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繼澤 鄒金才 翁建華
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在硬膜外穿刺中的應用價值
馮繼澤 鄒金才 翁建華
目的 探討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在硬膜外穿刺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5月至12月深圳市龍華新區(qū)龍華人民醫(yī)院行硬膜外穿刺麻醉的796例患者,按以序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8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穿刺,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注射器穿刺,分析觀察組患者囊泡消失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368例成功銜接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兩組患者的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是硬膜外穿刺中的一種具有可視效果的操作工具,大大增強了硬膜外穿刺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硬膜外穿刺;可視化效果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臨床最常用麻醉方法。穿刺針準確到達硬膜外間隙和將硬膜外導管置硬膜外間隙,是保證硬膜外麻醉成功的關鍵[1]。突破黃韌帶時的“阻力消失感”是判斷穿刺針是否到達硬膜外間隙的主要方法,但此方法只是一種經(jīng)驗性方法,對于教師示教和初學者來說比較困難。針對這一問題,采用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進行硬膜外穿刺,在穿刺針通過黃韌帶到達硬膜外間隙的瞬間,囊泡彈性回縮,為穿刺針到達硬膜外間隙提供了一種“可視化”的警示效果,大大增強了硬膜外穿刺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本研究對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進行硬膜外穿刺的臨床實用價值和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12月在我院行硬膜外穿刺麻醉的796例患者,男260例,女536例,年齡24~39歲,平均(29±8)歲。采用序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18例,女280例,平均年齡(30±8)歲;觀察組患者中,男142例,女256例,平均年齡(29±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穿刺與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均選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間隙為T10以下。患者取側臥屈曲位,常規(guī)消毒后,行硬膜外穿刺。觀察組患者在穿刺針尖到達黃韌帶的致密組織后,連接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駝人集團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產品標準:YZB/國0333-2012,批號:1304028J,國產專利號:ZL 02 2 69873.6[2]),并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約0.5 ml,囊泡充脹良好后繼續(xù)進針,以囊泡消失為穿過黃韌帶并進入硬膜外間隙為標志,完成置管操作后給藥,實施麻醉。對照組患者采用普通注射器行硬膜外穿刺操作,直接穿過黃韌帶,以阻力消失為標志,完成置管操作后給藥,實施麻醉。
1.3 觀察指標 對成功銜接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的患者,觀察穿刺針通過黃韌帶時的囊泡消失情況。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其中以置管順利作為穿刺成功的指標,否則為穿刺失敗。穿刺并發(fā)癥為誤入血管、穿破硬脊膜誤入蛛網(wǎng)膜下腔和神經(jīng)損傷。
1.4 麻醉效果判定標準 滿意:鎮(zhèn)痛完全和肌松良好;欠佳:鎮(zhèn)痛完全而肌松效果不良;不滿意:鎮(zhèn)痛不全或無鎮(zhèn)痛效果。總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欠佳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囊泡消失情況 觀察組398例患者中,12例患者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后囊泡緩慢回縮,充盈效果不佳,未進行穿刺;另18例患者因操作者將穿刺針直接穿過了黃韌帶,未能使用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其余368例患者穿刺針通過黃韌帶前囊泡充脹良好,通過黃韌帶到達硬膜外間隙的瞬間均出現(xiàn)明顯可視的“囊泡彈性回縮消失”現(xiàn)象。
2.2 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的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3。
表2 兩組患者穿刺并發(fā)癥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閆清等[2]介紹了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在硬膜外穿刺中的應用,認為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在硬膜外穿刺中囊泡彈性回縮可作為判斷穿刺針針尖是否到達硬膜外間隙的警示性標志。本研究結果顯示,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可作為判斷硬膜外穿刺針到達硬膜外間隙的一種可靠工具。
觀察組患者中,12例患者經(jīng)反復多次定位注入0.9%氯化鈉注射液后囊泡都立即自行回縮,不能保持,可能與患者黃韌帶組織松軟有關;另有18例患者,操作者將穿刺針直接穿過了黃韌帶,未能使用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完全是操作者的“感覺”原因所致。
壓力囊泡注水后不能保持的現(xiàn)象,提示應用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為是否穿刺針在通過黃韌帶前,利用黃韌帶致密組織的阻力,向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注水形成囊泡,并得以保持。
將穿刺針直接穿過黃韌帶的現(xiàn)象說明穿刺時“黃韌帶的阻力消失感”屬于“感覺”指標,個體差異較大。在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此情況的多為實習醫(yī)師和低年資醫(yī)師。從帶教和培養(yǎng)年輕醫(yī)師角度考慮,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的“明示效果”更有實際應用價值。理論上可以減少或避免感覺失誤造成的穿刺并發(fā)癥[3]。
注水囊泡是正壓球囊,當阻力突然消失時,由于正壓效應,囊泡迅速彈性回縮消失。這種回縮過程和壓力變化密切相關,與穿刺針位置關系無影響。本研究中,觀察組小部分患者囊泡瞬間消失后,立即置管并不順利,而是再緩慢進針0.5~1.0 ml后,略作調整方可完成置管。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與穿刺針斜口部分通過硬膜有關[4],因為壓力變化與穿刺針斜口是部分還是全部通過有關。
兩組患者的置管情況、穿刺并發(fā)癥和麻醉效果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囊泡壓力指示注射器為硬膜外穿刺提供了一種具有可視效果的操作工具,大大增強了硬膜外穿刺操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1] Michael S,Richmond MN,Birks RJ.A comparison betweenopenend (single hole)and closed-end(three lateral holes)epi-dural catheters.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sensory blockade[J].Anaesthesia,1989, 44(7):578-580.
[2] 閻清,朱東亞,邵淑玲.一種硬膜外腔穿刺用囊泡指示裝置:山東,CN2571332.2[P].2003-09-10.
[3] Angle PJ,Kronberg JE,Thompson DE,et al.Epidural catheter penetration of human dural tissue:in vitro investigation[J].Anesthesiology,2004,100(6):1491-1496.
[4] Gupta D,Srirajakalidindi A,Soskin V.Dural puncture epidural analgesia is not superior to continuous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J]. Middle East J Anaesthesiol,2013,22(3):309-316.
R614
A
1673-5846(2015)08-0125-02
深圳市龍華新區(qū)龍華人民醫(yī)院,廣東深圳 518109
馮繼澤(1960-),本科學歷,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臨床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