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
李青萍,1931年,考入武昌藝術??茖W校。1932年,到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學習。1937年,在新華藝術??茖W校研究生班攻讀西畫。1941年,受“南洋華僑總會”委托,協(xié)助徐悲鴻籌辦畫展。同年,由徐悲鴻作序、題寫書名的《青萍畫集》出版。1942年至1950年期間,先后在日本及中國武漢、上海、無錫、北京等地舉辦畫展。1951年,調(diào)入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適逢“肅反運動”,李青萍因厭倦政治學習而受到“左傾”路線影響,被遣送回原籍。之后的三十年間,多次被關押?!拔母铩苯Y束后平反,恢復公職。任江陵縣社會福利院榮譽院長、縣政協(xié)副主席、湖北省政協(xié)委員、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出版有《青萍畫集》《青萍旅行日記》《李青萍畫集》等。
一
李青萍,1911年11月16日生于湖北省江陵縣荊州城趙家老宅。趙家是書香門第,自李青萍爺爺起開始衰敗。父親趙敬臣小時候受過私塾教育,擅長琴棋書畫。
趙敬臣是女兒學畫的啟蒙老師。幼年的李青萍喜歡大紅、大綠的兜肚圍脖,那種色塊的強烈對比所營造出來的喜慶總是讓她激動。李青萍就讀荊南中學期間,迷上了出土的楚國文物。
1926年,她在徐向前夫人黃杰組織的江陵縣第一個婦女協(xié)會做宣傳員。1927年,李青萍參加中共發(fā)起“聲討蔣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群眾集會,遭到通緝,加上國民黨川軍連長的逼婚,李青萍在家鄉(xiāng)待不下去,女扮男裝,只身逃往武漢,改名李媛,就讀于武昌女子職業(yè)學校,學習美工、刺繡、音樂,啟蒙老師是戴敏奇。
1931年,李青萍考入武昌藝術??茖W校美術教育系。李青萍第一次見到油畫,馬上被其表現(xiàn)手法征服了。李青萍臨摹古代和中國現(xiàn)代水墨畫家的作品,同時,開始學習油畫技法。唐義精校長曾斷言她會成為一名真正的美術家。
1932年,經(jīng)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唐義精推薦,李青萍考入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圖音系。李青萍在此受到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等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并影響了她一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
1935年,李青萍從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畢業(yè),她的作品受到徐悲鴻先生贊揚。不久,她任上海普愛中學、上海安徽中學音樂美術教師。
1937年,李青萍受馬來西亞吉隆坡坤成女子中學聘請,做音樂美術教師、藝術主任、游藝部副主任。
她向印度潑彩圖畫師沙都那薩學習印度潑彩色畫技法。沙都那薩的潑彩畫是這樣完成的:把畫紙鋪在地上,約二十多平方米,把多種顏料倒入椰殼內(nèi),連同椰汁攪拌均勻,然后將顏料往紙上一次次潑去,如此再三,再用筆在紙上勾補一番。這種作畫方式影響了李青萍的一生。
1941年,李青萍負責徐悲鴻先生舉辦的抗日籌賑義展。其間徐悲鴻先生為她作肖像畫一幅,又取遠離祖國浪跡萍蹤之意將畫冊命名為《青萍畫集》。從此李媛改名李青萍?!肚嗥籍嫾返谝患伞赌涎笊虉蟆烦霭?,書名由徐悲鴻題簽,扉頁是徐悲鴻畫的那幅李青萍油畫肖像,接著是徐悲鴻書寫的題詞“藝術第一”和他撰寫的序言。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南洋各國相繼淪陷,坤成女子中學停課,李青萍決定回國?;貒局校钋嗥妓似囋馊諜C轟炸,沖入了大海。附近泰國漁民將她救起,此時,李青萍已奄奄一息。由于泰日聯(lián)盟,情急之中,同伴謊稱李青萍是汪精衛(wèi)的家屬,才進了醫(yī)院。不想這一“謊稱”,成為她一生的“罪證”。
