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棉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情境教學成為教師課堂實踐中常用的方法,但是,情境呈現(xiàn)的方式直接影響情境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總結了四種呈現(xiàn)方式:一是創(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情感;二是分層展示,訓練思維;三是優(yōu)選視頻,提高成效;四是激情演講,引發(fā)共鳴。
關鍵詞:呈現(xiàn)方式;優(yōu)化情境;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2-0271-02
新課程改革以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努力選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案例來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依托具體的教學情境開展情境教學,有意識地將學生引入其中,調動學生知識參與、思維參與、情感參與、行為參與的積極性,開展情境學習,從而實現(xiàn)三維目標??梢哉f,在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實踐中,情境教學具有其獨特的應用價值。但是,在情境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經常遭遇的尷尬是,備課預設時熱血沸騰,可是課堂生成時學生的“不管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的反應,真正讓教師感受到教學的無助。預設和生成的差距正是情境教學的有效性的考量標準之一,差距越大,表明有效性越低。情境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與通常所重視的案例內容、基于案例設置的問題、學情因素相關,案例呈現(xiàn)方式也是不容忽視的。本文以《文化生活》的教學實踐為例,分析在實施情境教學時如何優(yōu)化情景呈現(xiàn)方式,以提高情景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懸念,激發(fā)情感
在講授“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時,一般情況下,老師會選用感動中國人物、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通過展示相關的視頻、資料來設置情境,并希望通過引導學生的思維參與、情感參與,談談自己的感受來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取向。但這種采取直接呈現(xiàn)案例的方式,其生成的效果是學生只是了解了人物事跡,很難深入其心靈深處。筆者也選用一個典型案例,但改變了直接呈現(xiàn)其資料的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懸念,逐漸展示情景的方式,取得了不一樣的效果。具體呈現(xiàn)如下:
師:請同學們屏住呼吸,看著時鐘,讓我們等待1分16秒。(時鐘轉過1分16秒,這過程中,學生帶著詫異又有所期待的心情望著時鐘,當然也有開著玩笑的學生)師:請大家在“ 的1分16秒”補充你剛才的感受。(學生七嘴八舌,“漫長的”、“好奇的”、“無所謂的”、“短暫的”。在學生稍作平靜后,教師用凝重而緩慢的語氣說出一段話)師:如果我給1分16秒賦予堅強的詞語,如果我們正坐在一輛行使在高速路上的大巴車上,而司機被飛來的數(shù)公斤重的鐵塊擊中腹部,肝臟破裂、多處肋骨折斷,乘客的性命危在旦夕,(學生望著教師,偶有唏噓聲,已有了解的學生向同桌講述,而教師稍作停頓,吸引所有學生)司機用這1分16秒完成了靠邊停車、拉手剎、打雙向燈等保障安全的動作,之后,他倒下了。這就是最美司機吳斌。(趁熱打鐵)大家想過沒有,如果沒有平常的大愛和敬業(yè)深入骨髓,吳斌師傅是不可能在這危急的時刻、忍住常人無法想象的疼痛發(fā)揮出超人的力量。(我被自己的講述感動了,學生的表情也凝重了。)
因此,設置有效的懸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同時隨著一幅幅畫面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帶領學生慢慢進入教師所想要達到的情境,教學過程成為了學生由情感所驅動的主動發(fā)展的過程。
二、分層展示,訓練思維
分層對情景內容進行展示,讓受教育者逐一構建多層次知識結構。每一個認識結構的構建就意味著一個認知沖突的解決,而每一沖突的解決也就意味著新認識的構建,進而推動受教育者認知向深層次發(fā)展。在講授“提高科學文化修養(yǎng)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知識時,不僅要強調“提高科學文化修養(yǎng)(才)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德)”,而且要強調“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在案例的呈現(xiàn)上,容易使學生單層次地理解才和德的重要性,理解德才兼?zhèn)涞牡览?,而難以升華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為此,筆者嘗試分層次、遞進地呈現(xiàn)案例,提高了教學效果。具體呈現(xiàn)如下:
師: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老總,對于有德有才、有德無才、無德有才、無德無才這四類人的應聘,你在錄用方面有何考慮?并說明理由。(學生進入角色,因為此問題在學生的知識發(fā)展區(qū),紛紛談論自己的看法,教師很欣慰地看到辯證思維在談論問題時閃光,在談論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意識到有德有才與無德有才相比,易得到信任,路走得更寬,更遠;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德才兼?zhèn)?,德為先的理念。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趁熱打鐵)師:有這樣一個故事:A、B、C三個人去上夜班,很遠就看見經理在廠房門口站著。見到他們,經理就說:“實在抱歉,你們三人都沒有通過公司的試用,這個夜班上完后,請你們離開工廠?!闭f完,他把這個月的工資交給三人后就走了。三個人呆呆地站在那里一言不發(fā)。過了很久,A說:“上班時間到了,我們還是去上班吧!”“把我們炒了魷魚,還上什么夜班?你傻?。 盉沖A吼道?!胺凑べY已經拿了,最后一個夜班我才不去呢!”C說。A心里其實也很難過,但他不愿看到因為不來上夜班而影響整條生產流水線?!熬驼竞米詈笠话鄭彴?!”A對另外的兩個朋友說,但他們卻頭也不回地走了。最后一個夜班,A強打精神,盡量使情緒不影響工作。下班鈴響了,A走出廠房,意外地發(fā)現(xiàn)經理正站在廠房門口。(已經有學生猜出這個中國式勵志故事的結尾,教師微笑著看著學生的竊竊私語)師:結果相信大家已經明了,但我希望大家認真地聽聽經理的最后一句話:“你們三個人都很優(yōu)秀,但我們要選擇一個最優(yōu)秀的。你和他們相比,多了一份難能可貴的品德,因此我們選擇了你!”是的,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人,那么怎樣才能脫穎而出呢?(學生此時明白了用意,說出了“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標”)
