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龐興航 許超亞
紅色基因在興安林海代代相傳
文/龐興航 許超亞
奇乾在哪里?如果問在大興安嶺林區(qū)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的人,可能100個人有99個會搖頭;可如果問那些遍布在全國各大林區(qū)的森林部隊官兵們,十人有九人都會伸出大拇指。
奇乾在這里。打開祖國版圖,雞冠子的頂端,北緯53°的地方;如果從內蒙古大興安嶺林管局所在地牙克石出發(fā),向北坐450公里的火車,再向北坐140公里的汽車,進入國內最大連片尚未開發(fā)的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qū)腹地,這里就是奇乾。
人類社會已經邁入21世紀的第15個年頭,可這里依然不通電、不通網、不通郵,距離最近的小鎮(zhèn)140公里,上世紀60年代,武警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支隊奇乾中隊就在這里扎下了根,這個傳承著人民軍隊血脈的小中隊,自此開啟了半個多世紀的堅守歷程。
這是一個創(chuàng)造榮譽和奇跡的中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一茬茬官兵堅守林海孤島信念不移,默默守護著95萬公頃原始森林的安寧,中隊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4次、三等功2次,連續(xù)8年被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2013年、2014年連續(xù)2年被森林部隊表彰為“標兵中隊”,成為生態(tài)文明戰(zhàn)場上的堅強堡壘。一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密林深處,曾走出了2名將軍、10名師職領導、26名團職干部,在全軍同級單位也是屈指可數。
是什么力量把官兵的心緊緊地凝聚在大興安嶺之巔?是什么原因,使中隊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中取得了如此多的榮譽?是什么信念,讓官兵堅定勇敢地挑戰(zhàn)極限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的奇跡?大家都說,這是源于一代代奇乾人忠誠、堅守、創(chuàng)業(yè)、樂觀的精神傳遞,這沒有錯??晒俦鴤?yōu)槭裁粗艺\?為什么堅守?為什么創(chuàng)業(yè)?為什么樂觀?
奇乾中隊距中俄邊界僅2.5公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鄰水,百公里之內不見人煙。5月路上還冒出一個個像饅頭一樣的冰包,9月就已漫天飛雪。一條通往外面的路,一年中有3/4時斷時通。這里冬天冷得直冒白煙,是一般人難以言狀的冷。短暫的夏季,大家最怕聽到雷聲,一有雷聲,心里就慌,因為這里是雷擊火的重災區(qū)。
那是在建隊之初,因地處中蘇邊界線,時常有叛逃分子會從這里偷渡。中隊組織20人的突擊小分隊,時常配合公安機關執(zhí)行特殊任務。接到命令,他們會冒著-40℃的嚴寒,官兵們遠程奔襲,人人跑得渾身棉衣濕透。等潛伏下來,趴在刺骨的冰雪上,身上濕透的軍裝,瞬間變成了冰冷的盔甲,周圍寒風凜冽,那滋味,就像一個人被放進了冰箱里。潛伏時,不能有一點響動,有時,一趴就是好幾個小時,等完成任務,不少人凍得都不會說話了。
血與火的歷史煙云,淹沒不了那些承載光榮與夢想的偉大豐碑。奇乾官兵始終燃燒著堅定的理想信念,薪火相傳、經久不息、歷久彌新。
1971年中隊沿額爾古納界河執(zhí)行巡邏任務,要過一個叫“講臺”的地方,所謂“講臺”,就是岸邊向河中心突出來的一塊大石頭。河水有7米多深,人根本就過不去。每到這個地方,必須人在“講臺”上爬行,手里攥著馬韁繩,拽著它,讓馬貼著“講臺”游過去。一次,一個叫王海的戰(zhàn)士把馬韁繩接好后爬上“講臺”過河,正當他和馬走到“講臺”中間的時候,那馬突然拐過頭就往對岸游去。王海一看,大事不好,就拼命拽馬,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人怎能拽過馬?他自己還險些被拖下河里。當時他的槍,還在馬鞍上面掛著呢,如果馬游到蘇聯(lián)那邊,槍就過去了,當時,那就是重大的政治錯誤了。一急之下,他竟忘了自己不會水,從“講臺”上一躥,騎到了馬背上。在冰冷的河水里,他和馬都只露個頭在水面上。他冒死把馬頭扳了過來,一點一點地往回游上了岸。站在岸邊的戰(zhàn)士都嚇出了一身冷汗。事后他說,當時就有一個想法:死了也不能讓馬游到對岸去。
