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華 裴瑞澤 李文霞鄭州市心血管病醫(y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急診內科 鄭州 450000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鄭州 450000
老年急性腦梗死并冠心病患者并發(fā)心絞痛的危險因素分析
呂書華1)裴瑞澤1)李文霞2)
1)鄭州市心血管病醫(yī)院(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急診內科 鄭州 450000 2)鄭州市第九人民醫(yī)院鄭州 450000
老年急性腦梗死;冠心病;心絞痛;危險因素
據報道,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已超過惡性腫瘤成為導致老年患者病死的最主要因素[1]。急性腦梗死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鳛樵诶夏耆酥休^常發(fā)生的心腦血管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高病死率的特點[2]。臨床上兩者因具有共同的發(fā)病基礎而常同時存在,使老年患者病情危重且預后較差,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3]。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56老年急性腦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并發(fā)心絞痛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05—2013-05收治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156例,根據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并發(fā)心絞痛分為心絞痛組78例和對照組78例。心絞痛組男48例,女30例,年齡65~78歲,平均(70.1±4.3)歲;對照組男35例,女43例,年齡66~77歲,平均(69.5±2.9)歲。2組均為7d內首次發(fā)病,經頭顱CT或MRI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時排除陳舊腦梗死、顱內感染、外傷腫瘤和出血等情況以及因房顫及心臟瓣膜病所致的腦梗死患者。
1.2 方法 2組患者均于入院24h內抽取外周靜脈血5mL,離心后留取血清,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血壓、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濃度。同時記錄2組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高危險因素:既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家族史、血脂、吸煙、飲酒、體重指數(BMI)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計量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數據用ˉx±s表示,采用兩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2組患者在年齡、飲酒情況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絞痛組中男性、吸煙情況、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患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2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s)
表2 2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s)
生化指標 心絞痛組(n=78)對照組(n=78) t值 P值BMI(kg/m2) 25.8±1.35 22.13±0.78 20.79<0.01血壓(mmHg) 160±5 149±8 10.30<0.01 FBG(mmol/L)7.46±0.78 5.28±1.53 11.21<0.01 TC(mmol/L) 5.38±0.39 4.19±2.10 4.92<0.01 TG(mmol/L) 1.46±0.79 1.22±0.23 2.58<0.05 LDL-C(mmol/L)3.53±1.09 3.28±1.42 1.23>0.05 HDL-C(mmol/L)1.64±0.87 1.59±1.02 0.33>0.05
2.2 2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2組患者LDL及HDL濃度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絞痛組體重指數(BMI)、血壓、FBG、TC、TG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急性腦血管疾病之一,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因腦供血障礙而導致的級聯(lián)反應。一般來說,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逐漸上升趨勢[4]。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ê喎Q冠心?。┦怯捎谘褐械闹愇镔|沉著在動脈內膜上形成白色斑塊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種病變導致心臟缺血,從而產生心絞痛。近年來冠心病的發(fā)病率也隨著人口老齡化而加劇,嚴重威脅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5]。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引發(fā)缺血性腦血病的主要原因,在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緩慢過程中伴隨著心腦血液循環(huán)由可代償過渡到失代償的過程,進而引發(fā)冠心病和腦梗死[6]。而腦梗死后再出現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與單純的冠心病發(fā)病機制又有明顯的差異。腦血管疾病并發(fā)心臟改變首先是由冠狀動脈疾病和急驟動脈壓降低,從而減慢腦血流,改變腦缺血、缺氧和血流動力學,致使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7]。急性腦梗死與冠心病的治療關鍵在于早期預防。資料顯示,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常受到年齡、性別及心腦血管家族史等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及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影響,而對這些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適當處理可達到有效預防及鞏固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并發(fā)心絞痛的目的[8]。
本文結果顯示,心絞痛組男性、吸煙情況、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等多項危險因素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男性患病率相對較高;同時,心絞痛組患者BMI、血壓、空腹血糖(FBG)、TC、TG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總膽固醇等是急性腦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性別、吸煙、體質量、高血壓、高血脂癥和糖尿病、空腹血脂等危險因素與老年急性腦梗死合并冠心病的發(fā)生關系密切。這一結果給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防治冠心病提供參考,從而可以在臨床上針對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更為系統(tǒng)的預防。
[1]徐巖.高齡人群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分析[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9(13):58-59.
[2]張軍,陳建華,王永炎,等.174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危險因素分析[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6(6):418-421.
[3]宋建華,張美玲,史風敏.冠心病合并腦梗死患者血清MMP-9、Hs-CRP及sCD40L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3,53(48):36-38.
[4]陳峰.神經保護劑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9):11-13.
[5]李英,王鑫.急性腦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1,33(11):1 627-1 628.
[6]李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與冠心病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1,33(6):919-921.
[7]張麗,劉闖.依達拉奉治療高齡冠心病患者急性腦梗死58例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1,17(6):114-115.
[8]梁忠偉.腦梗死合并冠心病96例危險因素分析[J].廣西醫(yī)藥,2013,35(6):751-752.
(收稿2014-04-20)
R743.33
B
1673-5110(2015)03-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