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寧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區(qū),福建廈門 361000
產科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
林梅寧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區(qū),福建廈門 361000
目的 探討以人文關懷為中心在產科病房實施整體護理分娩措施后產婦對產科護理質量的滿意度。 方法 選取該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156名將要分娩的初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8名產婦,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人文關懷,比較兩組患者對人文關懷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產科健康宣教知識掌握情況。 結果 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知識教育落實情況、護士服務態(tài)度、母乳喂養(yǎng)滿意率、產后護理等方面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如分娩須知、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yǎng)等方面的掌握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產科產婦實行以人文關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服務,對改善產科病房護理服務質量和提高產婦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產科病房;人文關懷;護理質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群眾對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直接為產科產婦直接服務的護士,不僅要求其技術好,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護理服務態(tài)度及強烈的工作事業(yè)心、責任心,把產婦當做自己的親人對待,對產婦給予真心誠意的人文關懷[1]。醫(yī)護人員提高護理服務的人文關懷已經成為當代醫(yī)院醫(yī)學發(fā)展的主體旋律,醫(yī)學上的人文關懷主要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除了給予病患必要的診斷治療服務外還要給病人提供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護理服務以增加和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2]。人文關懷在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服務工作中主要通過美化環(huán)境、增強護理人員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改善護理服務態(tài)度以及完善健康宣教等細節(jié)方面加以體現。該院從2013年6月—2013年9月期間開始對產科收治的住院產婦實行人文關懷的整體護理服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56名將要分娩的初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組法將156例產婦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共78例,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7.8歲,孕周36~42周,其中自然分娩產婦49例,剖宮產產婦29例;對照組共78例,年齡18~44歲,平均年齡28.1歲,孕周37~42周,其中自然分娩產婦46例,剖宮產產婦32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行常規(guī)護理方法,如一般護理、會陰護理、乳房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產褥期衛(wèi)生健康教育等。
1.2.2 研究組 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行人文關懷護理模式,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營造人文病房環(huán)境:醫(yī)護人員需從人的整體理念出發(fā),注重孕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加強人文關懷護理服務。營造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病房應開展創(chuàng)建溫馨、舒適產房活動,保持產科病房內的安靜,使室內溫度適宜,定時的開窗進行通風,使空氣流通,在病房窗外上擺放小型的鮮花或其它類型的盆栽植物,墻壁上貼上可愛的小嬰兒畫像;在產科的病區(qū)走廊上掛設有關孕產婦保健的知識宣傳欄,張貼產婦分娩后母乳喂養(yǎng)方法及體操等系類圖畫,懸掛美觀的宣傳條幅以及造型優(yōu)美的溫馨提示,增加設置飲水設備為產婦和家屬提高隨時的熱水服務,努力營造一種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以保持產婦心情愉悅,讓產婦感受到家庭般的溫馨[3-4]。
2)建立和諧的醫(yī)護患關系:醫(yī)護人員應以微笑服務面對每位孕產婦,由于該研究的孕產婦均為初次分娩的產婦,其對產程知識缺乏明確的認知,較難有準確的行動,因此,需要專業(yè)知識扎實、接產技術精湛并富有責任心的助產護士進行針對的陪伴分娩,在分娩前后對產婦及其家屬心理、精神和感情上給予支持,同時交代產婦孕產期應注意的具體事項和飲食指導。在產婦入院待產期間醫(yī)護人員應主動、詳細的詢問產婦需求,并盡量予以滿足,在產婦進入產房分娩前,應允許產婦丈夫和家人進行陪伴,緩解產婦和家屬緊張、焦慮的情緒[5]。產婦分娩過程中,密切關注產婦產程的進展和變化;生產時,醫(yī)護人員要教會孕產婦采用腹壓盡最大可能的縮短第二產程,間歇期需充分休息,并飲食高熱量的飲料和食物;醫(yī)護人員告知剖宮產孕產婦注意分娩前后的相關事項,在為孕產婦切口換藥、乳房護理、會陰沖洗等方面的操作時應盡量遮擋其隱私部位保護孕產婦的隱私權,在給新生嬰兒撫觸、沐浴、治療時,動作應輕柔;對于正常分娩后的產婦要及早地飲食營養(yǎng)較豐富的食物和水果,以便有利于孕產婦分娩后身體的恢復。
3)加強心理護理服務:大多數的孕產婦在生產前均有緊張、焦慮的心理,同時對胎兒的健康存在擔心的心理尤為突出,入院后皮膚準備、采血化驗、皮試和導尿等術前檢查常常增加孕產婦的心理壓力,因此醫(yī)護人員需向孕產婦做好詳細的講解和做好細致、輕柔的操作,這些措施都能使孕產婦較好配合的護士工作以及穩(wěn)定孕產婦和其家屬的緊張情緒[6]。另外,護理人員需隨時的詢問孕產婦當前的感受,減輕其心理負擔,對剖腹產的孕產婦則要做好詳細的圍手術期間的心理護理,對出現先兆性流產、早產的孕產婦要細致、耐心地交代其多注意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和教會其掌握一些自該調整情緒的方法,尤其是對那些表現出煩躁的孕產婦更需要耐心地進行開導解釋以取得孕產婦的配合;對臨產的孕產婦除了教會其正確有效地屏氣和呼吸外,還應當應用一些溝通和交流的技巧來分散孕產婦的注意力,鼓勵其進食適當的食物,這些措施均能減少和消除孕產婦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同時更能增加孕產婦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4)完善健康宣教:對孕產婦的健康宣教方式有多種多樣,關鍵是教育內容要求通俗、易懂、要有趣味性及針對性。每位醫(yī)護人員應熟練地掌握全方面的產科健康宣教知識,通過真誠的護理態(tài)度和細致的護理技術取得孕產婦和其家屬的信任,為孕產婦提高有效的知識宣教[7]。入院分娩前,由責任護士向孕產婦發(fā)放產科方面的健康教育資料,內容主要為早期運動、孕期保健、胎教、胎動監(jiān)測、分娩知識、母乳喂養(yǎng)、休息教導、飲食營養(yǎng)和個人衛(wèi)生等,隨時指導孕產婦養(yǎng)成較好的哺乳習慣,教會其注意新生嬰幼兒的哭聲、大小便的變化以及必要的一些急救知識,同時向孕產婦介紹最新且有益的護理新生嬰幼兒的育兒方法。產科病房走廊擺設孕產婦健康教育專欄,采用新穎別致的方法和淺顯易懂的內容對孕期和圍產期知識進行宣傳。
