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廣強
課堂是由教師、學生及環(huán)境組成的復雜的社會體系。師生在課堂中通過交流以及互相影響來完成教學,從而達成教學目標。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教育的質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課堂中行為偏差問題的分類
根據(jù)學生個體在課堂中所產(chǎn)生的課堂問題行為的影響程度來劃分,可以把課堂問題行為分為輕度型課堂問題行為、中度型課堂問題行為和重度型課堂問題行為(即課堂問題行為)三種類型。
二、課堂行為習慣偏差學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輕度型課堂問題行為教育策略
1. 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
小學生很喜歡“表現(xiàn)自己”,以此獲得教師和同學的尊重與注意。一些學生長時間得不到表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自卑、消沉的心理,有的學生可能采取惡作劇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以獲得注意。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給予每個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例如:現(xiàn)在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我把班里的孩子分成若干小組,課堂提問時,我只是提問一個孩子,對孩子的發(fā)言有不同的建議或要點評孩子的發(fā)言,由孩子來請別的同學發(fā)言,請別的同學發(fā)言的機會要平等,不能老是請某一位同學。還有小組討論發(fā)言匯報時,我要求小組內每個孩子必須都要有任務,哪怕是一句話換一種表達方式說出來都行。這樣,照顧到大部分學生,不會提問時總是只叫那幾個優(yōu)秀的學生或者經(jīng)常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而忽略其他學生,特別是學困生。
2. 教師信號暗示
對于一些問題行為, 教師不必中斷教學去處理它,只用采取一些非語言的手段,即“信號暗示”, 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其行為的不滿, 既能讓學生的自尊心得以保留, 又能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交頭接耳講小話等,這時教師可走近他身旁多滯留一會,以警示學生注意聽講。
3. 改善教學方法,注意個性差異
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預防問題行為的發(fā)生,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智力。例如有些學生上課時愛發(fā)呆、愛做小動作,可能是因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能夠吸引他,那就需要有吸引力的內容和方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而有時學生因為疲勞而注意力不集中,這時教師可讓學生適當放松一下,或結合教學內容穿插講個笑話,這樣就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二)中度型課堂問題行為教育策略
1. 適當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
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總是予以消極否定,令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甚至更加變本加厲。如果教師把這些問題看做有必要解決的問題,并且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給予支持和鼓勵,那么師生之間的關系就會融洽許多,從而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發(fā)生。
2. 有意忽視
有時候,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很多問題行為都是為了要引起同學的注意,哪怕后果很嚴重。當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教師應盡量忽視他們,而更多注意那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課后找時間與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彼此間的談話達成“小秘密”,不外漏,既能解決問題行為的發(fā)生,又可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與愛。
3. 傾聽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活
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是實施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寶貴源泉,教師應該做到關心、尊重學生,營造良好的班集氛圍,真誠的接納學生,走近學生,傾聽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更多的了解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減少他們在課堂上的緊張與焦慮。
(三)重度型課堂問題行為教育策略
當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行為較為嚴重時,這時就要求教師給予一定的懲罰。有個別學生課堂紀律差、是非觀念不強,而且自我認識度不夠?!皩τ诶蠋熢谡n堂上對他們進行的批評,他們不但不做深刻的自我反思,及時改正,反而公開頂撞老師。當他們因出現(xiàn)問題行為而受到老師批評的時候,他們似乎受了很大的委屈,情緒激動,抵觸情緒明顯。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還可能會引起師生糾紛。這是最大、最嚴重的課堂問題行為。對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批評是有必要的, 但不是必須的, 要做到適時的表揚、獎賞卻是很有必要。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