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這是一顆濃彩黃鉆石吊墜,重達47.14克拉,在雅詩·蘭黛(Estée Lauder,1908~2004)夫人的珠寶收藏中,具有特別的歷史價值,它曾出自溫莎公爵夫人的珠寶收藏,溫莎公爵夫人是20世紀最重要的珠寶收藏家之一。英國攝影師塞西爾·比頓(Cecil Beaton)的鏡頭曾記錄下這個鉆石的輝煌瞬間:1971年舉行普魯斯特化裝舞會(Proust Ball),溫莎公爵夫人當時戴著這枚黃鉆石做成的戒指出席晚會,這是歐美社交史上的一個傳奇舞會,由法國的羅斯柴爾德男爵夫婦舉辦。享有盛名的國際性盛大舞會分別是1903年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冬宮舞會(Bal du Palais d'Hiver)、1951年意大利威尼斯的世紀舞會(Bal du Siecle)、1971年費里埃的普魯斯特舞會(Bal Proust),以及1966年紐約黑白舞會(Bal Black & White)。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顏色是藍色和金色,所以當晚溫莎公爵夫人穿了一襲藍色晚裝長裙,并佩戴了這顆金光閃閃的濃彩黃鉆石戒指和黃鉆石胸針及耳環(huán)。從1946至1966年的20年間,溫莎公爵和夫人共向紐約珠寶店哈利·溫斯頓(Harry Winston)買了15件珠寶,大部分都有跡可循。但這顆購于1951年的黃鉆石戒指的去向,成了一個新的寶石之謎!
哈利·溫斯頓是具有世界性知名度的珠寶商,上流社會對他都耳熟能詳。1953年上演的好萊塢音樂片《愿嫁金龜婿》(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由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所唱的插曲《鉆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中有一句口白就是:“告訴我,哈利·溫斯頓,把一切都說給我聽!”哈利·溫斯頓以銷售大克拉鉆石而出名,他經(jīng)手賣出的世界名鉆有希望之星藍鉆石(哈利·溫斯頓是希望之星藍鉆的最后一位主人)、伯特·羅得鉆石、葡萄牙人鉆石等。溫莎公爵夫人購買的這顆黃鉆亦在哈利·溫斯頓所經(jīng)手的名鉆之列。
1987年4月,溫莎公爵夫人遺產(chǎn)中最重要的珠寶部分交由蘇富比在日內(nèi)瓦拍賣,這一次可以說是珠寶拍賣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不過這顆心形濃彩黃鉆石,并沒有包括在這次拍賣中。之后蘇富比公司在拍賣雅詩·蘭黛夫人珠寶收藏時,這顆曾屬于溫莎公爵夫人的濃彩黃鉆石,終于出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原來它是被雅詩蘭黛的創(chuàng)辦人雅詩·蘭黛夫人私下購藏。
雅詩·蘭黛和她的丈夫約瑟夫,是溫莎公爵夫婦的多年好友。溫莎公爵夫婦每年冬天都會到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度假,而雅詩·蘭黛夫婦在棕櫚灘的避寒豪宅,曾是溫莎公爵夫婦在棕櫚灘上的住處之一。雅詩·蘭黛夫人購藏的這顆黃鉆很可能是通過全權處理溫莎公爵夫人財產(chǎn)的私人律師進行的。
1978年,這顆黃鉆石被帶到紐約第五大道上的另一家珠寶名店——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但她很低調(diào),并沒有透露這顆黃鉆石戒指的身世。1978年梵克雅寶珠寶店,按照她的意愿,將這顆濃彩黃鉆石用18K黃金鑲在共約8克拉的一圈鉆石上,成為一顆可拆卸的吊墜,同時配以梵克雅寶的鉑金和鉆石項鏈上。其后,這條長18英寸、鉆石共重95克拉的項鏈,連同“溫莎的心”吊墜一起拍賣。這次的拍賣讓雅詩·蘭黛夫人的珠寶收藏首次呈現(xiàn)在公眾面前。
雅詩·蘭黛夫人
雅詩·蘭黛是同名化妝品牌雅詩蘭黛的創(chuàng)辦人,1908年7月1日出生在一個猶太籍的五金店主家,不過家人說她的生日也許更早兩年。不管如何,雅詩·蘭黛的出生地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匈牙利的科羅那。雅詩·蘭黛是家中的第九個孩子,她生來就厭惡自己的猶太移民身份,并且討厭貧民區(qū)的生活,一直努力想成為真正的美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雅詩·蘭黛皮膚科專家約翰叔叔的到來改變了她的一生,叔叔帶來的神奇的護膚油配方讓雅詩·蘭黛覺得不可思議,并從此將夢想與它交織在一起,開始孕育一個美容護膚世界的夢想。她曾回憶說:“我的未來從此寫在了一罐雪花膏上?!?946年,蘭黛夫婦成立雅詩蘭黛公司,并且選用“蘭黛的藍色”作為品牌的標志顏色。
“任何一個女人都可以擁有美麗?!边@是雅詩·蘭黛本人的堅定信念。她是如此相信形象的重要,以至于隨身攜帶自己的產(chǎn)品。蘇富比美洲主席大衛(wèi)·尼文(David Niven)曾回憶起好玩的一幕:一次在家中午餐,雅詩·蘭黛夫人告訴他,他的臉色看上去有些蒼白,她手袋里的雅詩蘭黛產(chǎn)品可以幫他立刻改善。作為熟悉的晚輩,他欣然從命,任雅詩·蘭黛在他臉上涂抹!
