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娟,張夢瑩,李倩竹,劉 喬,沈明浩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118)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功效成分含量變化及其水煮液對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趙玉娟,張夢瑩,李倩竹,劉 喬,沈明浩*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吉林 長春 130118)
以長白山野生合苞橐吾作為原料,探討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皂苷類、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進而研究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對胃黏膜保護作用的差異,旨在尋找出胃黏膜保護效果最好的合苞橐吾生長時期。分別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法、乙醇浸提法、熱水浸提法對合苞橐吾中的總黃酮、總皂苷和總多糖進行提取,并測定3 種物質(zhì)的含量;然后將各個時期得到的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進行胃黏膜保護實驗。結(jié)果表明:6月采摘的合苞橐吾有良好的胃黏膜保護效果。其中,6月下旬采摘的合苞橐吾對小鼠胃黏膜的保護效果最好,對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損傷抑制率達到48.07%,使小鼠胃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顯著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明顯降低。而該時期采摘的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物質(zhì)、皂苷類物質(zhì)、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相對都較高,分別為25.5、15.0、198.1 mg/g。
合苞橐吾;黃酮;皂苷;多糖;胃黏膜保護
橐吾屬(Ligularia)植物是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族(Sinecioneae)中的一個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129 種,只有西伯利亞橐吾和灰綠橐吾2 種分布在歐洲,其余全部產(chǎn)于亞洲[1]。我國有橐吾屬植物110多種,大部分分布于甘肅南部、四川、湖北西部、云南北部、西藏東部、吉林東南部等地[2]。該屬多種植物的根莖在中國西北、東北地區(qū)作為藏藥、維藥、朝鮮族民間草藥及地方用藥,稱“山紫菀”,具有止咳化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治療支氣管等功效。合苞橐吾為橐吾屬的一種,生于山坡草地、稀疏的榨林下以及灌叢間的濕地[3]。近年來,國內(nèi)外對橐吾屬的分布、化學(xué)成分及藥理作用等方面有不少的研究報道,但就合苞橐吾而言,只有董然[4]和王守海[5]等對合苞橐吾光合生理變化及其光響應(yīng)特征有所研究,關(guān)于合苞橐吾的功效成分及功能性作用尚未見報道。
本實驗在研究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功效成分含量的基礎(chǔ)上,采用無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損傷模型,研究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其在天然胃黏膜保護功能性保健食品開發(fā)中的應(yīng)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1.1 材料與動物
長白山野生合苞橐吾(采摘時期分別為2013年5月15日、2013年5月30日、2013年6月15日、2013年6月30日、2013年7月15日、2013年7月30日、2013年8月15日)。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園藝學(xué)院董然教授鑒定為合苞橐吾(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無菌昆明種小鼠180 只,雌雄各半,體質(zhì)量18~22 g,動物批號:SCXK-(吉)2003-0001。
1.2 試劑
蘆丁標(biāo)準(zhǔn)品、葡萄糖標(biāo)準(zhǔn)品、齊墩果酸、甲醇、無水乙醇、石油醚、無水乙醚、氯仿、正丁醇、丙酮、苯酚、濃硫酸、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氯化鋁等均為分析純 北京化工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試劑盒、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試劑盒、還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試劑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儀器與設(shè)備
