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承磊 吳忠恕 呂成文
黑龍江綏化市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二科 綏化 152000
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SCD40L與Hcy的相關性研究
華承磊 吳忠恕 呂成文
黑龍江綏化市第一醫(yī)院神經(jīng)內二科 綏化 152000
目的 探討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SCD40L與Hcy的關系,探討其在血管性癡呆預防中的意義。方法 血管性癡呆組30例,同齡正常對照組30例,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及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分別檢測血清SCD40L、Hcy的水平。結果 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SCD40L、Hcy水平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01),且血清SCD40L與Hcy呈顯著正相關。結論 血清SCD40L、Hcy水平增高是血管性癡呆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參與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通過對血清SCD40L、Hcy水平的檢測,為預防血管性癡呆發(fā)生提供理論依據(jù)。
血管性癡呆;SCD40L;Hcy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癡呆逐漸成為危害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期癡呆的主要類型之一,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由缺血性和(或)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導致腦組織功能作用受到嚴重損害所引起的癡呆,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防治的癡呆。血管性癡呆在世界各國均被認定為疑難病,患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65歲及以上人群中,血管性癡呆的總患病率為1.3%[1]。目前認為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性癡呆的主要病因,近來研究表明,CD40L廣泛存在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各種細胞中,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各個階段,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研究證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cy)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和血管性癡呆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2]。本文旨在通過對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中SCD40L和Hcy水平的檢測,評價以上指標在血管性癡呆診斷治療中的作用,從而指導臨床工作。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13-01—2013-08住院血管性癡呆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67.2±9)歲。另選取正常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5.23 士8)歲。2組年齡及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1)診斷符合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3];(2)Hachinski缺血量表評分>7分;(3)腦梗死病史,癡呆發(fā)生于梗死后3個月以內,并持續(xù)6個月以上;(4)頭部CT或MRI提示多發(fā)性梗死或特殊部位梗死;(5)以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對患者進行智能評定,文盲<17、中學<24為癡呆。
1.3 排除標準 (1)意識障礙;(2)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所致的癡呆(如阿爾茨海默病等);(3)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癡呆;(4)精神疾?。ㄒ钟舭Y等)。
1.4 方法
1.4.1 標本采集:所有患者及正常體檢者在清晨空腹時采集肘正中靜脈血3mL,所有標本均采集于分離膠真空采集管中,3 500r/min離心10min,分離血清,置-70℃冰箱保存待測,標本保存時間最長不超過3個月。
1.4.2 SCD40L的測定:所有標本收集后由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檢驗科測定。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試劑盒為美國R&D公司生產(chǎn),廈門泰京生物技術有效公司代購。SCD40L濃度0.05~10ng/mL。
1.4.3 Hcy的測定: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測定血清Hcy濃度,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要求進行樣品處理及測定,由我院檢驗科完成。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及直線相關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SCD40L、Hcy水平比較 血管性癡呆組血清SCD40L、Hcy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01)。見表1。
表1 2組SCD40L、Hcy檢測結果比較 ±s)
表1 2組SCD40L、Hcy檢測結果比較 ±s)
組別 n SCD40L Hcy 30 4.59±1.53 21.44±6.42正常對照組 30 2.90±1.10 14.35±2.681 t值血管性癡呆組18.455 22.907 P值 <0.001 <0.001
2.2 SCD40L與Hcy的相關性 對所有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SCD40L與Hcy進行線性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血清SCD40L與Hcy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r=0.776,P<0.01。
血管性癡呆是由于腦血管病所導致的認知功能選擇性和可逆性損害的綜合征,是繼心、腦血管、腫瘤之后的第4位死因,已成為威脅高齡人群生命質量的疾病之一,對患者本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的負擔[4],發(fā)病率日益增高,是目前老年性癡呆中可預防和有希望治療的癡呆之一。血管性癡呆主要是由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各種因素導致動脈硬化,腦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導致腦組織灌流量降低,使腦組織結構受損,興奮性下降,導致腦代謝率降低和腦血管血流量下降是缺血性癡呆發(fā)生的病理生理學基礎[5]。
