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已經進入了全新階段,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強化教學研究,從過去應試模式向素質教育轉變,特別是要緊扣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將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作為基本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補充,對教學空間進行全面的拓展,從而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體育;發(fā)展態(tài)勢;分析研究
回首高中體育教學走過的路徑,一路向前發(fā)展,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與學生發(fā)展更加貼近,教學方式方法更加生動形象,成為了學生成長的好幫手,本文將做簡要論述。
一、高中體育實現(xiàn)了“口頭說教”向“形象演示”的轉變
高中體育室內課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許多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直接進行口頭的講解,生動性不足,而且教學信息容量也非常少,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枯燥,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特別是在當今教育現(xiàn)代化條件日趨具備的情況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教學手段的作用,讓體育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起來。
教學手段的改進對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的作為,筆者充分發(fā)揮信息化手段的功能,從網絡中下載大量的信息作為教學備選信息,自己動手設計教學課件,將搜集整理等的信息通過教學軟件組合成教學課件,服務于教學工作。無論是介紹體育運動的常識,還是介紹體育明星的知識,筆者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方向他們補充了大量的拓展信息,讓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自己所喜歡的內容,有效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吸引力。同時,筆者在向學生介紹一些體育先進人物的同時,除了介紹他們所獲得的榮譽和取得的成績,還向他們介紹了平時是如何刻苦訓練的,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受到深刻教育。
二、高中體育實現(xiàn)了“局限教材”向“補充延伸”的轉變
現(xiàn)行高中體育教材非常完備,但是教學對象的差異性無法保證體育教材和教學活動能夠實現(xiàn)百分百的融合,體育教學活動以教材為主是應該的,但是絕對不能拘泥于教材,特別是要針對教學實際需要選取一些生動信息,各地設置的校本課程應該發(fā)揮積極的作用,通過這一途徑補充教學內容,構建完善的體育教學信息。
三、高中體育實現(xiàn)了“師徒訓練”向“學生主體”的轉變
在過去的高中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習慣于進行師徒式的訓練,教師是師傅,學生是徒弟,教師手把手進行動作教學,然后就是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鞏固,這種教學模式看似高效,實際上最大的弊端是忽略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在整個教學中沒有參與的機會,他們的學習興趣會受到影響。
筆者在體育教學工作中開展的創(chuàng)新,既重視自身進行動作示范,同時也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鼓勵學生自主進行操作,大家根據老師演示的動作自我揣摩然后開展訓練,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指點不足,將訓練鞏固的任務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組織學生之間開展競賽,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體競賽,無論是訓練鞏固還是動作的指點,學生之間都相互協(xié)作有效提高了掌握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體現(xiàn)了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和提高了能力發(fā)展水平。
四、高中體育實現(xiàn)了“強身健體”向“保障健康”的轉變
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對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既要對學生進行技巧的訓練,讓學生保持健康的體魄,同時也要兼顧到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生活習慣。在健康生活習慣指導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從他們生活中的一些不健康方式入手,幫助學生糾正的同時強化了對其他學生的教育。就是還要對學生進行健康膳食的教育,教給他們如何正確吃飯,這里的正確是指合理搭配飲食。其次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團隊意識教育和集體精神教育讓學生能夠有效融入到集體之中,能夠對他人多一些寬容多一些仁愛,在與同學相處以及處理事情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對當代高中生而言具有積極意義,對他們一生的發(fā)展都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同時,教給他們健康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習慣,引導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這才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的全部內涵。
五、高中體育實現(xiàn)了“課堂之內”向“內外融合”的轉變
課內課外的結合可以更好地推動體育教學工作開展,高中體育教師不能僅僅局限課堂,要在教學設計中充分考慮教學空間拓展問題,課堂與課外融為一體。筆者在課外活動中重視了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以及強化了特長生培養(yǎng)工作,使體育課外活動真正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一項活動,增強教學吸引力。在每一屆學生的體育教學中,筆者都認真發(fā)掘其中的千里馬,對這些體育稟賦較好的學生開展專門訓練,為他們以后從事體育專業(yè)深造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條件。筆者還在課外組織學生開展了各類體育活動,幫助愛好武術的學生組建武術隊,教給學生擒拿格斗術,提高學生在應對不法侵害時的自我保護能力等等,充分整合了體育教學資源。
縱觀當前高中體育教學演變的歷史,素質化程度明顯增強,教師要趁著教學改革的東風不斷深化教學模式改進,推動高中體育教學工作深入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東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