚上他們?nèi)贿\走了,去向人們說法不一,大哥回來跟家里一說,大家都感到很驚駭,幸運的是一天之差大哥沒被運走。隨后,我們告訴了在北山住的小女孩她哥被運走一事,她一家人聽了都抱頭痛哭。大哥好幾次去小女孩家打聽,也沒有她哥的消息。
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過去了這么多年,現(xiàn)在我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全家過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