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瑞金,曹化梅
(內蒙古海拉爾農牧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內蒙古牙克石022150)
水飛薊別名水飛雉、奶薊、老鼠勒及乳薊子,屬菊科,為1年生草本藥用植物,以瘦果入藥(圖1)。水飛薊為優(yōu)良的護肝藥物,主要有效成分為水飛薊賓、異水飛薊賓及水飛薊寧等,具有抗御肝病毒、改善肝功能、利膽、清熱解毒、保腦、靜腦和抗輻射等功能。俄羅斯品種的水飛薊株高150~250 cm,生育期95~100 d。喜涼爽干燥氣候,抗旱、抗寒能力強。春種秋收,管理簡單,經濟效益較高,在海拉爾墾區(qū)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海拉爾墾區(qū)水飛薊栽培要求選擇籽粒飽滿的異地交換種子,掌握好播種時期和播種方法,做好間苗、定苗和分期分段采收等環(huán)節(jié)技術管理工作。現(xiàn)將海拉爾墾區(qū)水飛薊栽培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應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中等肥力地塊,肥力過大會造成幼苗徒長,不利于結籽。對于前茬作物噴施普施特(國產)、豆黃隆等地塊不能種植水飛薊。海拉爾墾區(qū)采取保護性耕作,一般選擇雜草少,特別闊葉雜草尤其是野油菜少的麥茬地為宜。
整地以秋整地為好,最好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施肥133 kg/hm2(海墾區(qū)特泥河有機肥廠),或磷酸氫二銨300 kg/hm2,旋耕細碎,刮平整。內蒙古海拉爾農牧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有滴灌設施,采用平播。
海拉爾墾區(qū)施肥量一般控制在210 kg/hm2左右,其中磷酸氫二銨 120 kg/hm2、尿素 60 kg/hm2、鉀肥30 kg/hm2。拌種配方:每500 g種子加拌油菜種衣劑10 mL+油菜增菌5 mL。
圖1 水飛薊
選粒大、飽滿、色黑、無病蟲害、發(fā)芽率在90%以上的異地籽為最佳。2014年內蒙古海拉爾農牧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種植的是俄羅斯品種的水飛薊。該品種的特點是完全符合甚至優(yōu)于選種特征,千粒重30 g,發(fā)芽率94%。
用0.3%的多菌靈或退菌特拌種防病,蟲害多的地塊可用辛硫磷拌種防蟲。
水飛薊種子和幼苗不怕凍,可頂漿播種,適期早播有利于種子分(春)化,但也不能過早,如遇低溫不利出苗。水飛薊適期早播利于先扎根后長苗,根系發(fā)達,苗齊苗壯,提高產量,但不能過早,過早播種達不到深度,地溫過低出苗慢,不利于保苗并且種子容易霉變。在海拉爾地區(qū),為了便于播前滅草,5月10—15日播種為宜。
海拉爾墾區(qū)一般采用免耕播種方法,為便于苗期中耕,行距設計150 cm為宜。保苗22.5萬株/hm2左右,播種量控制在15 kg/hm2為宜。播種應該選擇淺播,播種深度不應該超過3 cm,播深要一致,覆土要均勻,鎮(zhèn)壓要結實。
種子一定要調試精準,密度對于成熟期和產量影響很大,過密會影響植株光溫競爭,可能導致植株營養(yǎng)不良;過稀,群體不夠,可能影響產量。肥量一定要調試準確;如果土地肥沃,建議少用氮肥,防止徒長,可適當使用磷肥。播種深度一定要控制在3cm為佳。行距150 cm為宜;水飛薊枝繁葉茂,每個單株要求較大的空間,這樣每株能獲得適當數量的綠色面積,以充分利用光、熱、水增加同化養(yǎng)分實際積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播前用草甘膦對先期發(fā)芽的雜草采取播前滅草。在墑情較好的情況下,播后5~7 d采取噴施甲丙乙草胺(進口的為金都爾)配草甘膦進行封閉滅草。甲丙乙草胺是一種針對種子體積大小選擇性苗前除草劑,在水飛薊田用400 mL/hm2,可有效防除小粒種子的尖闊葉雜草,如野油菜、灰菜、莧菜、野蘇子及水稗草等,草甘膦又能把已發(fā)芽的雜草滅死。
對于海拉爾墾區(qū)來說,種過油菜的地塊不適合種植水飛薊。其主要原因在于油菜自然“落生”,與水飛薊同為雙子葉,很難用化學藥劑根除,使用人工鏟除,大面積又無法實現(xiàn),所以嚴重影響水飛薊的正常生長。
水飛薊播種后在正常氣候下15 d出苗。內蒙古海拉爾農牧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試驗田于2014年5月9日播種的水飛薊在2014年5月25日出苗(出苗能清晰看出趟)。
苗后如果水飛薊田有單子葉雜草可噴施675 mL/hm2精喹進行防除,對于苗后生長的闊葉雜草可使用甜菜安·寧·乙呋黃滅除,該藥劑雖然對植株葉面有傷害,但不影響植物主體生長,用量根據水飛薊大小進行試驗后慎重選擇。
