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軒,黃凌云,孫玉財
經(jīng)驗交流
梔子金花湯保留灌腸治療實證肛竇炎60例
馮子軒,黃凌云,孫玉財
梔子金花湯;肛竇炎;實證;灌腸療法
據(jù)統(tǒng)計,約有80%的左右肛門直腸疾病,如肛周膿腫、肛瘺、肛乳頭肥大、肛裂等,都與肛竇感染有關(guān)。2012年10月—2015年4月,我們探討了梔子金花湯保留灌腸治療實證肛竇炎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組共120例,均為實證肛竇炎患者。排除合并肛裂、肛瘺、重度痔瘡等肛門病者;合并其他系統(tǒng)嚴重疾病及結(jié)直腸腫瘤、結(jié)腸炎、克羅恩病或腸易激綜合征等病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及精神病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性別男24 29女60 60 36 31年齡(歲)43±12 44±11病程(d)3.5±1.73 3.6±1.77合并痔情況I° 23 24 II° 17 19
1.2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梔子金花湯保留灌腸。方選梔子20 g,黃連20 g,黃柏15 g,黃芩15 g,大黃10 g。濃煎取汁50 mL,溫度控制在35℃左右,保留灌腸,療程為1周。對照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腸,療程1周。
1.3療效判定標準參照文獻中的[1]療效判定標準自擬。臨床控制:主要癥狀及體征全部消失,綜合積分減少≥90%。顯效:主要癥狀及體征明顯減輕或基本消失,綜合積分減少≥70%。有效:主要癥狀或體征比治療前有所減輕,綜合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綜合積分減少<30%。
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控顯率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治療組控顯率81.6%,對照組58.3%(P<0.05),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比較(n,%)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認為,肛竇呈杯狀,口朝上,引流差而且易積存糞渣或為干硬糞塊、腸道異物所損傷,進而感染形成肛竇炎。屬中醫(yī)學(xué)“臟毒”范疇,可分為實證和虛證。實證者濕熱蘊毒,多因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致濕熱下注,濁氣內(nèi)生,熱毒蘊結(jié),下注肛旁所致。實證肛竇炎屬肛竇急性發(fā)炎階段,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細菌感染。肛竇炎常見致病菌有大腸埃希桿菌、金黃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產(chǎn)氣桿菌、鏈球菌、結(jié)核桿菌等。目前尚無一種專門針對于肛竇炎的臨床用藥,采用抗生素靜脈滴注或局部用藥控制感染,易產(chǎn)生過敏、毒副作用、耐藥性及二重感染的可能。
中醫(yī)對本病治療經(jīng)驗豐富。黎烈榮等[2]研究發(fā)現(xiàn),中藥經(jīng)直腸給藥,其有效成分的吸收直接進入大循環(huán),避免“肝首過消除效應(yīng)”,也能防止胃腸消化液對藥物的破壞。因此,直腸對中藥有效成分的吸收比口服快,血藥濃度高,其吸收總量和生物利用度均高于口服給藥。本研究我們采用梔子金花湯保留灌腸。此方出自《醫(y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即黃連解毒湯加大黃。目前對梔子金花湯的藥理研究尚淺,但是對于黃連解毒湯的研究由來已久,黃連解毒湯是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藥物,其抑菌殺菌的功能早有證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大便產(chǎn)堿桿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對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沙雷菌抑制作用稍弱。黃連解毒湯成分研究表明,主要含有生物堿、黃酮及環(huán)烯醚萜苷三大類成分。其中生物堿主要為小檗堿、巴馬亭、藥根堿;黃酮類主要有黃芩苷、漢黃芩素及木犀草素等;環(huán)烯醚萜類主要為梔子苷。小檗堿作為黃連解毒湯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調(diào)解血糖血脂等多種藥理作用,特別是因為其廣譜抗菌活性,已被臨床應(yīng)用于金黃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等所致胃腸道感染的治療[3-4]。胡淑平等[5]試驗研究證明黃連解毒湯主要成分黃連素能夠顯著抑制LPS誘導(dǎo)的巨噬細胞分泌TNF-α和IL-6;另一主要成分漢黃芩素對LPS誘導(dǎo)的巨噬細胞分泌TNF-α和IL-6的表達亦有顯著抑制作用。黃連解毒湯可抑制LPS誘導(dǎo)小鼠腹腔RAW264.7巨噬細胞生成MDA、PEG2、NO、IL-10、IL-6和TNF等炎癥因子[6]。
梔子金花湯在黃連解毒湯基礎(chǔ)上加用大黃,不僅瀉火解毒之力得到增強,并有引熱下行之功,方劑結(jié)構(gòu)更趨完善。五味藥均為苦寒藥,皆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方中梔子為君藥,味苦性寒,歸心、肺、腎、三焦經(jīng),通瀉三焦之火。黃連、黃芩、黃柏為臣藥,黃連瀉胃火于中焦,并瀉心火于上焦。黃芩清瀉肺熱于上焦。黃柏瀉下焦之火。大黃為佐使藥,導(dǎo)熱下行,給熱毒以出路[7]。梔子金花湯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清熱解毒劑常被用來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本次研究觀察指標僅限于臨床癥狀及體征,對于梔子金花湯的作用機理研究以及長期療效未進行進一步研究與觀察。筆者在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肛竇炎常反復(fù)發(fā)作往往給患者造成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治療過程中應(yīng)有效溝通,做好解釋工作,指導(dǎo)其健康規(guī)律的飲食及生活。
[1]安阿玥.肛腸病學(xué)(第二版)[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50-251.
[2]黎烈榮,譚異倫,鄭頌.雙黃連注射液家兔直腸給藥的藥代動力學(xué)和相對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xué)與治療學(xué),2002,7 (6):525-527.
[3]張鵬暉,張建亭.黃連解毒湯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47(6):458-461.
[4]曾雪花,周桂保,楊湘江,等.黃連解毒湯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12,9(19):161-162.
[5]胡淑平,王怡,于平野,等.黃連解毒湯主要成分的體外抗炎作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應(yīng)用藥學(xué),2014,31(10):1171-1174.
[6]廖國平,孫德貴,尹新生,等.黃連解毒湯的抗炎作用研究進展[J].大家健康,2015,9(10):277-278.
[7]周衛(wèi)國,李龍,葉釗婷,等.梔子金花散外敷配合小劑量秋水仙堿治療急性痛風(fēng)性關(guān)節(jié)炎臨床觀察 [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7):1286-1288.
(收稿:2015-06-24修回:2015-10-05)
(責(zé)任編輯司呈泉)
R657.1
A
1007-6948(2015)06-0619-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5.06.023
瑞安市科技局科技創(chuàng)新專項資金項目(YY2014004)
浙江省瑞安市中醫(yī)院肛腸科(瑞安 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