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丹丹 武甲
摘 要 植物作為園林設計元素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植物本身可創(chuàng)造景觀;植物也可以營造空和組織不同空間;同時,植物還具有生態(tài)、社會等作用。重點探討植物在空間營造中的作用,通過植物創(chuàng)造不同空間、對不同空間的組織和結合地形改善空間3方面來闡述。
關鍵詞 植物;空間營造;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33-0-02
在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不同類型空間的營造仍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將不同類型和高度的植物巧妙運用,可形成不同功能的空間。植物作為材料形成的植物景觀空間能給人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和強烈的空間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植物既可以創(chuàng)造空間,又可以組織空間,還可以通過改善地形地貌來豐富空間。
1 植物的創(chuàng)造空間作用
植物三維實體的屬性,決定了它可以圍合多樣空間,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態(tài)及不同的配置方式,組合形成不同類型的園林空間形式。常見的空間類型有以下幾種[2]。
1.1 開敝空間
開敞空間,指空間開敞、四周視線不受遮擋。在開闊的草地上星散幾株大喬木,對人的視線影響不大,也算開敞空間[3]。開敞空間視線通透、視野遼闊,空間氣氛開朗,使人心胸開闊,輕松自由。
開敞空間一般多見于開放式綠地,如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等綠地中。如水系邊緣設置開闊的大草坪,使人視野開闊又提供了大面積的大眾活動空間[4]。開敞空間通常以低矮的灌木、地被植物、花卉和草坪為主要圍合材料,也可使用分支點高的喬木來圍合。
1.2 半開敞空間
半開敞空間是指在一定區(qū)域內(nèi),四周視線受到局部限制而不完全開敞。半開敞空間可以形成局部安靜的景觀空間[5],如在開闊城市廣場的局部以修剪整形的黃楊球密植,并在其前設置桌凳,圍合出供人休息停留的局部安靜空間;半開敞空間又可將人的視線按設計者需求進行引導,在引導游人視線方面,既可以采用姿色普通的植物對不佳景觀進行遮擋,將視線引導向相反的方向,又可以選擇色彩、樹形獨特的植物造景,將人的視線引導過來。
用以遮擋空間局部視線以形成半開敞空間的植物有:分枝點低且枝葉密集的喬灌木,如檜柏,立面運用的藤蔓類植物等。
1.3 封閉空間
封閉空間是指某特定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四周視線被遮擋用植物材料封閉或遮擋起的園林空間[6]。在封閉空間內(nèi),游人視距縮短,視線受到制約,容易產(chǎn)生親切感和寧靜感。
封閉空間私密性較強,適合設置成人們獨處或安靜休憩的場所。此外,園林中具有不同使用功能且相互干擾的場所也需要通過封閉栽植來形成各自獨立的空間,如兒童游樂區(qū)、露天劇場等。從植物景觀空間的整體結構布局需求上來講,封閉空間也形成了景觀空間的多樣與變化。
1.4 覆蓋空間
由樹冠濃密、分支點高的喬木,枝葉相互交接構成覆蓋的頂面,視線不能向上,只能通向四周通透的空間稱為覆蓋空間7]。高大喬木樹冠龐大,樹干占據(jù)空間小,能形成很好的覆蓋效果,是形成覆蓋空間的良好材料。此外,以其他元素為依托的藤蔓類植物,采用棚架式造景方式也能夠形成有效的覆蓋空間。
覆蓋空間遮陰性強,綠量大又不影響人的通行,常運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間中,如高校教學樓前或商業(yè)區(qū)綠化的局部等。
2 植物的組織空間作用
在景觀規(guī)劃中,植物組合除了可以創(chuàng)造不同的空間類型之外,還可以用來組織空間,如對空間進行溝通、分隔和填充等。常見的植物對空間的組織形式有以下幾種。
2.1 加強空間聯(lián)系
設計師在進行規(guī)劃設計布局時,首先要劃分不同空間的大??;第二步則是考慮不同空間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因此,植物景觀空間設計時一定要讓空間留有缺口,使大小空間形成系列,并利用植物的疏密、缺口的大小進行聯(lián)系和過渡[8]。例如,在一條稍有彎曲的園路旁,分段設計不同的植物,也可結合山水、亭廊等,用花木或襯托、或掩映,使游人稍一變換位置,便能看到不同的植物景觀,或看到不同的花木與相應的山池亭廊,這“步移景異”的空間效果之所以形成,就是依賴植物的烘托和掩映,由此聯(lián)系和擴展空間感,最易為人理解和體驗。
2.2 突出空間對比、強調(diào)空間
通過對比可使園林空間活躍,起到強調(diào)空間的作用。利用園林植物可以圍合出不同空間的對比,產(chǎn)生多變的景觀效果,使空間富有吸引力。如林木森森的空間顯得暗,而一片開闊的草坪則顯得明,二者由于對比活躍了整個空間氛圍,使各自的空間特征得到加強。
在景觀設計中,“欲揚先抑”的設計手法尤為普遍,在我國古典園林中的運用相當普遍,最終創(chuàng)造出“柳暗花明”的效果,最常用的方法是借助植物創(chuàng)造一系列對比空間,利用人的視覺錯覺,使開敞空間比實際空間還要開闊,這些都是通過對比強調(diào)了空間。
2.3 空間擴展,強化空間深度
植物對空間的擴展,既包含了對局部空間的曲折含蓄處理,以增加景深,又包含了植物可以圍合出室內(nèi)空間和室外空間的過渡空間,以達到延伸室內(nèi)空間的作用。運用園林植物的色彩、形體、搭配方式等的變化能營造出園林空間的曲折與深度感。如一條曲折的小路穿行于林地之中,并結合兩側密植的水杉,使遠處景觀若隱若現(xiàn),從而達到使本來不大的空間顯得具有了深度感。
另外,在室內(nèi)外空間分界處,利用植物構筑過渡空間,也可以拓展建筑空間。在建筑旁栽植高大喬木,利用植物構筑的“屋頂”使建筑室內(nèi)空間得以延續(xù)和拓展。并利用扁球型植物強化了水平方向線,仿佛建筑構成的空間被延長了。
以上2種處理方法都是利用植物的造型令人們產(chǎn)生視覺上的錯覺,從而使得空間具有了可延展性。
3 植物通過改變地形地勢來改善空間關系
園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往往使人產(chǎn)生新新鮮之感;同時,也豐富了空間的變化。利用植物能改變地形的高低和平緩起伏,從而達到改善空間關系的作用。在園林布局時,有時為了平緩起伏較大的地形,就在低處布置高的植物,高處布置矮的植物,相反的布置方式則可強調(diào)地形。
空間營造是景觀設計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設計的過程也就是不同空間的形成和組織的過程。因此,在實踐過程中,要注重植物的獨特作用,并不斷總結,為景觀設計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齊勇新.植物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2012.
[2]羅愛軍.植物景觀設計元素[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 [3]田旭平.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
[4]尹吉光.圖解園林植物造景[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5]金煜.園林植物景觀設計[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6]李宏宇.景觀設計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
[7]董曉華.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8]蘇雪痕.植物景觀規(guī)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