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華(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 長春吉林 130012)
中長跑運動項目文化研究①
謝立華
(吉林省體育運動學校 長春吉林 130012)
中長跑運動項目歷史悠久,鍛煉功效毋容置疑,但卻備受國內大眾冷落。究其原因是缺乏對于中長跑運動項目文化的研究,沒有引導大眾建立該項目正確的認知。因此,該文以中長跑運動項目文化作為研究對象,憑借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中長跑運動項目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功能進行了詳細的研究。研究結果:中長跑運動項目文化結構為外顯層的行為文化、中間層的健康文化、核心層的人文文化;其文化功能表現(xiàn)為: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和經濟功能。
中長跑 運動 項目 文化
將體育作為一種文化來進行研究,在我國的歷史中并不長久,大約只有20余年的時間,但卻預示著人們對于體育的認識從自由王國走向了必然王國[1]。從文化的思維來解讀體育,體育便充滿了活力。運動項目文化是體育文化研究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進行運動項目文化研究對體育文化的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跑步運動歷史悠久。1896年的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舉行了從馬拉松鎮(zhèn)到雅典的長跑比賽,定名為馬拉松。早在二千多年前古希臘的山巖上就刻下了這樣的字句:“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中長跑是跑步運動項目重要分支,是大眾參與跑步的主要方式。19世紀,中長跑在英國已盛行,后來世界各國也都相繼開展起來。中國從1910年起也有了中長跑的比賽??墒?時至今日,中長跑運動項目在國內的處境卻非常尷尬。馬永紅[2](2001)調查表明90%以上的學生對中長跑具有恐懼心理;陳華[3](2014)調查表明67.7%的女大學生不喜歡中長跑這項運動。在這樣的背景下,中長跑運動項目紛紛淡出學校體育的視野[4]。而且長期從事中長跑專業(yè)訓練的運動員在轉業(yè)之后也與該項目分道揚鑣,每每提及當年的訓練過程,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墒?中長跑運動項目價值的經濟性和實用性又是其它運動項目所無法比擬的,它應該重新被世人接受,為大眾的健康保駕護航,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出自己新的貢獻。因此,該研究以文化的視角來研究中長跑運動項目,力求為該項目建立正確的認知觀。
1.1中長跑運動的行為文化
1.1.1持之以恒
行為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貢獻的,有價值的,促進文明、文化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經驗及創(chuàng)造性活動[5]。中長跑運動的特點是短時間內很難將運動價值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需要練習者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運動行為?!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能堅持前進的方向,堅守心中的凈土的人是無法取得成功的。中長跑運動項目對于技術、裝備和場地的要求非常簡單,但是對于練習者堅持的行為習慣卻要求的非常嚴格,淺嘗輒止的運動方式是不會獲得項目收效的。在運動的過程中,練習者之間互相鼓勵、互相督促,進而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運動習慣。一旦這種堅持的行為成為文化,就會潛移默化的遷移到練習者的工作、生活、學習等領域,使其獲益匪淺。
1.1.2挑戰(zhàn)自我
眾所周知,在中長跑運動中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的現(xiàn)象,產生終止運動的想法,這稱之為“極點”。如果這時候選擇堅持,不斷的挑戰(zhàn),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呼吸比較順暢,肢體比較輕松,雙腿酸痛的程度減輕的現(xiàn)象,這稱之為“第二次呼吸”。長時間進行中長跑鍛煉的練習者,極點出現(xiàn)的會晚,第二次呼吸來臨的會早。但是,這樣的前提是練習者能夠給自己信心與勇氣來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進而達到體育鍛煉的超量恢復的程度。人生中最大的、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就是自己。因為,自己總是能夠給自己解脫,總能原諒自己。而在中長跑運動中,如果不能挑戰(zhàn)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會一直感覺非常痛苦[6]。其實,工作、生活和學習是皆同一理的。通過中長跑運動養(yǎng)成挑戰(zhàn)自己的行為習慣,不僅能夠收獲健康,更能獲得事業(yè)的成功。
1.2中長跑運動的健康文化
1.2.1生理健康
健康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什么也無法買來健康是世人的共識。經常進行中長跑鍛煉,能提高鍛煉者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靈活性;防止駝背和脊柱彎曲;增強肌肉力量,韌帶強度,關節(jié)的靈活性,防止運動損傷;促進內臟器官功能性變化,提高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水平[7]。更為重要的是經常進行中長跑運動能夠提高人體抵疲勞和恢復疲勞的能力,能夠讓個人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保持較好的狀態(tài),獲得更好的業(yè)績表現(xiàn)。健康的個人能夠幫助企事業(yè)單位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整體績效水平。