AUY220電子天平、EYELA A-1000S抽濾機 日本島津貿(mào)易株式會社;GL-20G-Ⅱ高速冷凍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xué)儀器廠;DHG-9140A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 東京理化器械株式會社;U410超低溫冰柜 英國New Brunswick Sci-Entific公司;YJ92-Ⅱ超聲細(xì)胞粉碎機 寧波新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WD-2102A型自動酶標(biāo)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722E型分光光度計 上海色譜儀器有限公司;ZNHW型智能恒溫電熱套 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責(zé)任公司;RE52-98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超微粉碎機 北京環(huán)亞天元機械技術(shù)有限公司。1.4 方法
1.4.1 樣品制備
采用干燥的方法制備樣品粉末:將不同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陰干至恒質(zhì)量,經(jīng)超微粉碎機粉碎為粉末狀,置于-80 ℃冰箱中備用。
1.4.2 功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1.4.2.1 總黃酮的提取[6-8]
準(zhǔn)確稱取1.000 g合苞橐吾粉末置于索氏脂肪提取器中,加200 mL石油醚,80 ℃回流浸提脫脂約6 h至無色,取出包有樣品的濾紙置于烘箱中揮干溶劑,放入超聲細(xì)胞粉碎機(超聲功率420 W)在料液比1∶50(m/V)、70%乙醇、55 ℃條件下超聲60 min,超聲結(jié)束后抽濾,上清液用70%乙醇定容至100 mL。
1.4.2.2 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蘆丁標(biāo)品10.000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得到質(zhì)量濃度0.1 mg/mL的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8]。準(zhǔn)確吸取上述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0、0.5、1.0、1.5、2.0、2.5、3.0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分別加1% AlCl3顯色劑1 mL,加入70%乙醇至刻度線,搖勻,放置15 min,配制成系列標(biāo)準(zhǔn)溶液,在421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8],并繪制總黃酮質(zhì)量濃度(ρ)與吸光度(A421nm)的校準(zhǔn)曲線,作線性回歸方程:A421nm=0.110 2ρ+0.002 5(R2=0.999 6)。
準(zhǔn)確吸取合苞橐吾總黃酮提取液1 mL,加入10 mL容量瓶中,加入質(zhì)量分?jǐn)?shù)1% AlCl3顯色劑1 mL,加70%乙醇至刻度,搖勻,放置15 min,在421 nm波長處測定其吸光度,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回歸方程計算總黃酮含量。
1.4.2.3 總皂苷的提取[9-10]
準(zhǔn)確稱取1.000 g合苞橐吾粉末,加入100 mL 60%乙醇,80 ℃提取2 h,抽濾,殘渣繼續(xù)提取2 h,繼續(xù)抽濾,合并濾液,旋轉(zhuǎn)蒸發(fā)回收乙醇,剩余物加去離子水稀釋,水溶液用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合并后旋轉(zhuǎn)回收,加甲醇定容至10 mL,備用。
1.4.2.4 總皂苷含量的測定
以齊墩果酸作為標(biāo)準(zhǔn)品,精密稱取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齊墩果酸標(biāo)準(zhǔn)品0.0037 mg,甲醇溶解,定容至10 mL容量瓶,精密吸取齊墩果酸標(biāo)準(zhǔn)品溶液0、10、50、100、200、250 μL分別置于10 mL具塞試管中,水浴揮干溶劑,加入新配制的5 g/100 mL的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于60 ℃水浴中保溫15 min,立即置于冰水中冷卻5 min,加冰醋酸5 mL,搖勻后放置10 min,以空白試劑作參比,在547 nm波長處測量吸光度[10]。并繪制總皂苷質(zhì)量濃度(ρ)與吸光度(A547nm)的校準(zhǔn)曲線,作線性回歸方程:A547nm=2.774 0ρ-0.011 2(R2=0.993 2)。
精確吸取合苞橐吾總皂苷提取液10 μL置于10 mL具塞試管中,水浴揮干溶劑后加入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于60 ℃水浴中保溫15 min,立即置于冰水中冷卻5 min,加冰醋酸5 mL,搖勻后放置10 min,以空白試劑作參比,在547 nm波長處立即測定吸光度,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回歸方程計算總皂苷含量。
1.4.2.5 總多糖的提取[11-15]