1942年,李青萍回到上海,但母校新華藝術??茖W校已被日軍燒得面目全非。李青萍回到故鄉(xiāng)江陵。她曾先后在漢口畫廊、工商聯(lián)青年會等處辦過畫展,每次展出百余幅,每幅標價一百元至五百元,最高標到千元。
1942年至1950年,這一段時間是李青萍創(chuàng)作的一個黃金時期。1943年,李青萍先后在武漢、天津、北京等地舉辦畫展,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李青萍在北京舉辦畫展期間,齊白石也參觀了展覽,他高度評價說:“李青萍小姐畫無女兒氣?!?/p>
1943年冬,應上海中日協(xié)會邀請,李青萍赴東京、大阪、橫濱等地舉辦畫展,被日本美術界譽為“中國畫壇——嬌娜”。
1946年,上?!靶律罹銟凡俊迸e辦畫展期間,她因拒絕送畫,被國民黨上海警備司令部以“漢奸嫌疑”向上海高級法院提起公訴。她被關進提籃橋監(jiān)獄九個月,后“查無實據(jù),宣告無罪”,當庭放人。
二
1949年,李青萍受郭沫若之邀,赴重慶與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的畫家一起,為慶祝西南解放舉辦義展。1950年,她在武漢參加了由張振鐸等人發(fā)起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畫展”。
20世紀50年代初,李青萍到北京,在文化部任職,工作期間,常與徐悲鴻、田漢、郭沫若、沈雁冰、齊白石等人交往。
1951年,李青萍從文化部調(diào)到人民美術出版社圖片畫冊編輯室工作,負責審閱中外美術作品。
那時的李青萍一心畫畫,有時不打招呼,擅自下基層寫生,讓領導為難。當時,全國“肅反運動”剛剛開始,單位組織學習有關“肅反運動”的精神,李青萍公開表露出厭倦,她表示,“像這樣成天關著我們學習討論,太浪費時間了”!
1952年,自由自在慣了的李青萍自己到蘇北弟弟李先成工作的地方。人民美術出版社上報文化部,有關部門決定將她從蘇北遣送回江陵縣。同年,江陵縣公安局以“重大特務嫌疑”為由將她交群眾管制兩年。
因查無實據(jù),江陵縣委安排李青萍在文化館臨時工作,由民政科每月給她二十元生活費。不久,李青萍找江陵縣領導要求正式工作,又被以“現(xiàn)行破壞”遭逮捕,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1956年,江陵縣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宣告教育釋放。
重回文化館上班,李清萍吸取了教訓,很少說話。1957年,全國開始學習“大鳴大放”,她還是沉默,然而她的沉默還是使她成為“對整風運動麻木不仁”的“極右分子”,被送去勞動教養(yǎng)。1961年,咸寧縣委批準摘去其“右派帽子”,解除勞動教養(yǎng)。
1962年,李青萍回鄉(xiāng),沒有收入,只好靠撿白菜幫子、蘿卜葉維持生活。街道主任看李青萍可憐,安排她到街道瓦楞廠做臨時工,一個月可以掙二十元。李青萍有文化,她設計了一個模板,省工省料,工效成倍提高。工人們的收入差不多翻了一番,李青萍也獲得了全廠最高報酬——月薪二十四元。她沒有忘記的還是畫畫。
1966年,江陵縣公安局以莫須有的罪名再次拘留了李青萍,開她的批斗會。而站在臺上挨批的李青萍還沉浸在美妙的幻想的創(chuàng)作世界里,手指在身后畫著,臉上笑著,讓批斗者感到極度困惑。
李青萍沒有錢,只好去撿垃圾,在她撿的廢品下面,藏著一些大小不一的紙片和別人用剩的廣告顏料。晚上,李青萍用撿來的廣告顏料,在馬糞紙、瓦楞紙上堅持作畫。沒有調(diào)色油,她就用煤油替代,這樣簡陋的條件,也能畫出令她意外的效果。這段時間她的生活質(zhì)量極為低劣,而她的精神生活也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愉悅。
1979年,她的“右派”問題得到平反,仍由江陵縣民政局每月發(fā)放生活費。李青萍在水門汀賣水。1981年,李青萍給國務院僑辦寫信,要求恢復公職。不久,江陵縣委任命她為福利院名譽院長。
