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芮(本刊記者)
施國平:十年磨一劍 億元造美景
◇文/胡芮(本刊記者)
溪霞怪石嶺,去過的人不少,可似乎沒有幾個人能說出它的來龍去脈,在更多的人看來,它仿佛是在一夜之間就席卷了整個南昌,頻繁見諸于報端、電視屏幕,聽說那里有著無與倫比的奇異石林,那里有著一望無際的水域稻田,那里有著不會被外界打破的寧靜。
如今的溪霞因怪石嶺而名聲大噪,這對于施國平而言,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九年前,他回到家鄉(xiāng)溪霞,迄今為止投下近億元的資金,為的是把家鄉(xiāng)的山水打造成一個南昌市民休閑的后花園,為的是讓家鄉(xiāng)人民能“乘著旅游大發(fā)展的東風”走上致富路,早日奔小康。
來怪石嶺的游客,有一個地方是必游之地,那就是被譽為“小長城”的觀景長廊。
促使施國平修“怪石嶺長城”的最初動因是防火,這個本不在規(guī)劃中的工程,大大增加了怪石嶺的投資。隨著怪石嶺生態(tài)公園游客的逐漸增多,往年附近山區(qū)頻發(fā)的森林火災成了施國平最擔心的事情。
方案確定后,問題又來了,施國平對兩百斤的條形石很是頭疼:“兩個人抬一天,第二天都起不了床了?!彼紒硐肴?,他的腦海中冒出了一種最原始的方法——騾子,他輾轉聯(lián)系到了一只全國最大的騾隊。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怪石嶺的登山步道,就是50頭騾子歷時一年運石上山建成的。而“長城”的建設,需要騾隊不間斷地走上三年。“我本可以修一條上山的車路,也能省下不少錢,但為了保護自然景觀的原始性,最后還是放棄了”。騾隊將條形石運到山頂,隨著山體的走勢,這些條形石將在山頂組成一條“長城”——同比例復制的八達嶺長城。
施國平說,從一次次失敗中吸取到的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要做好規(guī)劃?!耙郧岸际切U干,現(xiàn)在要靠智慧?!庇龅讲欢氖?,施國平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琢磨,弄懂每一個細節(jié)?!肮质瘞X生態(tài)公園”幾個字,也是他經過兩個月的推敲才確定下來的。
怪石嶺生態(tài)公園,距離南昌不到三十公里,可以在周末邀仨倆好友在此垂釣論談,也可以一家三口在怪石中完成快樂的攀巖之旅,更是大型聚餐和會議的理想去處。九年前,施國平站在一片灘涂前,手中拿著規(guī)劃書對自己說,這里今后將變成一個山清水秀的天堂。
在怪石嶺,每一處都蘊藏著規(guī)劃者的精心設計,從地下管道的走向到標志牌上的字體顏色,從房間的電線布局到湖邊凳子的擺放,無不經過施國平的細心考量。在施國平看來,如果只是一個純粹旅游觀光的地方,來了第一次就很難再來第二次,但如果是一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的地方,人們就會愿意經常來走一走?!敖洕l(fā)展好了,提高生活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旅游和健康就是生活質量的最好體現(xiàn)?!本拍赀^去了,當年的規(guī)劃基本實現(xiàn),但他的目標遠不僅于此,他想要的是一個集運動、健康、休閑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施國平是土生土長的溪霞人,公司的員工也都是當?shù)氐拇迕?。施國平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溪霞鄉(xiāng)親都賺上旅游的錢?!拔乙恢眻孕怕糜沃皇莻€平臺,只要把旅游產品打造好,就會有人氣,來的人多了,賺錢的方法就多了?!笔﹪较嘈?,靠著旅游這張牌,溪霞鎮(zhèn)的經濟會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拔椰F(xiàn)在就想那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們都回到家鄉(xiāng),在家里就能賺到錢,而且能賺更多的錢?!?/p>
施國平多次帶著村民到浙江、安徽等地參觀,“讓他們看看,人家是怎么靠著家里的幾張桌子幾把椅子掙錢的。”施國平鼓勵村民搞農家樂,給每一個愿意搞農家樂的家庭1萬元啟動資金?!百r了是我的,賺了是他們的?!边€幫助農戶進行家禽養(yǎng)殖和蔬菜種植,產品直接供應到怪石嶺生態(tài)公園?!耙舱驗槿绱?,我對我的廚房特別自信,百分之百的農家菜,一點化學‘調味料’都沒有。”
施國平自豪地告訴記者,他扶持的一家農家樂,僅僅在“十一”黃金周,就進賬了三萬元?!俺鋈ゴ蚬?,要多久才能掙三萬元?”