準(zhǔn)確稱取1.600 g合苞橐吾粉末,以無水乙醚200 mL在85 ℃條件下進行4 h的索氏提取去脂肪。然后將濾紙包干燥,干燥后的濾紙包放入250 mL的錐形瓶按1∶30(m/V)加入去離子水于微波爐(低火)加熱8 min,3 000 r/min離心取上清液,殘渣再離心,合并上清液,殘渣倒回原錐形瓶中85%乙醇浸泡過夜,過夜后的溶液放置到90 ℃水浴鍋中回流100 min,抽濾后濾渣及濾紙再放入原錐形瓶中加100 mL去離子水,90 ℃水浴鍋中繼續(xù)回流120 min,然后3 000 r/min離心取上清液,殘渣加20 mL水,90 ℃水浴30 min,3 000 r/min離心取上清液,合并所有上清液,50 ℃旋轉(zhuǎn)蒸發(fā)至20 mL,用氯仿-正丁醇(4∶1,V/V)萃取4 次,合并上清液,加95%乙醇50 mL,4 ℃放置24 h,抽濾,依次用無水乙醇、乙醚、丙酮洗滌,抽干后將濾紙上黃白色粉末輕刮至器皿中,60 ℃烘干5 h,備用。
1.4.2.6 總多糖含量的測定
準(zhǔn)確稱取105 ℃干燥至恒質(zhì)量的分析純葡萄糖10 mg,放入100 mL的容量瓶中,加去離子水定容,作為葡萄糖標(biāo)準(zhǔn)溶液[15]。吸取葡萄糖標(biāo)準(zhǔn)溶液0、0.25、0.50、0.75、1.00、1.25 mL分別于具塞比色管中,加去離子水至1.5 mL,依次加質(zhì)量分?jǐn)?shù)6%的苯酚溶液1.5 mL、濃硫酸7.0 mL,振蕩5 min,靜置10 min,沸水浴20 min,自來水迅速冷卻,于487.8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15]。并繪制總多糖質(zhì)量濃度(ρ)與吸光度(A487.8nm)的校準(zhǔn)曲線,作線性回歸方程:A487.8nm=0.189 4ρ-0.003 1(R2=0.997 9)。
精確稱取合苞橐吾多糖粉末0.005 3 g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熱使之完全溶解,搖勻得總多糖儲備液,吸取2 mL于具塞比色管中,加去離子水至1.5 mL,依次加質(zhì)量分?jǐn)?shù)為6%的苯酚溶液1.5 mL、濃硫酸7.0 mL,振蕩5 min,靜置10 min,沸水浴20 min,自來水迅速冷卻,于487.8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回歸方程計算總多糖含量。
1.5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1.5.1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制備[16]
將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陰干,超微粉碎。準(zhǔn)確稱取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粉末10 g,加入70 mL蒸餾水浸泡0.5 h后,先大火煮沸,接著轉(zhuǎn)為文火煮0.5 h,放冷過濾,殘渣繼續(xù)加70 mL蒸餾水浸泡,循環(huán)3 次,合并濾液,旋轉(zhuǎn)蒸發(fā)濃縮至80 mL,得到生藥質(zhì)量分?jǐn)?shù)為12.5%的水煮液。
1.5.2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胃黏膜保護作用
取18~22 g的健康昆明小鼠180 只,放入無菌動物室內(nèi),喂飼基礎(chǔ)飼料觀察7 d,然后將其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實驗組(包括5月15日組、5月30日組、6月15日組、6月30日組、7月15日組、7月30日組、8月15日組),每組20 只,雌雄各半。第8天開始連續(xù)灌胃5 d,每天1 次,灌胃劑量為1.25 g/kg(以體質(zhì)量計,下同),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灌胃同等劑量的蒸餾水,實驗組灌胃1.5.1節(jié)所得到的對應(yīng)采摘時期的樣品。末次灌胃前禁食24 h,最后一天正常灌胃提取物,30 min后除空白對照組外,各組灌胃0.1 mL/10 g無水乙醇[16],1 h后頸椎脫臼處死小鼠,取胃,從每組分出10 只低溫條件下分離胃黏膜,剩余的10 只用來計量胃黏膜病灶數(shù),再通過Guth方法計算得出胃黏膜損傷指數(shù)[17]。將分離出的胃黏膜勻漿后,用試劑盒測定小鼠胃黏膜中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按照下式計算胃黏膜損傷抑制率[18]。
1.6 數(shù)據(jù)處理
2.1 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變化
圖1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的總黃酮含量Fig.1 Change in total flavonoid content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由圖1可知,在6月30日之前,隨著采摘時期的推后,合苞橐吾中總黃酮含量總體呈逐漸增大趨勢,6月30日采摘的樣品中總黃酮含量達到最大值,為25.5 mg/g;6月30日之后,合苞橐吾中總黃酮含量開始大幅度降低,到7月30日后,降低趨勢趨于平穩(wěn)。
2.2 合苞橐吾中皂苷類物質(zhì)含量變化
由圖2可知,總體來說,合苞橐吾中的總皂苷含量隨采摘時期的推后逐漸呈降低趨勢,雖然其中有個別微量波動,但也不影響其整體走向。其中5月30日采摘的合苞橐吾中總皂苷含量較總體采摘時期內(nèi)樣品中總皂苷含量稍高,為18.87 mg/g。
圖2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的總皂苷含量Fig.2 Change in saponin content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2.3 合苞橐吾中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變化