在奇乾中隊官兵心中,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軍人的使命高于一切。這片林海早已融入了他們青春的血脈,半個世紀的守望讓官兵深諳了堅守和奉獻的意義。
2009年“五一”,時任指導員趙國明的愛人陳麗,特意請了一個星期的長假,帶著女兒悄悄來奇乾探親,想給丈夫一個突如其來的驚喜。她們母女出了機場,坐一宿的火車,再換乘汽車。跨過激流河、穿過白鹿島,盡管沙石路顛得她們頭暈惡心,陳麗心中的甜蜜卻越來越濃。奇乾近了,大半年沒看見的丈夫也近了!終于到奇乾了,陳麗滿心歡喜地下車,迎面卻是中隊正要開赴火場的車隊??吹酵蝗怀霈F在眼前的妻子女兒,趙國明先是一愣,隨即喊了一聲:“等著我,我們很快回來!”車隊卷塵而去。
第一天,陳麗帶著女兒守在中隊門口,癡癡守望著沙石公路盡頭,祈禱著下一刻能看到中隊凱旋的車隊。一整天過去了,茫茫林海不見人影。第二天,第三天,失望依舊……第六天,陳麗只好帶著女兒,一步三回頭地踏上了歸程。4歲的女兒懵懂地問:“爸爸怎么還不回來?爸爸不要我們了嗎?”陳麗摟著女兒,委屈的淚珠不斷線地滑落。半個月后,完成滅火作戰(zhàn)任務的官兵才安全返回,這哪是一群兵啊,就是一群衣衫襤褸、滿身烏黑的山魔。顧不上洗臉換衣服,趙國明急匆匆地撥通電話:“小麗,真對不起,沒想到火著得這么大?!薄靶←?,我做夢都想陪陪你們,哪怕是一天。但是——”電話那頭,陳麗既怨又心疼,早已泣不成聲……
使命如山,信念如磐。在奇乾,忠誠二字重千鈞。在強軍目標指引下,中隊官兵50年如一日,始終堅持條件艱苦但主觀追求不艱苦,不斷用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官兵頭腦,積極開展學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電影、宣講紅色故事、爭做紅色傳人活動,身處綠洲黨旗紅。盡管與俄羅斯僅一河之隔,冬季用不了兩分鐘就可以走過去,可52個年頭里,中隊從未發(fā)生過越境事件。
站在奇乾遙望祖國首都,即便是直線也需要1400多公里,跨越時空的界限,不管時代如何變遷、體制編制如何變更,中隊官兵始終堅持軍魂不變,讓生命線不斷線,黨中央、中央軍委、習主席的諄諄教誨和我軍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制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科學理論武裝官兵等政治工作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這里接力傳承,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的根本要求在這里深深扎根。
雪地足球賽
說起滅火戰(zhàn)斗,有人不解地問,原始林區(qū)人煙稀少,哪來的火?他們卻不知,這里是我國雷擊火的重災區(qū)?;饒鼍褪菓?zhàn)場,與“敵人”作戰(zhàn),就要摸清雷擊火的規(guī)律,保存自己才能消滅敵人。每到夏季,營區(qū)內,運兵車緊貼著營房門口待命,官兵們身穿橘紅色的防火服,在綠海中格外醒目。打個響雷,大家會不約而同心里一揪,以至于官兵們都有了心病,中午的雷聲,會讓大家晚上都睡不踏實。
2002年的7月28日,一場雷暴在天空炸響,原始林腹地多處燃起了烈焰。這是一場建國以來特大的雷擊森林火災?;鸸饩褪敲睿嘘牴俦谝粫r間趕赴戰(zhàn)場,與火魔鏖戰(zhàn)了8個小時,官兵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沒等他們喘口氣,前指通知:6公里外五號火場告急!中隊奉命趕赴增援。疲憊的官兵打起精神,背起50多斤的裝備給養(yǎng),向新的戰(zhàn)場急馳。原始林腹地無路可走,近2米高的灌木叢遍布山間,厚厚的腐殖層下暗流涌動,每走一步都如艱難跋涉。還有一些塔頭,它不均勻的立在沼澤里,一腳下去,腳下一滑,人就會摔倒在泥水里。6公里的直線距離,官兵們用了近8個小時才艱難抵達。個個臉上、手上都是被針葉刺破的傷口,腰部以下全部被冰冷的河水浸透。上等兵馬壯被樹枝刺傷眼睛,閉著眼拽著戰(zhàn)友一步不落,列兵王宏遠腳被樹杈扎傷,鮮血和冰冷的河水膩在一起,襪子都脫不下來……他們來不及片刻喘息,面對熊熊燃燒的火魔,迎頭沖上。這次大火動用了來自黑龍江、吉林等地的1萬多名森警官兵、6萬多地方群眾,共同奮戰(zhàn)了一個來月,才把肆虐的火魔征服。