施國平的下一個目標是要打造大溪霞風景區(qū)?!耙怨质瘞X為標桿,開發(fā)所有未開發(fā)的景點,將溪霞變成一個全民旅游的勝地。如果說怪石嶺是我的一個作品,大溪霞更像是我的一個愿景?!笔﹪绞率露加H力親為,每天要接100多個電話,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但在施國平看來,這一切都值得:“命運讓你有能力去做這些事,那你就是有使命的,如果真能做好了,也算對社會有點貢獻?!?/p>
從古至今,沒有哪條成功之路是一帆風順的,施國平也是一樣。
從2006年開始,持續(xù)了五年的投入狀態(tài)。按照心中的那幅畫,施國平要在怪石嶺建起一棟棟房子,鋪好一條條路,架起一條條線。施國平要做的不僅僅是不問收益地投下一筆筆資金,更要頂著極少人支持和理解的壓力。
2006年的施國平,已經歷經近10年打拼,早已完成了第一桶金的積累。頂著南昌市洗滌龍頭的頭銜,早已實現(xiàn)了從農村走出來和當老板的夢想。在人生的跑道上,施國平本可以慢下腳步,但是他沒有。
2003年開始,他每年都被當?shù)卣埢叵兼?zhèn),談談對家鄉(xiāng)發(fā)展的建議和思路。在一次會議上,施國平提出,溪霞人多地少,且大部分是山地,唯一的出路就是發(fā)展旅游業(yè)。
溪霞搞旅游并不是施國平的首創(chuàng)。早在1992年溪霞就開始發(fā)展旅游產業(yè),融合將軍嶺、溪霞水庫和怪石嶺等資源,全民開發(fā)旅游。但經濟基礎的薄弱和旅游產業(yè)成長環(huán)境的不成熟,使得溪霞風景區(qū)的開發(fā)一直難成氣候。此后的數(shù)年,旅游一度還成了溪霞鎮(zhèn)的負擔。
施國平建議:招商引資,在原有基礎上擴大投入,先打造好產品,不怕沒人來。接下來的兩年中,施國平使出渾身解數(shù),請了所有能請的老板,動了所有能動的關系,列了長長的一串名單。那些絡繹不絕地來考察洽談的人,都以各種理由不斷婉拒?!懊總€人看了都覺得這是個只能虧不會賺的項目?!弊鳛橄硷L景區(qū)的發(fā)源地和主要景點,那時的怪石嶺就是一片灘涂,野豬橫生。
“旅游產業(yè)回報慢,很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2005年開經濟工作會議的時候,施國平面對一片殷切的目光,向鄉(xiāng)親們喊出:我來!
話放出去了,就不能收回。施國平最先召集家人開會,從父母到兄弟,沒有一個人支持他。“我只得了0.5票,這0.5票還是我妻子投給我的?!笔﹪接终襾韼讉€朋友,商量一起干,對方擺手之外還勸阻:情況好轉,就別瞎折騰了?!拔壹m結了很久,那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笔﹪桨炎约宏P在屋里,列出開發(fā)怪石嶺的所有利弊。再次從屋里走出來的施國平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和力量。“我相信,只要我施國平用十年時間認真做一件事,就肯定能成功?!?/p>
如今的怪石嶺靠著好的聲譽,口口相傳。到2011年底,怪石嶺的客房入住率達到70%,全年盈利191萬元。2012年,怪石嶺每個周末的入住率都爆滿,全年客流量17萬人次,盈利260余萬元?!暗焦质瘞X過周末”,已經成了很多南昌人茶余飯后的話題。2014年,怪石嶺全年的客流量已經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了數(shù)倍。
“在怪石嶺沒有充分準備好的情況下,我不會貿然推向市場,因為一旦把游客引進來,就是對項目的一個巨大考驗。如今,怪石嶺是時候推出去加快發(fā)展了?!睆氖屑夃l(xiāng)村旅游示范點到國家級休閑農業(yè)示范區(qū),“怪石嶺”已經得到了所有能得到的肯定。“我國休閑旅游今后的發(fā)展勢頭肯定會越來越猛。”帶薪休假制度的發(fā)布,讓施國平看到了休閑旅游巨大的市場潛力。
高平臺需要的是高素質的領導者。作為白手起家的創(chuàng)業(yè)者,施國平知道企業(yè)的發(fā)展和領導者的素質息息相關。“不管是旅游知識還是企業(yè)管理,我欠缺的還太多?!背说狡渌r業(yè)休閑旅游區(qū)取經外,施國平還買了幾萬塊錢的光碟,一有空就看,有時晚上要看到一兩點鐘。“從這些碟子里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提高了我搞旅游產業(yè)的品味?!?/p>
施國平篤信“聰明學”,“大家都宣稱失敗是成功之母,如果能在別人的失敗上建立自己的成功不是更好嗎?別人走過的彎路絕不再走”。
如果沒有這種認真和堅持,施國平完不成怪石嶺的建設,當然也走不出他人生的低谷,也許,到現(xiàn)在他還是一個老鐵匠。
1984年,14歲的施國平因家貧輟學,跟哥哥開始學打鐵,從此成了一個打鐵匠。兩年之后,16歲的施國平自立門戶,買了電焊機,開了個鐵匠鋪。一次次敲打著燒紅的鋼鐵,也像在一次次拷問著自己的內心:我真的就要這樣過一輩子嗎?“我那時最想干的是開個養(yǎng)鴿子的廠子,自己當廠長?!?/p>
而后,廠長雖然沒有當成,但經過七年的打磨,21歲的施國平終于開始在人生的軌跡上發(fā)力。他開始在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做生意,“一年干一兩個月,販賣一些半成品,都能頂?shù)蒙翔F匠鋪一年的收入了?!?/p>
1993年,施國平關了打鐵鋪,一路經歷了建筑工程、木材廠等數(shù)次的起起伏伏,然而施國平依舊沒有放棄。1995年,施國平想辦法去了香港,在那里,搬水泥,搞油漆,拿著只有香港人一半的工資。盡管在香港只呆了兩個多月,卻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和思路?;貋砗?,他從朋友手中借了1萬元,又向房主賒欠了7萬元,施國平開始了他的第一個洗衣店。
施國平是個典型的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每一步走過來靠的都是與生俱來的自信、膽大和認真。初中未畢業(yè)的他,歷經過創(chuàng)業(yè)的失敗和打工的磨煉,然而他“做人馬虎,做事認真”的原則卻從未改變;“膽大心細、自強不息”的品質更讓他完成了從普通農民到創(chuàng)業(yè)典范的升華。他帶給人的不僅僅是超越自我的勵志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回報桑梓的江右情懷。
從打鐵匠,小商販,廠長再到總經理,一路走來,如今又成了一個農民,每天呆在大山中,一臉汗水,兩腳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