圖3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的總多糖含量Fig.3 Change in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at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由圖3可知,在5月15日—6月15日采摘的合苞橐吾中總多糖含量大致呈遞增趨勢,其中6月15日采摘的合苞橐吾總多糖含量達到最大值289.06 mg/g。6月15日以后,合苞橐吾中的皂苷含量呈現(xiàn)遞減趨勢,雖然7月30日時出現(xiàn)微量波動,但不改變整體走向。
2.4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胃黏膜保護作用
2.4.1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中SOD活力和MDA、GSH含量的影響
表1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中SOD活力和MDA、GSH含量的影響(x±s,n=10)Table 1 Effect of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decoction from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on the contents of SOD, MDA and GSH in mouse gastric mucosa (x±s,n= 10)
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實驗組的小鼠胃黏膜均呈現(xiàn)出了一定程度的損傷,這表明無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損傷模型造模成功。由表1可知,與空白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小鼠胃黏膜中SOD活力和MDA、GSH含量均存在顯著差異。
除6月30日組之外,給予其他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小鼠的胃黏膜中SOD活力與模型對照組相比,雖均無顯著差異(P>0.05),但仍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6月30日組的升高程度最大,為4.98%。
給予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各組小鼠胃黏膜中MDA含量相對模型對照組而言,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特別是6月15日組、6月30日組和7月15日組,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出現(xiàn)顯著差異(P<0.05)。其中6月30組小鼠胃黏膜中MDA含量幾乎接近空白對照組,相對于其他實驗組而言降低程度最大,為66.76%。
給予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各組小鼠胃黏膜中GSH含量與模型對照組相比,均有升高,特別是6月30日組,小鼠胃黏膜中GSH含量顯著提高,且程度最大,為22.71%。
2.4.2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損傷指數(shù)及抑制率的影響
表2 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損傷指數(shù)和損傷抑制率的影響(x±s,n=10)Table 2 Effect of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decoction from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on the damage index and inibition rate of mouse gastric mucosa injury (x ± s, n= 10)
由表2可知,給予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的各組小鼠胃黏膜損傷指數(shù)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說明不同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對無水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損傷具有一定的恢復(fù)作用,其中以6月30日的合苞橐吾對小鼠胃黏膜的損傷抑制率最大,為48.07%。