在苗高6~10 cm時,結合除草要進行間苗和定苗,每穴只留1株,發(fā)現(xiàn)有空穴、缺苗時要及時補栽,確保全苗。
在水飛薊4葉期(2014年6月15日)后采用自制的中耕犁中耕2~3次,以起到松土、提高地溫和鏟除雜草的作用。
當水飛薊抽薹后(2014年6月28日),結合中耕或者單獨進行噴灑1次葉面肥,以利于抽薹、開花,提高產量。
水飛薊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與菜青蟲。根腐病多在高溫高濕時發(fā)生,初期先從須根開始變褐腐爛后擴展到主根,主根發(fā)病后導致全根腐爛,最后主株枯死。播種前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浸種30 min,撈出種子晾干后播種。發(fā)病初期用15%的惡霉靈水3 000倍液灌根。發(fā)病后期拔出病株,集中燒毀或深埋,病穴用3%的石灰乳澆灌處理。
菜青蟲以幼蟲咬食葉片,造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僅留下葉脈和葉柄,用20%的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10 d噴1次。
水飛薊花期較長,果實成熟期不一致,開花到成熟一般在45~50 d,成熟時一天一個樣,若觀察不仔細可能造成豐產不豐收。采收適期應是主桃花苞發(fā)黃外翻,花絮部分外飛但大部分未飛,分支桃發(fā)黃,此時割曬正當時。掌握割曬時機最為關鍵,應注意整體成熟度,從而提高產量。
機械割曬放鋪要直,割幅一致,不塌鋪、不掉桃、不飛桃,割茬高度一般在18~22 cm為宜,放魚鱗鋪,寬度1.8~2.5 m。用割曬機割倒晾曬4~5 d,再用聯(lián)合收割機拾禾脫粒,脫粒后不得堆放,應及時晾曬清選。如果有烘干能力,在水飛薊割倒后晾曬至能脫凈不跑糧時,可以大水分收獲,以減少飛粒的損失,然后對籽粒進行烘干處理。
內蒙古海拉爾農牧職工中等專業(yè)學校試驗田2014年水飛薊單產2 062.5 kg/hm2,市場售價9.00元/kg,除去直接成本2250元/hm2,可獲利潤16312.50元/hm2。但水飛薊也不要盲目大面積種植,其關鍵原因是該藥材為1年生植物,生產調整快,價格高時來年播種面積就加大,年產量必增加,因而又導致價格下降,產量少時價格又漲,其價格曲線高低變化與天氣狀況和種植面積都有關。所以要根據年景收獲情況和市場規(guī)律適時發(fā)展,最好有的放矢地進行訂單種植。
[1]盧玉珠,寒地水飛薊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1,31(1):53-54
[2]王舒,呂曉麗,譚娟,等.黑河地區(qū)水飛薊種植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2(8):148-149.
[3] 楊震宇,崔會萍.水飛薊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12(7):36-37.
[4]王運梅,張寶林.北方高寒地區(qū)水飛薊栽培技術[J].北京農業(yè),2012(24):16.
[5]李維艷,孟維平,李國輝.中藥材水飛薊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5(4):40-41.
[6]蘇學文.關于水飛薊栽培技術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1(17):363.
[7] 楊雪松.寒地水飛薊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9):14.
[8]丁立威 丁鄉(xiāng).水飛薊栽培技術[N].中國特產報,2004-05-17(003).
[9]李彥連.保肝良藥——水飛薊的栽培管理[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6):1708.
[10] 李彥連.水飛薊的價值及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07(5):22-23.
[11]徐艷.水飛薊高產高效栽培關鍵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07(3):62.
[12]張紅瑞,王文全.水飛薊在我國的栽培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23):7208-7209.
[13] 周玉秋.水飛薊的栽培技術[J].人參研究,2006(4):40.
[14] 盧玉珠.寒地水飛薊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與技術,2011(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