CD40L是分子量32~33kD的Ⅱ型跨膜糖蛋白,可溶性CD40L(SCD40L)是由CD40L水解而成,屬于腫瘤壞死因子超家族,是多種免疫及炎癥調節(jié)的重要介質,廣泛存在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各種細胞中,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各個階段,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6]。研究發(fā)現(xiàn),CD40L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產(chǎn)生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生物活性因子,如E選擇素、細胞因子等。CD40L在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中能夠提高細胞黏附分子、促炎因子、趨化因子的產(chǎn)生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斑塊的不穩(wěn)定、破裂及血管內血栓的形成等[7-9],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而血管性癡呆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作密切相關。本研究表明,血管性癡呆組血清SCD40L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可通過血清SCD40L水平來估測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進而預測血管性癡呆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提示其可能作為血管性癡呆病情判斷和預后估計的一項重要指標。
目前,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研究認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血管性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對Hcy引起血管性癡呆的機制認為可能是Hcy引起腦動脈硬化,致腦梗死,引起癡呆[10]。Sachdev等[11]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通過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其造成的腦缺血壞死、腦白質疏松癥、腦萎縮等導致血管性癡呆。研究已證實,Hcy是一種獨立的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并認為和腦血管病的預后有關,影響著患者的認知功能,導致癡呆的發(fā)生[12]。關于高Hcy誘發(fā)血管性癡呆的可能機制:(1)高Hcy血癥可導致動脈硬化,動脈硬化反過來又可使認知功能下降,導致認知障礙或癡呆的發(fā)生;(2)Hcy被轉化成同型胱氨酸,而后者對海馬部神經(jīng)元具有興奮毒性作用[13],使患者智力、記憶等功能受到損害,導致癡呆的發(fā)生;(3)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作為一種血栓形成劑,導致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引起血管狹窄甚至閉塞。本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中Hcy水平高于正常對照組,表明Hcy參與了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
本研究顯示,血管性癡呆患者血清SCD40L與Hcy呈正相關(r=0.776),說明SCD40L與Hcy可能共同參與了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可能都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因此,通過血清SCD40L與Hcy的測定可用來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程度,進而預測血管性癡呆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嚴重程度,為預防血管性癡呆發(fā)生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 林金嬉.2005年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卒中,2006,1(3):225-225.
[2] Stampfer MJ,Malinow MR,Willett JL,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 physician[J].JAMA,1992,268(7):887.
[3] Amenican Psychiatric Assoce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M].4nd e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irc Associaation,1994:143.
[4] 郎森陽.血管性癡呆的診斷與鑒別[J].中國臨床康復,2004,8(16):3 143-3 145.
[5] 李梨,周岐新,石京山.血管性癡呆研究概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25(10):1 269-1 272.
[6] 曹鴻霖,涂傳清.CD40/CD40L與血栓性疾病研究進展[J].血栓與止血學,2008,14(4):188-190.
[7] Mach F,Schonbeck U,Bonnefoy JY,et al.Activation of monocyte macrophage functions related to acute atheroma complication by ligation of CD40:induction of collagenase,stromelysin,and tissue factor[J].Circulation,1997,96(2):396.
[8] Thienel U,Loike J,Yellin MJ.CD154(CD40L)induces human endothelial cell chemokine production and migration of leukocyte sub-sets[J].Cell Immunol,1999,198(2):87.
[9] Slupsky JR,Kalbas M,Willuweit A,et a1.Activated platelets induc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o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by ligation of CD40[J].Thromb Haemost,1998,80(6):1 008.
[10] 陳雨,蘇衛(wèi)紅.血管性癡呆62例臨床分析[J].疑難病雜志,2006,5(1):42-43.
[11] Sachden P.Homocysteine,cerebrevascular disease and brain atrophy[J].Neursci,2004,226(1/2):5-29.
[12] Ravaglia G,F(xiàn)orti P,Maioli F,et al.Homocystein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healthy elderly community dwellers in Italy [J].Clin Nutr,2003,77(3):668-673.
[13] Beal MF,Swartz KJ,F(xiàn)inn SF,et al.Neu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uotoxic lesions in the cerebral cortex[J].Neurosci,1991,11(1):147-158.
(收稿2014-06-25)
R749.1+3
A
1673-5110(2015)07-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