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寶(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部 遼寧沈陽 110161)
中國高校體育教學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①
趙德寶
(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體育部遼寧沈陽110161)
摘 要:針對近年來體育教學活動中運動傷害事件頻頻發(fā)生的現(xiàn)狀,該研究明確了體育教學風險的概念及意義,對體育教學風險管理中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理措施、風險實施系統(tǒng)進行討論,依據(jù)體育教學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要求學生建立自身體質(zhì)測試與疾病史檔案,從而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特質(zhì),對于有心臟病、氣喘、體能太差等狀況的學生,要主動的向教師提供資料;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和疾病史,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氣候而異來調(diào)整授課計劃和內(nèi)容。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風險 風險管理 對策
①基金項目: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教學立項20110356:高校體育教學風險評估及管理體系研究。
近年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意外傷害事件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在體育活動及比賽中過多的重視比賽成績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造成的。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傷害發(fā)生后,學生本身會受到直接的傷害,家長會受到間接傷害,其所在的高校和教師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風險。如何使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避免遭受運動傷害,已經(jīng)成為了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題。通過加強體育教學活動風險的認知,可以使學生、教師、高校對體育教學活動風險建立防患意識,避免運動風險的產(chǎn)生。
1.1什么是高校體育活動風險
高校體育活動風險是指學生在體育課、早操、課外活動、運動比賽、體育表演等活動中可能遭遇的風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生自我認知方面。即是學生對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體能狀況及體育活動危險因子的認知情形;其次,體育教學方面。即是包括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校內(nèi)體育比賽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最后,場地器材方面。體育教學活動、校內(nèi)體育比賽期間運動場地設備、器材的使用可能存在的風險。體育教學活動傷害大多是由于人為疏忽和故意行為造成的,如教師指導失誤,上課前沒有對所用器材進行檢查等。
1.2高校體育風險管理的意義
高校通過修訂風險管理計劃,并在風險計劃執(zhí)行中對高校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進行行之有效的控制,以避免運動安全事故、傷害、損失的發(fā)生。掌握體育教學活動中一切有關的風險成因和處理方法,并加以妥善處理,將風險損失降到最低,是體育互動風險管理的意義。在體育活動風險管理過程中不應該單單避免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更應該積極主動的規(guī)劃風險管理的整體計劃,其內(nèi)容應該包含風險確認、風險分析、風險因素控制等方面,以投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安全效益為最終目標。
鑒于高校教學活動中運動傷害發(fā)生率的逐年增加,高校要在入學時調(diào)查學生的疾病史,建立相應的資料庫,以供體育教學活動及競賽之前進行核查,并依據(jù)病情、能力提供相應的運動處方,促進病情的恢復。學生在參與激烈的體育運動之前要做好準備活動,并對參與者咨詢身心健康情況,凡是具有先天性不適宜運動的疾病或是身心狀況不適合等情況,應該禁止參加比賽。高校中的體育教師是體育活動管理的執(zhí)行者,他們有職責對體育活動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管理,這樣對學生、教師、家長、高校及社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體育教師是意外的最佳預防和處理人員,運動傷害的產(chǎn)生與體育教師脫離不了關系,體育教師加強風險管理意識,正確的評估、處理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高校通過風險管理計劃,不但可以降低高校人員財產(chǎn)的損失,還可以避免家長和社會媒體的指責。通過建立體育風險管理策略,使社會大眾了解事件的真相,可以消除社會大眾對高校的輿論壓力。
2.1體育教學風險的識別