1.3 評價指標
采用醫(yī)院自制的產科病房產婦對人文關懷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及產科健康宣教知識評價表進行綜合評價。人文關懷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內容主要為產科健康知識教育落實情況、護士服務態(tài)度、母乳喂養(yǎng)滿意率、產后護理。產科健康宣教知識評價表內容主要為分娩須知、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yǎng)等。
1.4 統(tǒng)計方法
所有產婦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知識教育落實情況、護士服務態(tài)度、接產服務態(tài)度和技術、產后護理等方面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產婦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比較
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如分娩須知、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yǎng)等方面的掌握情況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的掌握程度比較[n(%)]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患者不僅需求疾病得到滿意的治療,而且還追求心理、精神上的舒適等多方面的需求。人文關懷主要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做到愛護、關心和尊重病人[8]。醫(yī)護人員提高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已經成為當代醫(yī)院醫(yī)學發(fā)展的主體旋律,醫(yī)學上的人文關懷只要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除了給予病患必要的診斷治療服務外還要給病人提供文化的、精神的、情感的護理服務以增加和滿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在產科護理中的實施能明顯的提高孕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以及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的掌握度,促進產科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持續(xù)改進。該研究對產科病房的孕產婦實行人文關懷護理服務,主要是通過采取改善病房內的環(huán)境、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加強醫(yī)護患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孕產婦心理教育、完善產科健康宣教等措施,在行動上和思想上充分地體現“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9]。該院醫(yī)護人員給予產科孕產婦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的同時,還緊緊圍繞滿足孕產婦需求的目的,最大程度地減輕孕產婦心理壓力和負擔,使產科孕產婦對人文護理服務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使孕產婦更多的了解妊娠各時期內的生理變化、藥物知識和衛(wèi)生教育知識,教會孕產婦感受和計數胎動的方法,以助于孕產婦隨時了解和掌握胎兒健康情況,保持自身身心健康,同時孕產婦對產科健康知識的掌握得到了明顯地提高,滿足孕產婦極其家屬對產科健康知識的需求。
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知識教育落實情況、護士服務態(tài)度、母乳喂養(yǎng)滿意率、產后護理等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對產科健康宣教知識,如分娩須知、孕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yǎng)等方面的評價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與文獻報道相符合[2]。
綜上所述,產科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和技術、知識相互融為一體的護理模式,使醫(yī)院內的就診環(huán)境充滿了人情味,讓孕產婦及其家屬感受到了貼心的關懷,使孕產婦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滿足,顯著地提升了住院孕產婦對產科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同時還滿足了孕產婦和家屬對產科健康知識的需求,這些都將成為當下醫(yī)療市場生存及發(fā)展的趨勢,也是不斷提升醫(yī)護人員素質和技術能力的動力。
[1]崔站英.產科中的護患溝通及人文關懷 [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 (33):4464-4465.
[2]何玫.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2,26(6):1669-1670.
[3]李艷梅.婦產科護理中的人文關懷與心理護理[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 1(15):136.
[4]羅琪.人文關懷在產科分娩室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3 (9):987-988.
[5]沈彩云.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3(9):357.
[6]譚悅.人文關懷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09,1(6): 235.
[7]韋香玉.產科創(chuàng)新基礎護理服務的經驗與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 10(23):74.
[8]吳燕榮.婦產科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體會[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19):2926-2927.
[9]于蕾.“人文關懷”在婦產科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6):207-208.
R47
A
1674-0742(2015)01(b)-0136-03
2014-09-24)
林梅寧(1979-),女,福州平潭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產科病房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