研究表明,黃酮類作為一種抗炎物質(zhì),對急、慢性胃潰瘍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9];而皂苷和多糖也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20-21]。胃潰瘍發(fā)生是由于胃黏膜損傷因子和保護因子失衡所致,大量高劑量的乙醇可影響?zhàn)さ鞍坠丫厶堑暮铣杉捌湓谖葛つけ砻娴耐A?,誘發(fā)氧自由基產(chǎn)生,導(dǎo)致黏膜脂質(zhì)過氧化,短期內(nèi)可導(dǎo)致動物胃黏膜充血水腫、腺體增生和糜爛[19]。據(jù)研究,有諸多因素參與胃黏膜的保護作用,急性胃黏膜損傷能產(chǎn)生大量氧自由基、脂質(zhì)過氧化代謝產(chǎn)物。氧自由基是一類具有高度化學(xué)反應(yīng)活性的含氧基團,SOD是動物機體內(nèi)的抗氧化物酶,其作用是清除自由基,防止自由基對細(xì)胞結(jié)構(gòu)的損傷。體內(nèi)SOD的活性可以反映自由基的清除速率,其活力的高低是衡量機體抗氧化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22]。GSH作為清除氧自由基的非酶系清除系統(tǒng),是一種低分子清除劑,因此 GSH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機體抗氧化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MDA作為氧自由基攻擊生物膜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形成的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可用于衡量細(xì)胞膜的損傷程度[22]。
本實驗對不同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中總黃酮、總皂苷、總多糖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并尋找到了具有最佳胃黏膜保護功能的最佳采摘時期合苞橐吾。結(jié)果表明,6月中旬之前采摘的合苞橐吾雖然對胃黏膜呈現(xiàn)保護作用,但效果并不顯著;6月中旬到6月末之間采摘的合苞橐吾對小鼠胃黏膜的保護效果明顯,其中6月30日采摘的合苞橐吾對無水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損傷抑制率達到48.07%,而該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物質(zhì)、皂苷類物質(zhì)、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相對都較高,分別為25.5、15.0、198.1 mg/g;7月份以后采摘的合苞橐吾對胃黏膜的保護效果逐漸減弱,這可能是由于起到胃黏膜保護作用的功能因子含量下降,逐漸趨向于痕量,導(dǎo)致合苞橐吾保護胃黏膜的能力減弱。通過研究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幾種功能因子含量的變化趨勢,以及對比不同采摘時期合苞橐吾水煮液對小鼠胃黏膜中幾種抗氧化指標(biāo)的影響發(fā)現(xiàn),對小鼠胃黏膜保護作用比較明顯的幾個采摘時期,合苞橐吾中黃酮類含量相對于皂苷類物質(zhì)含量和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都較高,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黃酮類物質(zhì)起到了主要的胃黏膜保護作用。但究竟是各具體成分單獨起作用,還是幾種成分聯(lián)合協(xié)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實驗以長白山地區(qū)的野生合苞橐吾作為原料,對不同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皂苷類、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進行了測定,并研究了不同采摘時期的合苞橐吾對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的差異。結(jié)果表明:6月份采摘的合苞橐吾有良好的胃黏膜保護效果。其中,在6月下旬采摘的合苞橐吾胃黏膜保護效果最好,對乙醇所致小鼠胃黏膜損傷抑制率達到48.07%,使小鼠胃黏膜中SOD活力和GSH含量顯著增加,MDA含量明顯降低。而該時期的合苞橐吾中黃酮類物質(zhì)、皂苷類物質(zhì)、多糖類物質(zhì)含量都相對較高,分別為25.5、15.0、198.1 mg/g。
[1] 柏廣新, 崔成萬, 王永明. 中國長白山野生花卉[M]. 北京: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 2003: 181-182.
[2] 張達治, 余國莫, 張勉, 等. 橐吾屬植物藥用研究概況[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03, 22(2): 4-7.
[3] 孫明學(xué). 大興安嶺森林植物[M]. 哈爾濱: 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 2006: 928-929.
[4] 董然, 王瑩, 趙國禹, 等. 長白山5種橐吾光合生理日變化及光響應(yīng)特征研究[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11, 31(9): 49-54.
[5] 王守海, 董然, 趙國禹, 等. 長白山4種橐吾的耐熱性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0(34): 19431-19432.
[6] 李詩語, 姜斌, 趙玉娟, 等. 不同采摘時期蒲公英功效成分的含量變化規(guī)律及降糖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學(xué), 2014, 35(7): 238-242.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407047.
[7] 宋琳琳, 羅樂, 武鵬飛. 超聲波法對菊花中總黃酮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0(10): 188-189.
[8] 王建波, 葛茜, 黃亞亞, 等. 鹿蹄橐吾總黃酮的提取工藝[J]. 光譜實驗室, 2013, 30(4): 1792-1795.