在這場戰(zhàn)役中,奇乾中隊的官兵連續(xù)轉場5次,平均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近半數官兵勞累過度而暈倒在火線旁??蓞?zhàn)的45名官兵沒有一個人后退半步!面對這片原始林海的安危,那真是一場人與自然的肉搏,生存與死亡的較量,人與時間的賽跑,人與人之間的真情碰撞。奇乾中隊官兵用“不畏艱險、不怕困苦、連續(xù)作戰(zhàn)、敢打必勝”的氣勢,詮釋著作為撲火尖刀與前哨的頑強戰(zhàn)斗力。多少年后,奇乾的老兵們一說到這驚心動魄的一個月,還感慨萬千。
2006年仲夏,北部原始林區(qū)伊木河發(fā)生森林火災,直接威脅到原始樟子松林和邊防連隊油庫安全,情況萬分危急!時任中隊指導員吳迪帶領黨員“突擊隊”,冒著被倒木砸傷的危險,在火頭必經之地開挖防火隔離帶,預阻火線的蔓延。他們像戰(zhàn)場上殺紅了眼的勇士,揮舞著砍刀,在厚厚的腐殖層上打開缺口??车侗莱隽嘶砜凇?zhàn)士的虎口震裂、褲腳被荊棘劃開刺入肉里……極度的勞累和高溫,有的戰(zhàn)士暈倒了,澆壺涼水,醒了又沖了上去。火把鞋底烤化了,從身邊拽一把草,塞進鞋里,穿上再上;風力滅火機油料耗干了,拿起身邊的樹條繼續(xù)撲打……10個多小時的奮戰(zhàn),他們生生把熊熊的火頭壓住了,油庫保住了,林海安全了。大戰(zhàn)之后的戰(zhàn)士滿臉油煙、嘴里叼著干糧倚著樹干,東倒西歪就睡著了……在場的兄弟部隊領導為官兵們的神勇和悲壯所震撼。為此,中隊被授予集體二等功,指導員榮立一等功。
400次滅火戰(zhàn)斗,他們總是第一個沖上去并出色完成任務,成為降服火魔絕對可靠的尖刀利刃。探尋官兵絕對可靠的行動自覺,怎能脫離開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生命線的強大首位力量。戰(zhàn)爭年代,政治工作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和平時期,政治工作依然是完成任務的可靠根本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奇乾中隊自1963年建隊以來,共參加滅火作戰(zhàn)400余起、重特大森林火災30余起,獨立撲救初發(fā)火220余起,官兵們被林區(qū)人民親切譽為“原始林區(qū)守護神”,響當當的北疆森林衛(wèi)士。他們把無堅不摧的戰(zhàn)斗意志和無比銳利的精神鋒刃,通過每一次滅火戰(zhàn)斗向黨和人民報告,他們以能打仗、打勝仗的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報告,他們以絕對可靠的出色戰(zhàn)績向黨和人民報告!堅持圍繞黨和軍隊中心任務發(fā)揮服務保證作用,堅持黨員干部帶頭、以身作則等人民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這里匯聚成能打仗、打勝仗、打硬仗的磅礴力量,政治工作生命線的強大威力在生態(tài)文明戰(zhàn)場得到最終檢驗。
制作雪雕,專注用心
艱苦的北極神哨、遙遠的三沙哨卡,都不會像奇乾這樣把艱苦、寂寞、寒冷等不利因素集于一身,還要時刻投入與火魔的戰(zhàn)斗。無數個新兵連里的無數個新兵,談起新兵訓練結束會被分到奇乾,說瞬間不知所措一點都不為夸張,可真來了的都不再想走。他們靠什么能把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男兒,像磁石一樣牢牢吸附在這片林子里,在這里快速成熟成長,讓奇乾成為值得驕傲的一生眷戀?什么都不要想,只要踏踏實實干,就一定會有收獲。
