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原
一位結構工程師的建筑情懷
——記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吳一紅
文/高原
指針指向二十三點一刻,吳一紅放下圖紙,揉了揉有些發(fā)紅的眼睛,看看墻上的日歷已翻到1982年12月。這樣白天工作,晚上在宿舍學習的日子持續(xù)快有半年了。若在以往,累極的他早已進入夢鄉(xiāng),這一天卻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老同學來信中的問題浮了上來:“你喜歡這份工作嗎?”剛步入工作崗位的他也說不清楚,只是當年高考時11個志愿都一致填寫的“工民建專業(yè)”似乎在堅定不移地體現(xiàn)著他的執(zhí)著。
……
白天熱鬧的辦公樓趨向寧靜,鍵盤有節(jié)奏的敲打更加烘托這寂靜。2014年的國家和沈城充滿活力。東北院總工程師吳一紅環(huán)顧下辦公桌上、窗臺上,甚至連茶幾上都疊放的圖紙,放下手里的“工作計劃”,看窗外滿城燈火,一棟棟或高或矮的建筑仿若在對他微笑,電腦屏幕上清晰地顯示:“是的,我喜歡這份工作,并深愛到骨髓?!?/p>
踏著冬日暖陽,我在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走進了“吳一紅總工程師”辦公室。推開門,一抹綠映入眼簾,郁郁蔥蔥的富貴竹為這滿室圖紙的房間增添了亮色。吳總似乎并不熱衷于媒體對他的“采訪”,卻在被問及“夢想與堅持”時敞開心扉。
坊間傳言,從事結構設計的人似乎連暢飲白酒都是極奢之事,更不要提32年間鉆研規(guī)范、修改圖紙、啃計算書等數(shù)不盡的臺下功。在面對“從事這份工作有過動搖嗎”這個問題時,吳總給我講起工作伊始的前半年,幾乎就是沒有休息、不分白晝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也講起了那個中國第三次歷史劇變的1978年。這一年,改革開放,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粗購U待興的新中國,吳一紅意識到要筑起中國人的驕傲,先要打好中國魂的脊梁,所以高考志愿書上清一色的“工民建專業(yè)”。1982年,吳一紅帶著扎實的基礎,來到東北設計院,埋下頭就是32年,他從不思考“后悔”與“動搖”的問題;當中國大地,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由他主持設計的數(shù)個“第一”不斷誕生,人們的生活由此改變,他認為“動搖”這個詞是對眼下時光最大的褻瀆。
“人這一生,干什么都要堅持不懈?!痹捳Z間,我又看到那挺立的竹子,根固,質(zhì)堅,才有了高尚的氣節(jié)。
吳一紅與他的建筑,就像他與“他的東北院”。
整個訪談中,吳總不離口的就是“東北院”。早有耳聞,院里的很多頂尖結構項目都以他為主設計,即使那時的他還不是院總工程師,可他似乎不覺得自己有過人之處,而把取得成就的原因歸結為“東北院以大院的身份爭取到項目,才讓我有了得以施展的舞臺,東北院項目繁多,才積累了我寶貴的經(jīng)驗?!?/p>
大院的傳統(tǒng)造就了吳一紅對時代的責任、對歷史的使命,這些特質(zhì)讓他在多年來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了屬于他和東北院共同的輝煌:
1995年,沈陽凱萊大酒店獲遼寧省優(yōu)秀設計一等獎;
1996年,沈陽世界貿(mào)易中心獲中建總公司優(yōu)秀方案設計一等獎;
1999年,沈陽濱湖儷園獲遼寧省優(yōu)秀設計一等獎;
2003年,長春光大銀行獲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結構優(yōu)秀設計二等獎;
2005年,秦皇島金原廣場獲中建總公司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中建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5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站樓獲中建總公司優(yōu)秀方案設計一等獎。
誠如他所說:“東北院給了我一個最優(yōu)秀的平臺”,那么吳一紅則以出色的鋼結構設計為東北院在全國范圍內(nèi)奠定良好基礎贏得聲譽作為反哺。
他說:“我們這一代人就要盡承上啟下的職責,不僅傳承技術,更延續(xù)一種精神”,他告訴初入工作崗位的新人:“要珍惜大院平臺,尊重前輩,這是看不見卻受益終身的資源。”
1998年,當業(yè)內(nèi)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超高層結構方面的規(guī)范時,吳一紅已經(jīng)在摸索中開始了長春光大銀行的設計。長春光大銀行是東北地區(qū)第一幢巨型全鋼結構高層建筑。由于此項工程豎向荷載引起巨型桁架變形不一致,設計上獨創(chuàng)性地采用了“先放后連”的方法,成功地解決了各道巨型桁架之間連接的難點。在主樓和裙房之間采用先連接梁腹板高強螺栓,待主樓沉降穩(wěn)定后再連接梁翼緣的措施,解決了主樓與裙樓沉降不均勻的難題。當年五六十人審查項目,還單獨一次審查結構設計。用吳總本人的話講就是“吃了很多苦,也得到很多樂趣”。
鄭州T2航站樓38萬平米
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體育館是國內(nèi)第一幢跨度為150米的圓形單層空間折面網(wǎng)格結構。吳一紅作為審定人,對項目進行了精確的分析。工程采用兩個不同的分析程序進行了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分析和彈塑性時程分析,并通過了整體模型試驗驗證,保證了結構具有良好的整體穩(wěn)定性和抗震性能。通過詳細的有限元分析和節(jié)點模型試驗,很好地解決了全鑄鋼節(jié)點、半鑄鋼半焊接節(jié)點和鑄鋼球支座等技術難題。此項目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深圳大運會新聞中心
深圳大學生運動會體育館
2014年封頂?shù)泥嵵菪锣崌H機場T2航站樓,對于東北院和吳一紅來說,都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沒有任何外方設計,東北院各專業(yè)攜手原創(chuàng),再次完美打造“東北院設計”品牌。在結構設計方面,此項工程中多支撐拱梁的柱為搖擺柱、拱梁不是對稱曲線和索曲線為上撓曲線,這三大特點決定了工程的技術難點在于結構形式的確定、預應力的施加和施工中對結構形成的一些保證措施等。因此設計中通過調(diào)整下弦拉索和上弦截面,很好地解決了下部結構搖擺柱抗側剛度弱、水平位移大的難題。工程用鋼量用76kg/m2,處于國內(nèi)領先水平。
經(jīng)年的伏案畫圖、反復修改并沒有讓這位1956年出生的工程師染上歲月的風霜,羽毛球、象棋、圍棋等亦動亦靜的愛好顛覆了一大批人認為“設計師就是整日埋頭工作”的刻板印象。熱愛生活,才能愛生活里的所有。院里重視文娛活動,年輕設計師在前輩們的帶領下,“活”了東北院的空氣。當企業(yè)文化在各大單位作為新興言論宣傳的時候,東北院人早已并肩踏入了“奮進、和諧、幸?!钡目鞓分弥?。
問及吳總的憧憬,他用一段話作為總結:
我希望,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都有帶著幸福氣息的建筑,
和快樂生活在其中的人們。
我希望,我所設計的建筑,
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