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麗寧
(延慶縣圖書館 北京 102100)
建立公共圖書館是我國建立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方式。在過去,信息傳遞不甚發(fā)達的年代,公共圖書館是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來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人們閱讀書籍的時間越來越少,公共圖書館的借閱量也越來越少,逐漸失去了對人們的吸引力。然而,閱讀書籍與網絡閱讀、手機閱讀這類片段式的閱讀相比較,還是有自己的優(yōu)勢。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雖然方便,方便隨身攜帶閱讀,但是這種閱讀是片段式的,并且往往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進行閱讀,直接影響閱讀感受和閱讀效果。而書籍閱讀更加深刻、更加有氛圍、更有體系,人們在閱讀和翻動書籍時,目光和觸感能夠給人們帶來久違的閱讀回憶。此外,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基層圖書館的基礎設施破舊,尤其是資源管理體系不合理,也是導致人們借閱量少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倡導閱讀的同時,完善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基層圖書館的基礎設施,探索新的資源管理和建設方式,迫在眉睫。
在我國,有七分之一的農村人口。由于歷史的原因,很多農村人口尤其是年齡偏大的群眾雖然有識字的能力,但是文化素質卻并不高。他們的主要信息來源是電視、網絡、手機。這些新媒體,有信息傳播的優(yōu)勢,可以將黨和國家的政策直接傳遞給基層群眾。但是,僅僅了解片段式的信息不能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的真正提高,必須通過書籍的閱讀來實現。如果基層圖書館能夠得到群眾的青睞,那么群眾在農閑時就可以借閱,通過靜心閱讀來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真正成為新時代的有文化、有素質、有技術的農民。
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在農村,農村穩(wěn)定了,中國的和諧社會建設就看到了進步。很多基層政府抱怨基層群眾工作難做,農民對于國家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國情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與農民的溝通就要浪費很多時間。甚至在一些敏感問題,例如征地賠償等問題的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糾紛,引發(fā)社會群體事件的發(fā)生。這些問題之所以頻發(fā)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與部分基層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欠妥當有關系,另一方面與基層群眾的文化素質有關系。如果基層圖書館真正發(fā)揮了提升基層群眾文化素質和文明水平的作用,那么農村對于國家的政策、基本國情、基本法律有必要的了解,就會避免很多問題的發(fā)生。問題少了,惡性事件少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就取得了初步的勝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就水到渠成。
通過調查普遍看來,目前我國的一些特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硬件設施和圖書資源都比較完善,圖書借閱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一些三線城市,尤其是基層縣級圖書館,普遍存在硬件設施破舊,館藏資源陳舊,管理混亂,借閱量少的情況。針對館藏資源,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館藏資源陳舊。在全國,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基層縣級圖書館館藏資源十分陳舊,甚至在一些縣級圖書館的書籍都是幾十年前的書籍。書籍保存的情況也十分令人堪憂,大部分圖書臟亂破舊,甚至影響閱讀。
圖書結構不合理??h級圖書館的館藏來源往往是上級圖書館的捐贈、社會捐贈和自主購買這三種方式,其中前兩種方式占了絕大部分。因此,縣級圖書館的資源來源很少有自主進行選擇,這也直接導致圖書館資源結構失衡。
信息化水平落后。基層縣級圖書館的圖書資源整理和讀者借閱大部分都仍然是采用手工整理的方式進行。信息化水平落后,不但影響了工作效率,也直接影響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水平。
基層圖書館吸引讀者的基礎,就是要對于現有的館藏資源進行更新。主要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改善。
第一、盤活現有資源。在縣級圖書館中,雖然大部分資源都已經陳舊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多圖書資源是可以持續(xù)利用的。比如說一些經典的傳統(tǒng)文化書籍,這些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價值,反而在時間更迭中更顯珍貴?;鶎訄D書館工作人員對于現有資源進行整理,那些已經過時的書籍可以免費贈送給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或者社會群眾免費認領。對于那些雖然破舊,但是仍然可以閱讀的書籍,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整理修繕,重新利用。
第二、引入新的圖書資源?;鶎訄D書館可以通過一些慈善機構或者是全國統(tǒng)一的圖書流動平臺吸引新的圖書資源流入基層圖書館。此外,圖書館還可以向政府申請專項資金采購圖書,補充新的書籍,充實圖書館館藏資源。
第三、與當地學校合并圖書館。在一些地方,高校的圖書館資源比較豐富,而城市公共圖書館資源卻比較缺乏。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在當地政府的協(xié)調下,將兩個單位圖書館進行合并,圖書資源共享。這樣不僅學校師生可以享受到更多圖書資源,社會大眾也能借閱到更多書籍了。