2005年2月,剛到中隊任職的指導員任文軍組織召開支部民主生活會,4名支委展開了對他的批評,這讓他始料不及。原來他在給官兵講解理論的課堂上,拿著一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照本宣科念完兩章就下課了。在民主生活會上,士官支委韓平對任文軍直言:“你講的理論太枯燥又簡單,大家反映聽不懂、不愿聽。”其他支委也提出:“要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履行好職責?!逼媲嘘牴俦冀K保持“接風洗塵會”的傳統(tǒng),給新上任的干部提出要求,使中隊的光榮傳統(tǒng)得到傳承發(fā)揚;給剛提升的干部指出問題,防止驕傲自滿;給調出的干部提出希望,用真誠的建議為他們送行。新兵趙智超是2013年1月份下連的大學生士兵,在一次軍人大會上,他指出圖書室經常不開放、訓練擠占業(yè)余時間等12個問題,經黨支部研究決定,最終有9條合理化建議被中隊采納并及時整改。一直以來,中隊始終堅持的“黨員懇談會”“決策聽證會”等制度,已經成為評判工作績效、參與重大決策、解析難點問題、發(fā)揮民主權利的平臺。走群眾路線,官兵一致,發(fā)揚民主成為中隊的常態(tài)。
2014年1月份,中隊一名新兵分配到中隊后,感覺心理落差大,總是想方設法偷懶,跑步掉隊是家常便飯,還經常裝病逃避訓練,以至于訓練成績一直都處于中隊墊底水平,是中隊有名的“后進”兵。為了幫助他提高軍事素質,干部骨干輪流做思想工作,可是收效甚微。為了逃避訓練,他裝病說腰疼、肚子疼、渾身都不舒服,躺在床上就是不起來。指導員賀虎林沒有立即揭穿他,而是把他當成真正的病號來悉心照顧,與中隊長一道經常來床前噓寒問暖,安排炊事班每天做可口的病號飯,班長和其他戰(zhàn)友空閑時間就來陪他聊天。賀虎林了解到他有表演天賦后,就在中隊每月組織的小晚會上安排表演節(jié)目,并讓他負責節(jié)目排練,當他看到自己編排的節(jié)目在舞臺上演出成功時,內心感到無比激動和自豪,第一次體會到了屬于自己的價值感。接下來的訓練中,他開始積極起來,當看到自己的成績在大幅度進步時,他高興地說:“正是因為戰(zhàn)友們的關心關愛,才有我現在的成長進步,我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已經愛上咱們的奇乾了!”
愛上奇乾是源于奇乾的魅力,奇乾的魅力不正是那人民軍隊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魅力。有了它,戰(zhàn)爭年代,艱苦奮戰(zhàn)而不潰散;和平時期,迭經考驗而不變色。奇乾中隊雖一直駐守在國境線旁、原始林腹地,但沒有一人逃離部隊、沒有一人越過邊防線一步,雖遠離人煙,但始終堅守社會公德、軍人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52年來他們始終堅持自主抓建不動搖,注重建好支部育好官兵,營造團結和諧的警營環(huán)境,全面建設在不同時期走在了森林部隊前列。從工作到生活,歷代官兵都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作風,堅持官兵一致、發(fā)揚民主,堅持實行自覺的嚴格的紀律等人民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紅色血脈在這里傳承不曾停滯,優(yōu)良傳統(tǒng)在這里發(fā)揚不曾弱化,他們用絕對純潔的思想和行動展示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時代風采,成為保護祖國北疆重要生態(tài)屏障的亮麗風景,成為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的生動體現。
這里早已融入了碧波蕩漾的萬頃林海,營院里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正是那綠色林海里的一抹紅。無論時代怎么發(fā)展、條件怎么變化,人民軍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始終在延續(xù)、傳承、接力,大家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快樂成長、和諧相融,憧憬著個人夢想,奮進在強軍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著?!?/p>
責任編輯: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