1986年,江陵縣文化局在福利院會議室為李青萍舉辦了畫展。這是一個歷史上難見的畫展,畫框是李青萍和弟弟一起做的,粗陋低劣。在這間小小的會議室中,上上下下放滿了她幾百幅作品。展標也像“文革”的大字報標語。主管文化的領導看不懂她的作品,派人拿了一些作品到武漢,讓美術家們鑒定。畫家湯立曾在湖北美術家協(xié)會工作,他清楚地記得這件事,專家們看后大吃一驚,連連稱贊。湖北美術家協(xié)會派魯虹、聶干因等人趕到荊州,商議在武漢籌備李青萍的畫展。同年7月,湖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等單位在武漢舉辦了李青萍畫展,在海內(nèi)外引起轟動。周韶華、湯文選等畫家給予了高度評價。
1990年,北京舉辦亞運會,李青萍通過國務院僑辦向亞運會捐贈了十幅新作。
李青萍先后向上海美術館、湖北美術館等單位捐贈畫作共約四百余幅。
2004年,九十三歲的李青萍在荊州寓所去世。臨終前,她對家人說:“如果有來世,我還要畫畫。”
三
看到李青萍的畫,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被其強烈的色彩、不尋常的構圖所震動。我聽到許多人說到李青萍,音調(diào)就會提高,不僅被她的作品深深打動,也為她的人生感嘆。
現(xiàn)在回頭看,李青萍在1952年后,實際上是一個人孤獨地在藝術道路上探索。尤其是社會的不公,讓一個曾經(jīng)見過大世面的女人幾經(jīng)沉浮。三十五年來,她幾乎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下進行創(chuàng)作。無人在她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指指點點,也看不到世界藝術的變化。在當今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李青萍可能都是一個唯一,她可以完全沉浸于繪畫的想象世界中,用破舊的只要能找得到的紙板當作畫布,用撿來的幾乎一點點殘余的顏料構思,甚至“奢侈”地潑彩。
《生的回聲》作于1982年,是李青萍平反后的第一幅作品,粗壯的黃色的筆觸,回旋激蕩,象征生命的往復。一棵青年時的記憶——椰子樹,直上云霄,這也許是她的自況吧。后來,李青萍解釋說:“此畫名為《生的回聲》,是我平反恢復公職后的即興之作。畫中,我將過去與未來、世俗與宗教、現(xiàn)實與理想融為一體。橙黃色圓形象征太陽,地球與宇宙萬物生靈在運轉(zhuǎn),椰樹象征著我對南洋生活的深情眷念和我曲折而堅韌的一生?!?/p>
《婚禮》《表妹》強調(diào)意象的表達,浪漫的筆觸中顯示出極強的繪畫功底。
《富士山》充分展示了畫家對色彩的把握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即使同時代的年輕畫家們也難以有此觀念的突破。
還有那潑彩的作品,有浪漫的風景、蒙眬的人物和意象的花卉,她將東方的寫意與西方的印象派巧妙地融為一體。
有些時候,總會遇到奇怪的事情,2014年,李青萍的養(yǎng)女李美璧到人民美術出版社找我。談起李青萍曾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的職工,我疑惑,問人力資源部才知道確有其人,而這個名字明明在哪里聽說過,卻又想不起來??吹疆媰?,忽然想起,若干年前,在湖北開會,會后參觀湖北博物館。就是那天,從博物館出來,看見一個建筑掛著一個畫展的很大的招貼,恰恰是“李青萍畫展”,其色彩帶著一點憂郁。當時,我沒有聽說過這位畫家,還想,這不是一位年輕的畫家,而是藝術氣質(zhì)極強的畫家。這似乎是冥冥之中的一種遙望吧。
人民美術出版社有兩位終身未嫁,而在美術事業(yè)上有巨大成就的女畫家,一位是中國工筆仕女畫第一人——王叔暉,一位是在抽象畫領域的先行者——李青萍。前者為大家所熟悉,后者因解放后的政治運動所埋沒,但李青萍的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的藝術精神支持著她,三十五年后,終于迎來撥亂反正的時代。她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作品,釋放出迷人的能量,令人震撼!她獨有的個性與繪畫藝術的天分,在中國的繪畫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014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李青萍畫集》,以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