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芬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qū)人民醫(yī)院 湖北十堰 442500)
在妊娠期間,產婦初次出現的糖代謝異常就是妊娠期糖尿病,是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肥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直接影響著胎兒與產婦的發(fā)育和生命安全[1]。與正常孕婦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較高,自然流產率、胎兒畸形率均較高,妊娠結局較差。我院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實施了產前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之間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160例,均與有關的診斷標準相符合,且經臨床診斷和檢查確診,于我院進行治療與分娩[2]。產婦年齡21~39歲,平均(27.5±5.2)歲;就診時孕周21~32周,平均(25.2±3.7)周;體重63~76kg,平均(67.9±7.8)kg;初產婦164例,經產婦16例。本次研究排除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嚴重功能障礙者、感染類疾病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者、有近期外傷史者、孕前糖尿病患者。將所有孕婦按照隨機方法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80例,年齡、孕周、體重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
行產前檢查后,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guī)基礎護理,包括飲食調整、胰島素藥物治療等基本護理措施。觀察組產婦在對照組產婦的基礎上給予全面的產前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①健康宣教與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和其家屬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的產婦原因、有關因素、治療方法、可能的后果等,提高其重視度,使其配合治療。多和產婦溝通,了解其心理訴求,進行心理疏導,介紹成功病例,消除產婦的緊張、恐懼感,使其信心增強。
②飲食護理。分析患者的血糖情況后,由專業(yè)營養(yǎng)師指導其飲食方案,膳食結構以定時定量定餐和少食多餐為主,使血糖波動盡量減少,進食少油、少糖、少鹽的清淡食物,多攝入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雜糧和水果等。適當補充鐵劑、葉酸、鈣劑等,使胎兒能夠良好發(fā)育。
③運動護理??茖W、合理的運動方案能夠使機體對胰島素更為敏感,有助于對體重及血糖進行控制。該方法的作用主要的輔助治療,以打太極、散步等方式為主。產婦可在用餐后1h步行1~2km,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30min左右,避免過度勞累而發(fā)生低血糖。
④藥物護理。指導產婦對自身血糖情況密切觀察和認真記錄,使用的藥物主要是胰島素,通常在飲食護理無明顯效果后使用,護理人員要根據產婦的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及時對胰島素用量加以調整。
表1 兩組產婦及胎兒的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例(%)]
觀察兩組產婦的分娩情況,記錄其發(fā)生的并發(fā)癥與胎兒結局,具體包括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巨大兒、產婦早產和感染。
本次研究中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時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18.0,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計數資料,并用x2檢驗其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若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統(tǒng)計,對照組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巨大兒、產婦早產和感染的發(fā)生率均大于觀察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見表1。
目前妊娠期糖尿病還沒有完全明確的發(fā)病機制,一般認為與胰島B細胞和功能異常、胰島素抵抗、妊娠期代謝紊亂等有關。該病對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有著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時應加強產前護理,保證母嬰安全[3]。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就是飲食控制,通過合理膳食可以在保障母嬰營養(yǎng)及熱量需求的同時避免血糖水平增高,維持血糖穩(wěn)定;運動護理主要是輔助治療,可以使機體對胰島素更為敏感,控制血糖水平;藥物護理對于控制血糖有明顯效果,但必須遵從醫(yī)囑使用,保證孕婦安全;心理護理可消除產婦的不良情緒,使其維持良好心態(tài),有助于治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巨大兒、產婦早產和感染的發(fā)生率均大于觀察組,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全面的產前護理干預能夠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妊娠結局,確保母嬰安全,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1]吳梅花,李霞,方渝. 妊娠期糖尿病產前護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9(2):158-159.
[2]施圍群. 妊娠期糖尿病產前護理干預對并發(fā)癥的影響[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24(5):189-190.
[3]陳淑慧,葉小麗. 綜合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4):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