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熊芳芳,中學高級教師。首屆全國中語“十佳教改新星”、首屆“全國文學教育名師”。已出版專著《生命語文》《高考微作文》等。
散文一般可分為敘事散文、寫景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下面,我選擇兩種主要的散文類型來談談如何寫微散文。
一、哲理散文如何說理
一篇好散文,需要有哲理和智慧的光輝。深刻的思想、獨到的發(fā)現(xiàn)、卓越的見識,是作品的靈魂。
怎樣才能做到巧妙地說理呢?
(一)自然現(xiàn)象巧譬喻
(二)生命現(xiàn)象喻哲理
(三)日常小事說開去
(四)社會見聞縱橫比
(五)生活故事有寄寓
(六)經(jīng)典案例細說理
(七)欲擒故縱顯主題
二、抒情散文如何抒情
作為一個寫作者,情感必須豐富、深刻、真實、自由。但在散文的寫作中,情感的表達卻需要有所克制。
汪曾祺在《〈蒲橋集〉自序》中曾說:“過度抒情,不知克制,容易流于傷感主義。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學)的大敵。”情感的克制,是散文寫作的必要維度。不僅散文如此,一切文章的情感都需要有所克制。我們這里所說的克制,一方面是指有選擇地說,另一方面是指有藝術(shù)地說。越是強烈的感情,越是要舉重若輕,有藝術(shù)地說。越是舉重若輕,越是能夠在不動聲色中造成巨大的震撼。
怎樣才能做到在抒情的時候有所克制呢?
(一)用比喻有藝術(shù)地說
(二)用擬人有情感地說
(三)用對比有選擇地說
(四)用排比有層次地說
(五)用對話有場景地說
(六)用矛盾有反差地說
(七)用畫面有情境地說
實戰(zhàn)演練
遮
尹一心
在粵語里,傘和遮是同音的。
帽子是傘,扇子是傘,彼時琵琶女的琵琶,此時我同學的口罩,都是傘,都是遮遮掩掩的物件——女人們太需要這些東西了。
雨打芭蕉,雨打新荷。若那雨點只是直直地摔在地上,便毫無美感。被截斷才有矛盾,有矛盾才有美麗。視線落到這些遮掩物上,“砰”地碎開,落下一地的翩翩遐思,不完整、不真切,抓心撓肝,欲罷不能。
所以那雨巷里撐著一把油紙傘的女子才在戴望舒的心里留下了痕跡。
芭蕉葉下,是誰勾起朱唇,巧笑嫣然。
點評:作者的語言靈動輕盈,豐富細膩的敘事為哲理的生發(fā)做了極好的鋪墊。文章?lián)u曳多姿而又深邃幽遠,極富時間感和空間感。最后的畫面定格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