政治課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層層遞進式地展現(xiàn)案例,一步一步地說明“提高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科學文化修養(yǎng),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清晰、有條理地闡述問題,啟迪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現(xiàn)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自覺樹立追求更高道德修養(yǎng)的信念,實現(xiàn)三維目標。
三、優(yōu)選視頻,提高成效
影視視頻具有震撼力、吸引力、滲透性強以及形象、生動、直觀等特點,為學生所喜聞樂見,是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加深對知識理解的有效情景。在講授“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時,情境教學是首選的教學策略,如何呈現(xiàn)給學生是一個難題,簡單的做法是把視頻呈現(xiàn)給學生,可是,一方面這段視頻的節(jié)奏是根據(jù)節(jié)目需要設計的,并不完全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另一方面,超過10分鐘以上的視頻其實降低了教學效果,學生會忘記當初為什么看這段視頻。怎樣才能讓這段視頻發(fā)揮我能利用的最大的功效呢?在講授“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內容時,筆者借鑒了“老梁故事匯”等節(jié)目主持人的講解和視聽內容的結合方式呈現(xiàn)視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呈現(xiàn)如下:
師:在初中教材中,大家學過一篇文章《珍珠鳥》,還記得作者是誰嗎?(個別學生小聲講出了馮驥才)師:是的,馮驥才是我國著名作家、畫家,現(xiàn)在大家記住更多的是他的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者的身份。而他對民間文化的保護意識開始于上個世紀的90年代。(教師講述1991年周莊迷樓的故事。)而對于民間文化保護的強烈的自覺性,應該要數(shù)1994年的“天津保衛(wèi)戰(zhàn)”。(播放視頻中相關的內容)師:在這期間,馮驥才在法國住了三個月,了解到三位作家對法國文化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介紹雨果、梅里美、馬爾羅),正是這些保護工作使得法國很多歷史文化得以留存,樹立了法國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尊。而就在這樣的時刻,馮驥才聽到了天津老街被拆除的消息,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作家的責任。2002年,他發(fā)起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播放視頻中的相關內容)師:請大家分享一下你對馮驥才行為的認識?(教師在學生分享的基礎上引導對于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理解)
就如電影是由一個個情節(jié)串連,并在其中傳遞其價值觀似的,教師在運用視頻時,也將其設計成串連的情節(jié),并在其中滲透知識點、傳遞價值觀,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實現(xiàn)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轉換。
四、激情演講,引發(fā)共鳴
教師在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時,教學語言作為必不可少的手段,對于情境的有效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試想,平淡直白與抑揚頓挫的語言,哪一種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于所呈現(xiàn)的材料的認同和對教學的投入呢?而如果教師本身都不認同材料所蘊含的“理”,又怎能讓學生認同呢?
在《文化生活》的入門課上,與學生一起學習什么是文化,我引用了臺灣學者龍應臺的《文化是什么》中的一段話:“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睖\顯的道理通過富有感情的演講傳遞給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也激發(fā)了學生想說一說的欲望。特級教師胡興松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論》中指出,情境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意遠,這既包括情境教學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廣遠,又包括情境教學的教育意義深遠。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教師會注重導入、擴展,卻容易忽視總結升華的技巧,虎頭蛇尾是一種遺憾。在實踐中,我利用女教師特有的細膩,挖掘學生在討論中的閃光點,結合自己對問題的感想,發(fā)表自己的簡短演講,話無須多,需要的是有內涵的真情實感,也不妨讓自己的演講有著文學色彩的閃光,每每這時,我都會感受到學生的贊許和認可。在對“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進行總結時,我感慨地說:“中華文化是五千年來沒有斷層的文化,有著獨特的厚重感和凝重感,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們更要兼容并蓄,將文化的精華和當下的發(fā)展進行有意義、有效的對接。我們應該多一些向內的尋找和追求,喚醒心中的對于中華文化的敬畏感和膜拜感,讓我們的古老文化得到重新更新和發(fā)展?!?/p>
情境教學中怎樣呈現(xiàn)情景才是有效的,一個好案例宛若一顆優(yōu)良的種子需要合適的陽光、空氣、水,教師需要極大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演繹有效的情境,才能使其生根,發(fā)芽,出土?!盎▋憾涠溟_”是每個教師期待的美好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