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前段時間,南京一所小學在組織學生秋游時發(fā)生踩踏事件,這無異于給各地中小學的秋游踩了一腳“急剎車”。因“安全”取消秋游,自然順理成章。然而,最近一篇題為《致xx區(qū)教育局局長的一封信》的小學生作文卻道出了孩子的想法。小作者寫道,盼望已久的秋游被取消的消息似“利劍一般刺穿了我的心”,并向教育局長“要秋游”。
安全是生命的紅線,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學校和教師責無旁貸。但問題在于,以安全名義取消秋游,其實更多是學校、老師甚或家長的想法,是成人替孩子做出的決定。在做出這樣的決定時,他們并沒有在意過、傾聽過孩子的想法。安全名義的背后實則是一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和做法——無視孩子的正當需求。實際上,在教育世界中,成人已習慣替兒童做決定,習慣以自己的意志綁架兒童,無視兒童的想法和感受。而且成人還會使用一個極具殺傷力的“溫情”借口——為了你好。為了你好,所以父母為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為了你好,所以孩子被要求少玩一些多學一些;為了你好,所以老師才會嚴厲地管教你……一句為了你好,孩子的想法、需要等變得無足輕重,無視、遏制、傷害孩子感受的做法也屢有發(fā)生。
兒童是一個獨特的群體,他們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關注兒童的正當需求是教育者真正尊重兒童,信任兒童,做到以人為本的體現(xiàn)。以成人的意志綁架兒童,不僅會傷害兒童,也會給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埋下隱患,更會限制兒童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尊重孩子的正當需求,保留秋游是必然之舉。這首先需要教育者擯棄害怕麻煩、害怕出事的心理。教育不是限制,也不僅僅是保護,教育是引領和發(fā)展。所以,因噎廢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害怕?lián)煹男睦砀豢扇?。歸根結底,教育者要積極擔起教育責任。這自然包括教育者要發(fā)揮能力和智慧,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秋游。為此,學校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要精心設計、細心安排和周密組織,更要與家長積極協(xié)助,協(xié)調社會機構積極配合。
尊重孩子的正當需求,更要給孩子一個有意義的秋游。為此,一方面,教育者要給孩子一個自由表達想法的平臺,征集他們的想法,聽取他們的建議,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者要積極創(chuàng)新秋游的內容和形式,讓孩子在秋游中有興致、有體驗、有拓展、有發(fā)現(xiàn)。如今有些學校將春游、秋游帶到了博物館、科技館,甚至大學里,就是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
責任編輯/肖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