1.2.2心理健康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競爭不斷加劇以及繁忙的教科研工作、學習生活使師生感到十分緊張和疲勞,而且或多或少的產生焦慮、不安、抑郁等不良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是產生心理疾病的主要誘因,要消除疲勞、緩解心理壓力,最好的處方是多參加有氧運動,而中長跑運動就是最好的選擇。美國的研究資料表明,每天10~15min,堅持10~15周的跑步鍛煉對焦慮和抑郁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因為,在運動中人腦內的內啡呔含量會增加,使人體產生一種愉快的感覺。同時中長跑運動也為負面情緒提供一個合理有效的發(fā)泄機會,使它們轉移、升華進而得到消除。
1.2.3社會適應
經常進行中長跑鍛煉,能夠提高鍛煉者肌體的免疫能力,提高肌體抵抗疾病的能力,肌體能夠較快的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其實,在進行中長跑運動時,練習者是不斷的變換呼吸方式,跑進動作的方法,進而改變運動的節(jié)奏以適應鍛煉時地形、氣候和鍛煉群體的各種變化。在鍛煉過程中,練習者清楚的認識到自己適應能力與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關系,漸漸養(yǎng)成對環(huán)境變化的敏銳知覺,養(yǎng)成自己主動變化適應環(huán)境的習慣,進而促進個人適應能力的提高。
1.3中長跑運動的人文文化
1.3.1平等參與
中長跑運動項目對于場地、器材和氣候沒有嚴格的要求,對于參與者的社會身份與地位沒有明確的界限,是每一個公民,每一個階層都能平等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參與過程中,鍛煉者擺脫了年齡、地域、學識、學歷、職稱、職務、經濟收入等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能平等的享受運動項目帶給自己的健康、快樂的收益。同時,在運動方法、運動規(guī)則等方面,無論何種身份的鍛煉者都是需要自覺遵守的。這種面向全體民眾,為公民搭建交流、相識、相知平臺的運動項目是人文文化的根本體現(xiàn)。
1.3.2合作共贏
中長跑運動項目中合作共贏是無處不在的。運動中,練習者通過領跑位置的變化,相互支持;一旦有人落單,一定會有人陪伴,相互關懷;運動后,練習者交流鍛煉經驗,總結鍛煉成果,相互分享。這種運動項目弱化了競技性,在競爭激烈的今天為大眾提供一種修葺身心的機會。讓練習者更好的體會合作的意義,體會共贏的價值。也許今天各個行業(yè)充滿著競爭,但是合作共贏才是各行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2.1教育功能
體育本身是教育的一種形式,體育運動項目必然也具有對人的教育功能,關鍵是它的表現(xiàn)形式往往是隱形的。中長跑運動的需要參與者要付出一定的體力、精力、智力,但它可以潛移默化地磨練人的意志,培養(yǎng)人頑強競爭的精神和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品質,在不知不覺中發(fā)揮教育作用。
2.2凝聚功能
參加中長跑運動的人們往往愿意在一起進行鍛煉。在鍛煉中,鍛煉者們?yōu)榱斯餐哪康亩嗷ヅ浜?共同努力,這一方面增強了群體凝聚力,另一方面使他們之間加強了心靈溝通,增進了感情,融洽了人際關系,培養(yǎng)了他們合作能力、集體主義意識和團隊精神,而這種能力與意識將成為提升工作業(yè)績的重要經驗。
2.3經濟功能
北京馬拉松邀請賽,廈門馬拉松邀請賽,已經成為國內經典的賽事。每一年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都會齊聚北京和廈門,在運動中展示個人優(yōu)美的體魄,以及頑強的抗爭精神。而我們也有向世界展示我國特色的運動文化的平臺。同時,大量運動員與游客來華,能夠促進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進而激發(fā)新的經濟增長點。
縱觀世界體育運動項目的發(fā)展,無一不與項目文化息息相關。大眾認同運動項目文化,就會欣然接受該項目,自覺參與項目鍛煉,促進體育運動的繁榮發(fā)展,豐富體育文化的合理內核。中長跑運動項目在國內備受冷落的根本原因是該項目文化研究缺失,進而導致大眾沒有正確的理解該項目的價值。所以,解讀中長跑運動項目文化內涵和功能,幫助大眾重新認識該項目是該研究的最重要的出發(fā)點。
[1]金賽英.論籃球運動的文化內涵[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 27(3):309-311.
[2]馬永紅.中國學生耐力素質下降的原因及對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29(1):95-98.
[3]陳華,謝洪勝.普通高校女大學生不喜歡中長跑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153-154.
[4]王萍,孫敏娜.沈陽市部分高中田徑課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4,36(3):114-116.
[5]遲化,盧景波,何英.無痛苦跑步[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2.
[6]繆榮根.詮釋中長跑鍛煉的健身價值取向[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33-34.
[7]柴嬌.體育課程的運動項目文化教育回歸與困境破解[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4(6):87-91.
G82
A
2095-2813(2015)01(c)-0248-02
謝立華(1965,8—),女,漢族,吉林東豐人,本科,高級教練,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