通過構建體育教學活動風險識別標準,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對風險特征具體化,利于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進行防患。學生進行某些項目的體育運動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通過構建體育教學活動風險識別標準可以有效的降低體育教學風險。體育教學風險是多維度的,體育運動自身存在著危險性,體育教學組織管理也存在著危險性,二者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體育教學風險重疊,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傷害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如果不能夠降低風險的復雜性,必須做到對潛在風險的識別,從而采取有效的手段措施加以預防。體育教學風險有其不確定性的特征,同時又具有潛在性的特征,因此很難做到將所有的風險都有效的識別出來,所以需要體育工作者們進行長期的風險特征識別和積累,并將其不斷的更新到體育教學風險識別標準中。當今的大學生由于沒有運動基礎,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容易發(fā)生損傷、挫傷等危險。為了迅速提高大學生的體質(zhì),避免體育教學風險的發(fā)生,高校應該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進行協(xié)調(diào)管理,從而避免各種風險事故的發(fā)生。
2.2體育教學風險的評估
體育教學風險的評估是先對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各類型風險進行識別,然后進行危險性分析,之后對風險因素進行衡量,確認危險的重要性,對危險范圍內(nèi)的人和物進行危險分析,對高校進行應急能力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措施。體育教學活動是有人為因素參與的社會活動,其各方面具有不確定性。高校通過建立風險評估體系,進而對風險進行掌控,將體育教學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在體育教學風險評估中多采用排序法,將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進行風險量化,首先將風險的可能性、嚴重性、可控性進行打分,然后將三者的分值相乘,從而得出各類型風險的風險量,當風險量越大時,說明風險越大。
2.3體育教學風險的處理措施
對于體育教學風險處理措施,主要有轉移風險、保留風險、降低風險及規(guī)避風險四種方式。
轉移風險。風險的轉移通常是以合同的形式完成。對于發(fā)生率低、危險性高的潛在意外和傷害,最好的轉移風險方式是靠保險制度來完成。風險管理人在轉移風險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合同在法律上的有效性;第二,受轉移者補償損失的能力程度如何,并確認補償者有能力補償損失;第三,轉移風險的成本代價
是否合理;第四避免合同含糊不清。
保留風險。在風險事件的損失發(fā)生率低、損失程度低時,不要選擇轉移風險,由高校進行承擔即可。對于偶爾發(fā)生的風險,損失又不是很大的情況下,保留風險是最佳的選擇。
降低風險。對于發(fā)生概率小、傷害不嚴重的風險,要建立起一套預防方法,風險管理者可以采取降低風險的策略,降低傷害的程度和傷害的損失。較嚴重的運動傷害,要緊急送醫(yī),較輕的運動傷害可以酢情處理。
規(guī)避風險。當以上三種風險對策無法發(fā)揮作用,而意外又會給學生帶來很嚴重傷害的時候,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停止這種可能會造成傷害的活動,以避免風險的發(fā)生,其主要目的是將損失降至最低。
2.4體育教學風險的實施系統(tǒng)
體育教學風險實施系統(tǒng)包括風險決策層、風險執(zhí)行層、風險管理層、風險職能層。風險決策層主要由校長及主要領導擔任,負責決策的制定及向下級傳達教育部門的思想和決策,統(tǒng)籌安排高校的體育教學工作。風險執(zhí)行層是各院、部門的院長及主任,他們充分學習和理解風險決策層下達的思想和決策,并將上級的思想和決策傳達給下級的風險管理層。風險管理層是在各部門中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這些人代表性強、涵蓋范圍廣、背景多樣,他們負責通過各種渠道獲取體育教學風險管理的相關信息,作為體育教學風險管理的依據(jù),對高校日常教學管理活動進行檢查,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隱患進行分析識別。職能層是在接到上級領導的命令后,開展教學風險的處理活動。
3.1對學生的建議
學生要建立自身體質(zhì)測試與疾病史檔案,從而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和特質(zhì),對于有心臟病、氣喘、體能太差等狀況的學生,要主動的向教師提供資料;形成運動習慣,增進體質(zhì)和運動技能水平,降低運動傷害的發(fā)生概率;在體育活動中,要建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識;對自身的體能要有足夠的自我認識能力,不要超強度進行體育運動。
3.2對教師的建議
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和疾病史,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氣候而異來調(diào)整授課計劃和內(nèi)容;在對體能要求較高的項目中,要依學生個人能力來適度分組;課后要學生進行身體狀況的跟蹤調(diào)查,檢查運動負荷量是否適合每位學生,并及時地調(diào)整下節(jié)課的教學計劃及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李翠紅.體育教學安全問題的風險管理研究[J].運動,2010(4):8 8 -9 1 .
[2]袁春.高校體育教學風險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J].教育科研論壇,2008(8):32-33.
[3]楊輝.基于風險管理視角的高校體育風險識別及應對策略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8):52-55.
[4]陳峰,王勇,閆軍,等.大學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調(diào)查分析與預防[J],四川體育科學,2006(2):48-52.
作者簡介:趙德寶(1979,9—),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2(b)-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