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骨折50例療效分析
謝力
(眉山市仁壽縣骨科醫(yī)院四川眉山620500)
摘要目的: 探討小切口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骨折的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齡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采用小切口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髓內固定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動力髖螺釘(DHS)髓外固定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種方法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即使用pFNA治療的患者在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出血量上均比對照組患者即接受DHS方法治療有優(yōu)勢,實驗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比對照組患者的低,且各項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小切口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骨折,能縮短手術時間,減短切口長度,減少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切口pFNA;高齡;股骨粗隆骨折;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3.42
股骨粗隆骨折是指患者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部位骨折,一般與骨質疏松有關,所以常發(fā)于老年人[1]。隨著迅速發(fā)展的人口老齡化,股骨粗隆骨折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早期治療股骨粗隆骨折一般為保守治療,但保守治療有著需要長時間臥床、容易引起并發(fā)癥等缺點,所以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考慮接受手術治療[2],本院就小切口pFNA對高齡股骨粗隆骨折的療效進行研究,并取得顯著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齡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年齡均在60歲以上,男性63例,女性37例。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患者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5.29±3.14)歲。對照組患者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60~91歲,平均年齡(74.46±2.68)歲。實驗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訂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實驗組 采用pFNA固定進行手術,在手術過程中,采用C臂進行透視。先對患者進行麻醉,患肢以10~15度內收,牽引進行閉合復位,確定股骨粗隆的位置,從定點位置切開5cm左右的切口,沿股骨粗隆的定點進針,透視,擴孔,將pFNA主釘插入,調整好位置。再將螺旋刀片導針插入,確定位置擴孔,將螺旋刀片插入并鎖定,裝入尾帽。對手術進行相關處理,手術結束。
1.2.2 對照組 采用DHS固定進行手術,也采用C臂透視。同樣先麻醉,患肢以10~15度內收,牽引進行閉合復位。在定點位置開10cm左右的切口,將股骨粗隆部分暴露,在股骨粗隆位置下2cm左右將導針插入,擴針道,將粗螺釘擰進,尾端放鋼板,裝入尾帽。對手術進行相關處理,手術結束。
1.3 觀察指標
在患者手術過程中,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在患者手術后觀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并記錄骨折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切口感染、髖內翻,內固定松動等。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率用%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
從上表可以看出,實驗組的平均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為60.9±8.3min、5.3±0.8cm、125.4±18.4ml相對于對照組的平均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以及術中出血量95.0±8.9min、12.0±3.1cm、320.4±45.7,均有很大的優(yōu)勢,差異顯著,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情況
從上表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11.5±0.6)天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14.2±1.2)天;實驗組患者中有2例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占4.0%,1例為切口感染,1例為髖內翻;對照組患者中有7例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占14.0%,其中2例為切口感染,2例為內固定松動,3例為髖內翻。從骨折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來看, 小切口pFNA有顯著優(yōu)勢。
對于股骨粗隆骨折的治療,傳統(tǒng)的保守治療方法不安全,常會引起并發(fā)癥,且需要長期臥床,建議盡早接受手術治療,能盡早恢復活動能力[3]。動力髖螺釘(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HNA)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股骨粗隆骨折的手術方法[4]。和動力髖螺釘(DHS)相比,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HNA)有防旋轉、固定牢、創(chuàng)傷小、防切割,并發(fā)癥少以及愈合時間快等優(yōu)點。
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內釘(pHNA)在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以及術后并發(fā)癥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優(yōu)勢,小切口pFNA在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骨折中,創(chuàng)傷小,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患者傷口愈合快,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唐曉江.PFNA、DHS在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的應用[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3):117-117,118.
[2]胡智雅.PFNA治療24例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骨折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9):2103-2104.
[3]鄧智剛.PFNA、DHS在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骨折中的應用[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20(1):55-56.
[4]盧全忠,沈林華,安薛,等.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9):17-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