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是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它之美,是無法用語言說得清的?!都t樓夢》里充滿了情趣、諧趣,雅趣,它吸納了中國古代文學各種形式,詩、詞、歌、賦等,調動了中華文化方方面面,建筑、園林、繪畫、美食等。正因為此,所以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去閱讀它,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而且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產(chǎn)生了紅學這門專門的學問。清朝就有詩句: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就中學生而言,《紅樓夢》很難讀懂,讀它需要有一定的耐心,更需要一字字去體會,有些不是讀一遍兩遍就能體會得了的,甚至要用一生去體會。
曹雪芹具刀斧之筆,特別是對人物的刻畫,后人是望塵莫及的,寥寥數(shù)語,人物便躍然紙上,每個讀紅樓的人都能感覺得到。雖然反映的是三百多年前的封建社會和人物,但是,在今天讀起來,不少角色仍然能在現(xiàn)實中找到影子。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確實有襲人、鳳姐、寶釵等型的人物。不僅僅是語言上,曹雪芹顯示了與眾不同的天分,就是對同一個人物,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也會有不同的收獲,就如一顆寶石,從不同的角度去端詳,就會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
《紅樓夢》對當時的現(xiàn)實是尖銳的反叛,它反對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制度,在《紅樓夢》中,賈寶玉生活在官宦之家,但是,他拒絕走仕途經(jīng)濟求取功名之路,這與追求功名利祿的封建傳統(tǒng)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例如,賈寶玉常把那些熱衷利祿的所謂“讀書上進的人”罵作“蠢才”,認為八股文是最可笑的,人們不過拿它來“誆功名混飯吃罷了”,在批判八股文的同時,賈寶玉卻對一些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文化愛不釋手。另一方面,它顛覆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部對女性的贊歌。例如,開篇“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在書中,曹雪芹塑造了性格迥異的女子形象,讓讀者真正看到了女人的精彩,領略什么是水做的女人的深刻含義。即使勢利狠毒的王熙鳳,她的善于交際、處變不驚、八面玲瓏還是值得今天的女性學習。曹雪芹這兩種思想,在當時的中國封建社會,無疑驚世駭俗,他思想的高峰,無人望其項背。
閱讀討論《紅樓夢》,教師可以從藝術性方面來引導學生,因為它以一個浪漫的神話傳說作引子,將讀者引入繁華的俗世,歷經(jīng)一番夢幻,直到最后“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讓學生了解《紅樓夢》人物的豐富,寶黛知己之愛的美好純粹,去欣賞生活中千姿百態(tài)的美,從而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讓心靈趨向于無限的完美和崇高。在感受藝術性的基礎上,可以進而引導學生體會《紅樓夢》中反映的封建社會的不合理性,以及給讀者思想上帶來的震撼,理解曹雪芹寫這部作品的目的。在組織學生討論閱讀時,一方面引導學生感受人物性格的千姿百態(tài)和曹雪芹的語言功底,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這部作品思想性的崇高之處。曹雪芹的《紅樓夢》博大精深,用一句詩來概括是再恰當不過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