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遼寧科技大學,遼寧 鞍山 114051)
?
高校學生黨建與學生工作互動模式的構建
李寧
(遼寧科技大學,遼寧 鞍山 114051)
摘要做好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是事關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前途命運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任務。本文針對高校學生黨建的現(xiàn)狀,著力挖掘?qū)W生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相同點,探索兩者有效結合的互動機制,期望能為學生黨建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生黨建;學生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
一、促進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高?;鶎狱h建工作需要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
當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整體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隨著高校學生總量的增加,黨建工作隊伍專職人員不足和黨員、積極分子的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的矛盾越發(fā)凸顯。黨建工作者只能將主要精力投放在黨員的發(fā)展與前期考核上,無暇顧及黨員的后續(xù)教育。同時,在黨建活動中,很多高校的管理與組織方式較為傳統(tǒng),活動載體單一,多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模式,使得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降低,活動效果不明顯[1]。因此,學生黨建工作的模式亟待創(chuàng)新。
(二)學生黨建工作是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與靈魂
高校是培養(yǎng)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未來建設者的搖籃,承擔著為黨的事業(yè)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重任,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該以學生黨建工作為核心,培養(yǎng)黨的后備軍。同時,學生黨員隊伍是學生干部中的中堅力量,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了戰(zhàn)斗堡壘的作用。因此,將學生管理工作與學生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加強學生黨員隊伍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有利于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平臺和載體
當前,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工作隊伍人員不足、工作載體較為單一等諸多問題。而學生管理工作由于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的日常管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建設、社會實踐、學生社團管理等諸多載體,因而與學生有非常多的交流;且學生管理工作隊伍中的教師都具有較為豐富的學生教育管理經(jīng)驗和理論基礎[2]。因此,將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將學生黨建工作融入到學生管理工作的載體中,既解決了黨建工作的難題,也讓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了一個臺階。
(四)高校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具有相同的特點
具體分析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可以看到他們具有相近或相同的特點:管理主體相近,在基層,學生工作與學生黨建工作的管理體系和教師工作隊伍基本上是一致的;管理對象相近,學生黨建工作的對象與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重合;管理方法相近,都是以學生教育為核心,以培養(yǎng)體系為依托,以學生思想工作為載體;管理目標相同,那就是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可堪大用的人才[3]。因此,如果在工作中使大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互動,必將對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起到促進作用。
二、與學生管理工作結合,探索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機制
(一)工作主題間的互動
學生管理工作包含了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日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社團建設、新媒體建設等主題;學生黨建工作包含了組織建設、黨員發(fā)展、教育管理及黨員、積極分子的理論教育、黨性修養(yǎng)培育等主題。盡管教育對象的層次與范圍有差別,但是相互間存在著交叉與覆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過互動,實現(xiàn)教育內(nèi)容的共通與融合。二者可以共同籌劃同一項工作,完成各自的主題,如:邀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為學生作報告,既能滿足廣大黨員的理論學習需求,又可以使廣大學生接受較高層次的理想信念教育。二者可以互相承接,形成梯狀結構。如: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進而激發(fā)學生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意愿;而學生黨員在日常的學習與工作中也需要不斷通過學生管理工作營造的氛圍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
(二)工作主體間的互動
無論在學生黨建工作還是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都包含著教師工作隊伍與學生黨員、學生干部隊伍兩個主體。在工作中,我們應積極進行教師管理與組織方面制度的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黨建教師隊伍和學生工作教師隊伍的融合,完善制度、明確權責、賦予職能、落實待遇,讓學生工作隊伍的教師能夠也愿意融入到學生黨建工作中去,在開展各項學生管理工作時堅持以學生黨建工作為指導,對大學生進行經(jīng)常性,有針對性的教育。這樣既能夠促進學生管理工作,又能夠解決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
同時,我們也可以將對學生黨員的培養(yǎng)與考核落實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將學生干部隊伍與學生黨員隊伍相融合。重點選拔、培養(yǎng)黨員做學生干部,讓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在課堂、校園、宿舍的活動中,在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等各項具體的工作中,扮演管理者的主要角色,發(fā)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黨員同學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管理能力,同時也能夠開展更加細致深入的學生管理工作[4]。
三、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和載體,構建高校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學生黨建工作都面臨著各類新的課題: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特點越來越鮮明的學生群體和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洪流等都對學生管理工作和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適應新變化的同時,保持高等教育的先進性,迫切需要我們在工作上不斷創(chuàng)新。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結合,可以為我們找到一些新的思路。
(一)學生黨建工作與學校的校風、學風建設相結合
要把好學生黨員的發(fā)展關,通過對學生黨員的考核、培養(yǎng)和選拔,把品學兼優(yōu)的同學吸收入黨,在廣大學生中形成目標意識,讓大家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專研,不斷提高品行;要加強對學生黨員隊伍的管理和培訓,讓學生黨員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帶動廣大同學形成良好的校風與學風。
