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比起初中物理,無論是知識深度還是題目難度抑或知識廣度都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物理應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力學貫穿了高中物理始終,是物理學習的基礎也是關鍵,因此我對如何處理力學解題做了相關探討:在學習物理概念和定理的同時,把重點轉移到物理過程分析以及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上,希望能對學生學習物理有所幫助。
一、熟知定理和公式,掌握規(guī)律
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是快速解題和正確解題的前提,熟知題目所涉及的物理量和定理,明晰作用過程,才能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簡化物理步驟,化難為易。然而實際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不齊,一般學生對物理量概念以及定理的掌握較為模糊,不能靈活運用知識。例如求解時刻或位置動力問題時,用到牛頓第二定律;解決碰撞或反沖問題時,用到守恒定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切記對基礎概念和公式的反復練習,同時需認識到一點,每個物理概念都有其特點和科學界定,對于不同的學生,認知不盡相同,注意因材施教。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采取以下兩點措施:首先,利用實驗或者生活經(jīng)驗來加深對物理量定義的理解;其次,注重概念的界定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升。
在高中階段,物理力學主要涉及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三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守恒定律、機械守恒定律等。牛頓定律作為承接點,既加深了對靜力和動力學知識,又引出機械和動量的學習,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機械能和動量引出功、能、沖量、動量等理念,而功、能又將矢量轉為代數(shù)運算,隨即引出勢能概念,重力、彈力有引出機械守恒概念。不難發(fā)現(xiàn)物理學習環(huán)環(huán)相扣,只要把握物理學各部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構建出自己的知識網(wǎng),物理思維就會理的很清晰??傊?,物理老師在展開教學活動過程中,盡可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意物理細節(jié)知識和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與轉換。
二、認真審題,明確研究對象
力學解題都始于對物理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和物理狀態(tài)的分析。物理對象可能是單體也可能是多體,比如疊加體或是連接體等,所以要根據(jù)題意先確定研究對象,其次確定物理對象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受力情況,在力學范圍內(nèi),物理狀態(tài)有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即平衡狀態(tài),還有加速、減速的非平衡狀態(tài)。由于力和運動狀態(tài)是緊密聯(lián)系的,往往弄清一個,另一個隨之而出,理清受力分析,那么解題思維就越加清晰。再者可以將題意轉成示意圖,將重力、彈力、摩擦力等用相應箭頭表示,將運動狀態(tài)也用符號表示出來,情感和圖景結合更有助于學生思維高速運轉。
【例題】有三個木塊,分別為N、M、G且質(zhì)量相同。將N、M、G疊放于平面上,若以水平恒力F作用于M,使N、M、G勻速,且以相同的速度v向前移動,求地面對木塊G的滑動摩擦力。
【解析】解題時,若只是將N,M,G看作是單體,那么過程就變得很復雜。相反,由于N,M,G均做勻速運動,其合力必為零,加速度亦是零,將N,M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再將N,M,G作為整體進行分析,列出平衡方程,那么地面對木塊G的滑動摩擦力就容易解出。由此可以看出,審題十分重要,找出正確的受力對象亦十分重要。
三、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力學問題
高中物理力學學習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物理量都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往往這些量的變化符合某些函數(shù)關系,所以對函數(shù)關系的確定是力學解題的難點和關鍵。那這些或簡單或復雜的函數(shù)關系,需要學生對數(shù)學函數(shù)有一定掌握的能力,還有運用的能力。
【例題】如圖示,物體沿斜面下滑,在水平面滑行一段停止,物體與斜面和水平間的動摩擦因素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圖乙中V、a、f、s分別表示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圖乙中正確的是( )
【解析】由于無論斜面還是水平面都受到恒力,所以兩段皆為勻變速直線運動。易得出,v是t的一次函數(shù)v= v0+at,為直線;s是t的二次函數(shù)s=v0t+ 1/2at2,為拋物線。本題是函數(shù)的直接運用,當然還可以作為間接運用。所以平時物理老師要加強學生關于函數(shù)運用的訓練。
四、分層設疑,針對性點撥
物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不同的學生學習效果都不相同。所以在力學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性的設置教學內(nèi)容的難度,注意層次和梯度,針對不同的學生找出適合其智力發(fā)展的教育方式,以便增強學生整體的物理水平。我在上物理課時,會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難度,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好比難點的題目盡可能避免問差生,簡單的題目也不再提問優(yōu)質(zhì)生,以免造成差生回答不出的窘境、或是優(yōu)質(zhì)生嫌問題過于簡單引起心理膨脹的現(xiàn)象。在布置作業(yè)的時候根據(jù)不同班級、學生層次不齊的學習狀況設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得全體都能得到成功解題的滿足感。除此之外,在每單元力學學習后,我都會為學生設計相關測試題,針對性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根據(jù)測試情況,組織各水平的學生進行點撥和講解,這樣的話,能夠盡可能使得所有學生補其短,對力學的掌握和吸收會更加全面。
總之,有很多方式來提高學生力學解題能力,以上是我列出的四點,望能共勉。各位教師還需根據(jù)實際情況,尋求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射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