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的幾個大城市中,都有著所謂的雙子星大學,基本都是“文理綜”VS“工科綜”的形式,各有所長,但學校知名度和實力相差不大。同城相處,學校與學校之間,免不了明里暗里的相互比較,更少不了那融不進第三者的惺惺相惜。
就這樣正正好,相遇
2015年七夕節(jié)的零點時分,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博用一句漂亮而溫婉的英文向復旦大學表露“心跡”:
“Among thousands of people, you meet those you've met.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the boundless ness of time, you happen to meet them, neither earlier nor a bit too late. ”(蕓蕓眾生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上下千年里,時間無涯荒野,就這樣正正好,相遇。)
上海交通大學的“表白”背后,是中國同城雙子星大學間的“秀溫情”風潮。
一切盡在不言中
北京大學官方微博深情款款地@清華大學:“Without words, in friendship, all thoughts, all desires, all expectations, are silent joy and sharing.”(在友誼里,不用言語,一切的思想,一切的愿望,一切的希冀,都在無聲的歡樂中發(fā)生而共享。)
學習交大好榜樣
南京大學官方微博邊轉(zhuǎn)發(fā)上海交通大學的這條表白微博邊說:“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東南大學?”
很快,南京大學就得到了東南大學的熱烈回應: 。
君在七夕晨,我在七夕夜
心急的小天(天津大學)早上8點就發(fā)微博“表白”:特殊的日子,祝節(jié)日快樂!@南開大學
等啊等啊,小天都要失望地睡去時,晚上10點,小開(南開大學)一首典雅的小詩瞬間撫慰了小天的心:晚風搖曳,夜色浮動,月光如水。君在七夕晨,我在七夕夜。世紀淵源作橋梁,共賞七夕月。@天津大學,聽說,七夕的夜晚,葡萄藤下,可以聽到鵲橋上的對話。你聽得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