雅詩·蘭黛不僅致力于美容事業(yè),同時也樂善好施。她的兒子萊昂納多和羅納德以及孫輩們,都仍然秉承著雅詩·蘭黛所創(chuàng)立的慈善事業(yè)家族傳統(tǒng)。萊昂納多·蘭黛和羅納德·蘭黛兩兄弟在1998年創(chuàng)立阿爾茲海默癥藥物研發(fā)基金會,致力于加快開發(fā)預防和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藥物。2004年雅詩·蘭黛去世后,家族將雅詩·蘭黛生前收藏的珠寶陸續(xù)交由蘇富比拍賣。所獲得的資金全部捐給阿爾茲海默癥藥物研發(fā)基金會和乳腺癌研究基金會。這也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位傳奇女性的生活另一面。
今年,為了給阿爾茲海默癥藥物研發(fā)基金會捐款,蘭黛家族再次將雅詩·蘭黛夫人的珠寶交由蘇富比拍賣。拍賣的十幾件珠寶多數(shù)是歐洲高級珠寶商上世紀50~70年代制作的,包括梵克雅寶(Van Cleef &Arpels)、伯敻(Boucheron)、寶格麗(Bulgari)、卡地亞(Cartier)、尚美(Chaumet)、蒂芙尼(Tiffany)等品牌。雅詩蘭黛公司名譽主席羅納德·蘭黛先生表示:“我和我的家人十分高興可以和蘇富比合作舉辦這一特殊拍會。此次上拍的每一件珠寶藏品都采用了永不過時的設計。我的家人都希望通過此次拍賣來為乳腺癌研究基金會和阿爾茨海默癥藥物研發(fā)基金會籌集資金,并因此感到榮幸和激動。一如既往地致力于讓這些疾病成為歷史就是我們家族的目標?!?/p>
其中,大衛(wèi)·韋伯(David Webb)設計制作的一套藍寶石、天然珍珠、鉆石胸針及耳環(huán),是50年代珠寶風尚的代表作品,整套作品設計得比較開放,明快,更有結(jié)構性。大衛(wèi)·韋伯是著名的美國珠寶師,他的客戶中有伊麗莎白·泰勒、肯尼迪夫人、芭芭拉·史翠珊等名流。作為美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珠寶設計師的杰出代表,他的靈感大多來源于對大自然的感悟,他的設計變化多端,寶石與各種材質(zhì)的混搭,黃金、琺瑯、色彩、紋理、形狀等各種元素構成了他的作品。
50年代的社會和文化受到了革命性的影響。這種影響也波及當時的珠寶設計領域,其風格被分為兩個方向:分為高級珠寶作坊和傳統(tǒng)生產(chǎn)制造業(yè)。成熟的女性喜歡優(yōu)雅高貴的珠寶,年輕女子則喜歡自然有趣的珠寶。這個時期,整套的珠寶似乎又再一次地流行起來。成對的耳環(huán)、手鐲、胸針和戒指又一次成為流行時尚。用彩色寶石和各種紋理裝飾的動物、雪花、星星、大黃蜂、蝴蝶、樹葉和花朵等主題成為焦點,短款項鏈成為最受歡迎的珠寶首飾。長度適中,特別是有珍珠裝飾的Choker項鏈成為人們白天和晚上的最愛。而一整串的大顆寶石項鏈則成了人們在正式場合夢寐以求的珠寶。這在雅詩·蘭黛夫人的珠寶收藏中,清晰可見。
雅詩·蘭黛夫人另一件由梵克雅寶設計制作于1965年的藍寶石、綠松石、鉆石、祖母綠翠鳥形胸針,則象征著60年代是一個復古與優(yōu)雅結(jié)合的時代。看得出來,此時華麗奪目的珠寶風格不再是她們追求的款式,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幾何造型、金色,或是與鮮艷彩色寶石拼接的珠寶,成為最受歡迎的款式。這些珠寶的再次呈現(xiàn),是一個時代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