基層圖書館的圖書結構不合理,這主要是由于歷史原因和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文化水平有限所造成的。其主要表現就是圖書種類單一,在一些基層圖書館,為了迎合讀者的興趣愛好,很多書籍都是快餐式的書籍,能夠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但是卻沒有文化品味,更談不上提升文化素養(yǎng)。我國建立公共圖書館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大眾文化水平,這與國家初衷背道而馳。只有完善圖書種類,加強閱讀引導,才能使得基層圖書館真正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提升素質的基礎和平臺。
第一、圖書采購以調查為基準。基層圖書館本來資金就十分有限,因此在圖書采購之前,要進行充分調研,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盡量采購那些讀者喜歡、圖書館目前十分缺乏的圖書種類。基層圖書館在大批量的圖書采購之前,可以與當地媒體聯(lián)合開展讀者調查活動,通過網絡投票或者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的方式總結那些讀者喜歡的作品。
第二、引導社會捐贈。社會捐贈也是的目前基層圖書館資源來源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我國的社會捐贈基本都是盲目的,捐贈之前缺乏溝通。在捐贈之前,捐贈雙方可以進行溝通,圖書館可以表達自身的需要,接受那些目前比較缺乏的圖書種類,而將那些不需要的捐贈資源奉獻給其他單位。
第三、閱讀引導不可缺位。公共圖書館有其公益性,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升公民素質、和諧社會服務的。因此,在圖書結構上必須進行有所引導。一方面要保證主流文化價值的作品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將這些作品放在方便借閱的書架,引導群眾借閱。同時,還可以聯(lián)合當地媒體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例如,對于一年中閱讀書籍量較大的讀者進行獎勵,而獎品就是根據讀者閱讀興趣而定制的書籍。通過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不但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夠彰顯基層公共圖書館的公共形象。
當前,在一些基層圖書館普遍存在管理混亂的情況,一些基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甚至對于目前藏書數量和種類都缺乏必要的了解,也缺乏明確、嚴格的借閱規(guī)則,使得公共資源白白流失。針對這種情況,基層圖書館必須進行信息化建設,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使得基層圖書館走出無人問津的困局。
第一、實現圖書館基本業(yè)務自動化。實現基本業(yè)務自動化以后,圖書館的資源整理、圖書查詢、圖書借閱等基本業(yè)務都可以通過自動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實現基本業(yè)務自動化,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手工操作出現的各種失誤,同時使得各項基本業(yè)務構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體系。
第二、建立圖書館官方主頁。很多城市的大型圖書館都有自己的主頁,圖書館的主頁不僅是圖書館的形象宣傳渠道,同時也是圖書館聯(lián)系讀者的重要方式。通過圖書館的主頁,讀者可以進行信息和數據查詢,設置可以實現圖書續(xù)借、圖書交換等基本業(yè)務,可以大大減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通過官方主頁,圖書館可以向世界宣傳圖書館的基本信息,可以與各種信息資源聯(lián)系起來,為充實圖書館資源打下良好基礎。
第三、加強人員培訓。由于歷史原因,基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大部分為女性,并且年齡偏大。這些工作人員文化素質本來不高,在基層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展開專項培訓工作,從而保證整個圖書館的正常運轉。圖書館可以與的當地高?;蛘呗殬I(yè)學校展開合作,利用這些單位的資源進行培訓。同時,在資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持年輕工作人員參與國家圖書館的相關培訓工作。
當前,我國正在致力于打造“文化強國”,倡導中國文化要“走出去,引進來”。在打造文化強國這艘大船的過程中,需要學術精英承擔舵手,引領文化方向,但是更不能缺乏廣大人民群眾提升文化素質奮力劃槳,人民群眾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質,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擺在了面前。在這方面,基層圖書館應該發(fā)揮自身價值,引導社會大眾走入圖書館,通過閱讀提升文化素養(yǎng)?;鶎訄D書館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不僅需要基層圖書館自身進行改革,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資源建設水平,也需要基層政府,上一級圖書單位的支持與幫助。各方協(xié)作,群策群力,基層圖書館一定會成為一座城市詩意棲居的靜謐花園,一定會成為人民群眾充實頭腦,滌蕩心靈的港灣。
[1]王開.新農村視野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崔婕.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4
[3]何小嬌.浙江省縣級圖書館公共支出績效評價研究[D].浙江大學2014
[4]湯萃群.成都市青白江區(qū)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5]陳夏玲.文化建設視域下邊疆民族地區(qū)農家書屋工程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