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適用話題】奮斗的目標 追求與傳統(tǒng) 選擇的方式
美國媒體每一次推出的大學排名,幾乎都會在中國引起一番熱議。美國正規(guī)大學近3000所,但與多如牛毛的榜單相比,大學“適合自己”其實更加重要,簡單的數字排序并不能指導所有人的選擇。
州立大學“物美價廉”
我在美國俄亥俄州一所高中做全職中文老師。一位美國同事告訴我,自己的兩個孩子高中成績很好,可申請大學時,“我告訴他們,只能選擇州內的公立大學”。
為何會如此選擇?她的解釋是,州立大學為政府支持,專業(yè)多,畢業(yè)后在本地就業(yè)有足夠優(yōu)勢。最重要的一點是,州立大學學費低廉。
按照美國文化傳統(tǒng),孩子到18歲都要獨立,相當一部分學費由學生自己承擔。因此,朋友多、離家近、熟悉環(huán)境、生活方便的州立大學就成為最好的選擇。
另外,美國各個州立大學都有在當地人氣超旺、比賽時萬人空巷的體育隊,如棒球、橄欖球、籃球等。生活在當地的學生,從小就是這些隊伍的粉絲,立志與自己的偶像球隊近距離接觸。
美國人看重大學的“地域性”
與中國相比,美國經濟發(fā)展較為平衡,年輕人對紐約、舊金山等國際化大都市的向往遠沒有中國年輕人對“北上廣”那樣強烈,很多人對未來的規(guī)劃就是生活在小城。這一點與美國人對自身生活狀態(tài)的滿足和對所在地文化傳統(tǒng)的喜愛和自信分不開。
美國人也認為大學很重要,可他們很少有“依靠大學改變命運”的強烈愿望。所以多數人一開始就將目標定位在本州或附近的大學,對那些遙遠的名校漠不關心。
比如,從小生活在加州或希望未來在加州工作的學生,會選擇排名20左右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而非舍近求遠地努力報考排名更靠前的華盛頓大學;布朗、達特茅斯、康奈爾等名校在美國東北部的影響力,遠大于有“南方哈佛”之稱的杜克大學。
美國人心中的特殊排名標準
一些美國人對學校的選擇不是參考媒體排名,而是沿襲家族傳統(tǒng)。與中國不同,美國各代間沒有明顯的學歷差異,年輕人愿意選擇父輩或同輩曾就讀過的學校。很多美國人都以家族幾代人就讀同一所大學為榮。
美國東北部有幾所提供優(yōu)質本科教育的頂尖文理學院,如阿默斯特學院和威廉姆斯學院。很多紐約都會區(qū)和加州上流社會的家庭都愿把孩子送到這些學校,每年這些文理學院都有放棄頂級“常春藤盟?!钡男律?。
當然,美國人也并非完全不顧及大學排名,但他們更看重專業(yè)排名。
總體來說,美國大學學科分布和學術水平比較均衡,在美國很多綜合排名50名以外的大學里,也很容易找到名列前茅的專業(yè)。
這樣的多元化使得美國的教育資源更加分散,也令不同學生都有相對自由的選擇空間。
【素材分析】讀大學,追名校,幾乎是每年高考必不可少的話題。但是在美國,很多人在選擇大學時,卻是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傳統(tǒng)文化熏陶、家庭狀況和社會需求,一般情況都是選擇就近讀書。對于我們來說,懂得從實際出發(fā),針對自身的情況確定求學、發(fā)展的目標,也許才能更快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舞臺。
【速用名言】
1.如果我捉不住他,留不住他,我會讓他飛。因為他有自己的翅膀,有選擇屬于自己的天空的權利?!毡拘≌f家 村上春樹
2.假如傳統(tǒng)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茍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么傳統(tǒng)就一無可取?!绹娙?艾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