同時,將學生管理制度、第二課堂素質(zhì)培養(yǎng)制度與黨建、學生黨員管理制度有機結合,不斷完善。通過學生管理制度的普遍約束,可以提高學生黨員的紀律性、規(guī)范性;通過學生黨建制度的管理,在進一步提升學生黨員境界的同時,也對廣大普通同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不斷進步。
(二)學生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充分利用學生黨建工作來推動學生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日常的校園活動中融入黨建工作,既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內(nèi)容,又可以提升活動的層次,使活動更加深刻;而通過校園文化活動的載體更可以豐富黨組織生活,解決活動形式單一、參加人數(shù)不足的問題,使黨建工作更加容易被學生群體所接受。
(三)學生黨建工作與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相結合
伴隨著高校大眾化教育和學生興趣的多元化發(fā)展,學生社團成為各個高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體育類、娛樂類、學術類、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類等各類社團百花爭艷,擁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社團對于每所高校來講,都已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隨著學生社團的發(fā)展,數(shù)量的增加,如何提高社團建設的層次也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將學生黨建工作引入社團建設,在社團中設立團支部,允許社團負責人參評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在社團活動中表現(xiàn)黨建主題,都可以提高社團建設的層次。同時,社團的發(fā)展也為學生黨建提供了載體,可以促進黨建工作載體不斷創(chuàng)新、內(nèi)容不斷向多元化發(fā)展。
(四)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網(wǎng)絡媒體群相結合
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充斥著很多負面信息。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媒體已經(jīng)成為完全可以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強大媒體,引領輿論的各項特征日益明顯,表現(xiàn)搶眼。因此,作為教育者必須要掌握網(wǎng)絡的話語權[5]。目前,各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都加強了學生管理工作網(wǎng)絡群的建設,使之成為聯(lián)絡學生、掌握學生動態(tài)、發(fā)布相關信息的重要載體。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可以充分利用已有學生管理工作網(wǎng)絡群,發(fā)布黨建信息、宣傳主流文化,掌握黨建工作的主動權。可以在學生網(wǎng)絡社區(qū)中建立若干學生黨建網(wǎng)絡社區(qū),讓黨建工作者與黨員之間、黨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普通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可以在微信、微博中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進而提高黨建工作的時效性。
(五)將學生黨建工作與學生公寓建設相結合
高校課程的改革,學生活動方式的多元,使得原有的學生黨建組織模式逐漸弱化。高校黨建工作要更有效的發(fā)揮作用,公寓成為了必須要占領的陣地之一。學生管理工作隊伍一般在學生公寓中都建有公寓工作委員會;學生組織中通常也設有生活部、宿管會等部門,因此,學生黨建工作可以結合學生管理工作的組織架構,將黨組織建在宿舍里,方便老黨員與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談話。同時,可以在學生公寓中實行黨員“責任制”,設立“黨員宿舍”等典型示范點,既可以加強對黨員的監(jiān)督,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使學生宿舍文化建設朝著良性方向發(fā)展[6]。
(六)將學生黨建工作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
學生黨建工作既要扎根于校園,又要積極深入社會。高校團組織一般都在企業(yè)、社區(qū)、機關、紀念館等單位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學生黨建工作可以借助這些實踐基地,經(jīng)常組織黨員、積極分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黨員回顧歷史、了解社會,以此激發(fā)大學生黨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黨建工作也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賦予了新的任務,促進了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
盡管學生黨建和學生管理工作的切入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根本任務都是育人。通過學生黨建和學生管理工作之間的互動、融合,以學生管理工作促進學生黨組織在普通學生中的影響力,豐富工作載體、促進工作創(chuàng)新;將黨建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用黨的力量凝聚學生,以黨建促育人,能有效地推動高校育人工作的深入進行和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學生黨建與學生管理工作融合的互動新模式可以作為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 朱慶之.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及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2(5):16-18.
[2] 王延.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新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6):39-40.
[3] 吳維東,詹美燕.大類培養(yǎng)模式下大學生黨建與學生教育管理互動的實踐及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2(18):180-181.
[4] 楊春艷.大學生黨建與學生教育管理的互動共享[J].中國科技信息,2010(2):186-186.
[5] 肖三花.建立以學生黨建為核心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J].企業(yè)家天地,2012(10):56-57.
[6] 陳文昌.論大學生黨建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教育與職業(yè), 2009(17):77-79.
(責任編輯:劉士義)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2015-10,17(5):90-92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Ning
(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iaoning,AnshanLiaoning114051,China)
Abstract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of the party’s ruling foundation and the future destiny of our country’s socialist cause.This paper is aimed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same points of th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and students’ management work, explore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the expectation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Key wordsstudent party building;student work;mechanism innovation
作者簡介李寧(1980-),男,遼寧營口人,遼寧科技大學講師,碩士生。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5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高校學生黨建與大學生管理工作互動模式研究”(GXDJ2015-B046)階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6-27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篇號1008-2441(2015)05-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