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娟 黃仁樹(四川省什邡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獸醫(yī)實驗室血清學診斷注意事項
文│李娟 黃仁樹(四川省什邡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獸醫(yī)實驗室在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作用日趨凸顯,而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后續(xù)畜牧生產(chǎn)指導和動物疫病防控的方向。目前獸醫(yī)實驗室診斷主要分三大類:血清學診斷、病毒學診斷、細菌學診斷。細菌學與病毒學檢測工作在基層實驗室開展得不多,使用最普遍的是血清學診斷。由于基層獸醫(yī)實驗工作起步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原因,在血清學診斷實驗實施和操作中常出現(xiàn)一些問題,筆者就該實驗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旨在提高動物疫病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和水平,增強動物疫病防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血液采集和血清制取中應注意問題。在血清學診斷中,診斷樣品主要是血清。對于不同的畜禽采血方法較多,通過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家禽采用翅下靜脈采血、小豬采用臥式采血、中豬和大豬采用立式采血以及奶牛采用尾靜脈采血的方式,是畜禽應激最小、最為方便的方式。在血清學診斷中應注意采血的時間,需在抗體的高峰期進行血樣采集。
在血樣采集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針頭、血樣容器、采血部位須全部消毒。采樣人員務必熟練掌握采血技術,選用合適的注射器及針頭,做好保定工作,選準采血進針的部位。例如豬的前腔靜脈越往頭部越淺,但也越細;越靠胸部越粗,但也越深。在采血過程中要掌握好一定的方向、角度和深度,針尖進入血管后應順著血管的方向向前推進,推偏刺穿血管會引起血腫。
2.血清的制取。血清的制取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自然析出法,采血后,應使注射器活塞向后拉一兩厘米,留血清析出的空隙,并放在30度左右夾角上靜置,讓血清自然析出,通常溫度高血清析出快,夏日一般一個小時血清即可析出;另一種方法是離心法,該方法是立即將注射器內的血液沿容器壁(血清管壁)徐徐注入,不能用力擠,也不能震蕩,否則易使紅細胞破裂而發(fā)生溶血,待容器內的血液凝固后,用離心機4000轉5分鐘左右離心,上層即是血清,須凝血后再離心,否則離心出來是血漿。
3.血液樣品的保存和運送。血清制備后,應4℃冷藏,在24小時內送到實驗室。如24小時內不能送達,則將血清置于冰箱-20℃凍存,切記不可反復凍融。樣品運輸過程中,為避免因劇烈震動使容器破損,樣品裝入冷藏箱前應鋪設襯墊并用柔軟的東西互相隔開防止碰撞,而且要保持溫度在必要的范圍內(通常加入冰袋)。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盛裝送檢樣品的容器,應貼上可防止因各種原因(冷凍、擠碰等)脫落的標簽,同時填完整采樣單,標明采樣時間、地點、編號和樣品名稱、畜禽品種、免疫情況等。
1.試劑、器具的選擇。在血清學診斷中的試劑要選擇有批文批號的,并注意試劑的有效期。特別要注意的是診斷試劑的有效期通常比較短,甚至有的有效期只有3個月?;瘜W試劑應主要選擇分析純,并注意試劑的保存方法。
另外,移液器量程的選用也要注意,因為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選用最大量程與所量體積最為接近的移液器,誤差會較小。
在血清學檢測中經(jīng)常會用到96孔血凝板,通常豬瘟的間接血凝試驗選用110度V型板,而禽流感和新城疫的血凝試驗選用90V型度板,因為在同等時間內不同型號的板血沉降效果是不同的。
2.實驗室儀器的校正。在血清學診斷中,常用的儀器有電子天平、水浴鍋、酶標儀、純水器、滅菌鍋、移液器和恒溫箱。電子天平應注意在第一次使用、長時間未使用、天平移動位置和天氣溫差變化等情況下都要做校準,才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應經(jīng)常檢查水浴箱溫度計所示的溫度和水中(或溫箱內)實測溫度是否一致,允許有±1℃的誤差。對酶標儀應經(jīng)常維護其光學部分,防止濾光片霉變,定期檢測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因為不同試劑盒要求采用不同的波長。純水器應注意器濾芯、反滲透膜和純化柱子是否超出使用壽命,如果失效,立即更換,否則影響純水的質量。滅菌鍋的安全閥、溫度表、壓力表要定期校驗,以確保設備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移液器可用分析天平稱量所取純水的重量并計算的方法,來校正取液量。恒溫箱的電動機軸承應每半年加油一次,經(jīng)常檢查恒溫箱所示的溫度和溫箱內實測溫度是否一致。
3.實驗室操作的規(guī)范。實驗室操作的規(guī)范性,直接影響著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在血清學診斷中,一是應注意所用的器皿都要洗凈,配好的溶液需要進行滅菌,并注明日期和名稱,放置低溫或冷凍保存。二是所用的電子儀器設備在使用之前都應提前10分鐘打開,讓儀器預熱,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三是在移液器的使用時,為獲得的較高的精度,吸頭最好預先吸取一次樣品溶液,然后正式移液;吸液時應保證槍頭內沒有氣泡;每次實驗后務必將刻度調整至最大,讓彈簧恢復原型以延長移液槍的使用壽命。四是對于所用溶液和試劑,盡量做到取多少用多少,對于取出又未用完的溶液或試劑,絕不能倒回瓶中。五是實驗中應注意控制好實驗環(huán)境溫度,通常溫度控制在20~25℃,對于特定的實驗要控制好相應的實驗環(huán)境溫度。
4.實驗室檢測中的生物安全。作為基層獸醫(yī)實驗室,一般不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但是在做人畜共患病檢測(比如布魯氏菌病血清學檢測)時對實驗室工作人員仍有潛在危險,實驗室的其他血清學監(jiān)測的生物安全也有隱患。所以實驗室工作人員應提高防護意識,懂得生物安全對自身和環(huán)境的重要性,而且在實驗時應該做好防護措施。
對于實驗室環(huán)境應定期或不定期的通過紫外燈或消毒劑進行消毒;每次實驗結束后都應對實驗室、實驗臺面進行消毒,廢棄物不能隨便丟棄,對其消毒后,做統(tǒng)一處理;對于個人,應佩戴好手套、口罩、鞋套和實驗服,每次實驗結束都要洗凈雙手。
采樣記錄應一式兩份,一份隨樣品送實驗室,一份采樣單位備案。通常血清學實驗的采樣記錄,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畜主的姓名、電話、畜禽場的地址、動物種類、數(shù)量、日齡和免疫情況。采樣記錄單一定要填寫詳實,因為它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在實驗室血清學診斷中的實驗也應做好原始記錄,記錄應包括:檢測時間、樣品名稱、檢測項目、實驗方法、實驗設備、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檢查結果以及檢查人員等。
血清學診斷是基層獸醫(yī)實驗室主要進行的實驗,隨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和疫病譜的變化,基層獸醫(yī)實驗室應該在此基礎上,引進各種新設備、新方法、專業(yè)人員,開展更多實驗,為養(yǎng)殖業(yè)服務好,對提高動物疫病監(jiān)測水平、提升預警預報能力、合理安排疫病防控措施、保證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