[9] 謝茵, 邢桂琴, 劉秀芬. 三七提取液中三七總皂苷的分離純化工藝研究[J]. 山西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 2006, 37(6): 613-615.
[10] 阮洪生, 陳志寶, 朱丹, 等. 豆粕中大豆皂苷提取工藝的研究[J]. 糧食與食品工業(yè), 2008, 15(3): 15-17.
[11] 劉春蘭, 周博, 杜寧, 等. 大黃橐吾水溶性多糖的初步純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08, 16(4): 341-345.
[12] 魯敬榮, 鄭澤寶. 微波技術(shù)用于泰山黃精多糖的提取[J]. 食品科技, 2006, 31(8): 124-127.
[13] FRANZ G. Polysaccharides in pharmacy: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concepts[J]. Planta Medica, 1989, 55(6): 493-497.
[14] 徐光域, 顏軍, 郭曉強, 等. 硫酸-苯酚定糖法的改進與初步應(yīng)用[J].食品科學(xué), 2005, 26(8): 342-346.
[15] 李雙妹. 黃精中多糖提取及其含量的測定[J]. 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 2009, 22(3): 133-135.
[16] 王月嬌, 沈明浩. 蒲公英對小鼠抗疲勞和降血脂及胃粘膜損傷恢復(fù)作用的試驗[J]. 毒理學(xué)雜志, 2009(2): 143-145.
[17] GUTH P H, AURES D, PAULSEN G. Topical aspirin plus HCl gastric lesions in the rat[J]. Gastroenterology, 1979, 76(1): 88-93.
[18] 杜長青, 蘇衍萍, 高慧英, 等. 健胃益氣湯對胃粘膜損傷保護作用的形態(tài)學(xué)研究[J]. 泰山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06, 27(5): 431-433.
[19] 江濤, 唐春萍, 馮毅凡, 等. 高良姜總黃酮對實驗性胃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J]. 中草藥, 2009(7): 1117-1119.
[20] LUO Yumin, QIN Zhen, HONG Zhen, et al. Astragaloside IV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brain injury in a murine model of transient focal ischemia[J].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4, 363(3): 218-223.
[21] WANG Yanping, LI Xiaoyu, SONG Chunqing, et al. Effect of astragaloside IV on T, B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nd peritoneal macrophage function in mice[J].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2, 23(3): 263-266.
[22] KWIECIEN S, BRZOZOWSKI T, KONTUREK S J. Effects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ction on gastric mucosa in various models of mucosal injury[J]. 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02, 53(1): 39-50.
Variation in Contents of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Harveste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Protective Effect of Its Decoction on Gastric Mucosa
ZHAO Yujuan, ZHANG Mengying, LI Qianzhu, LIU Qiao, SHEN Minghao*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Wild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in Changbai Mountain was studied for changes in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saponins and polysaccharides and further investigated for i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gastric mucosa at different harvest periods. The purpose was to find the optimal growth period of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for the best protective effect on gastric mucosa. After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alcohol extraction of saponins and hot water extraction of polysaccharides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individually, the contents of these three substances were determined. The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decoction from different harvest times was used to examine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gastric mucosa of mice. Results showed that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harvested in June had good effect on protecting gastric mucosa, especially in late June, by which the percentage inhibition of alcohol-induced gastric mucosal injury in mice was 48.07%,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and glutathione (GSH) content as well 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in mouse gastric mucosa.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saponins and polysaccharides in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at this stage were at higher levels of 25.5, 15.0 and 198.1 mg/g, respectively.
Ligularia schmidtii (Maxim.) Makino; flavonoids; saponins; polysaccharides; protection of gastric mucosa
Q949.91
A
1002-6630(2015)21-0263-05
10.7506/spkx1002-6630-201521049
2015-01-06
趙玉娟(1988—),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長白山野生植物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E-mail:yujuan9988@126.com
*通信作者:沈明浩(1963—),男,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食品毒理與安全、胚胎毒理研究。E-mail:shenmh20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