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
孩子,別怕
●明天
吃過晚飯,兒子突然大叫:“完了,我的英語練習冊落在學校了,作業(yè)做不完了!”我一聽,立馬急了:“怎么搞的?老是丟三落四!我以前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兒子正著急,見我嘮叨,頓時不高興了,嘟囔說:“這是我自己的事,不要你管!”
我剛?cè)映鲆痪洹霸趺床灰夜堋?,老公馬上出來“救火”。他冷靜地問兒子:“今天的英語作業(yè)多嗎,半個小時能不能做完?”兒子信心十足地說:“嗯,能做完?!崩瞎牧伺乃募?,溫和地說:“那好,現(xiàn)在趕快睡。明早5點半,我叫你起床,送你去學校趕作業(yè)。”晚上睡覺時,我心里還窩著火,對老公抱怨說:“臭小子自己犯了錯,憑什么還要我們陪著埋單!”老公說:“兒子心里已經(jīng)很著急了,在困難的時候,我們得力挺他?!绷νΓ课倚闹形⑽⒁粍?。
第二天早上不到6點,父子倆就出門了。一個小時后,老公才回來,對我說:“校門還沒開,我陪他在風中等了20多分鐘?!蔽倚睦镆魂嚫袆?,為兒子有這樣一個耐心的老爸感到欣慰,也突然憶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那是我10歲時,一天晚上,我做完語文作業(yè),忘了數(shù)學作業(yè)是什么。數(shù)學一向是我的弱項,我特別害怕那個嚴厲的老師板起面孔的模樣。糾結(jié)半天,我不安地向父母報告了此事。接下來,便是暴風驟雨般的數(shù)落:“那么多同學,怎么偏偏你沒聽清呢?”“老師布置作業(yè)時,你干嗎去了,是不是又做白日夢了?”“上課不專心,難怪成績差!”“你就等著挨老師的訓吧!”我含著眼淚,橫下一條心:今晚,無論如何都要問到作業(yè)題目,做完作業(yè)。
那個年代,電話還沒有普及,更沒有網(wǎng)絡(luò)。我們家又住得偏遠,距離最近的同學家也有3里路。我流著淚,一頭扎進茫茫夜色中。冬天的夜晚山村死一般寂靜,風吹著樹葉的聲音,讓我毛骨悚然。我一邊走,一邊大聲唱歌,給自己壯膽。等到終于順利問到作業(yè)題目回到家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全身都被冷汗浸濕了。即便如此,母親還是沒好氣地說:“讓你好好吸取教訓!”后來的許多年,我都害怕夜晚獨自出門?,F(xiàn)在回想起來,那種恐懼仍然記憶猶新。
當時,我根本不敢期待父母幫我、陪伴我,我對他們唯一的期望是:我已經(jīng)知道錯了,你們能不能少責備我一點兒?因為從小生活在父母的指責中,我也成了指責型的父母。很多時候,指責是為了逃避責任。當兒子說“落了作業(yè)本”時,我比他更焦慮,馬上以指責的方式推卸責任:“這是你的問題,和我無關(guān)。”
事實上,沒有人不犯錯,特別是孩子。他們常常會犯一些大人看來非常低級幼稚的錯誤,比如忘寫作業(yè)、丟了書本、打破碗盤……家長批評教育無可厚非,可是別忘了,他更需要我們?nèi)チνλ?,做他溫暖而堅強的后盾?/p>
我沒問過兒子,當老爸拍著他的肩讓他趕快睡時,當老爸陪他起大早趕去學校時,當老爸陪他一起在瑟瑟寒風中等待開門且沒有一句抱怨時……他是什么感受?溫暖?力量?安全?也許,大大咧咧的臭小子并沒有特別去體味這些細節(jié),但我相信,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受會滋養(yǎng)他的心靈,讓他變得篤定、從容、平和。
身為父母,我們總會情不自禁地為孩子做很多事:細心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為他選擇最好的學校和輔導班,甚至有求必應(yīng)。然而,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照顧和寵愛,而是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無條件的“力挺”。
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當他受挫時、犯錯時、無助時,堅定地站在他身后,讓他不害怕、不退縮、不絕望。
兒子因英語發(fā)音不準,被老師留下來單練,我們站在教室外等候。全班就剩他一個人,我們隔著玻璃窗和他打手勢,告訴他:不要著急,多久我們都會耐心等。
兒子因被同學誤會而茶飯不思,我們陪著他到同學家串門,當面向同學解釋。
兒子在外面受了欺負,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時,我們輕輕地拍門:“兒子,你要記住,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有需要,記得Call我們哦……”
無論任何時候,當兒子一轉(zhuǎn)頭,都會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就在他的身后,不離不棄,不急不躁;當他需要的時候,會有兩雙手一起力挺他——這就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愛。
(摘自乖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