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發(fā) 王亞軍
(1.福建東辰綜合勘察院,福建福州 350005;2.武漢工程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燕青鐵礦礦坑涌水量預測
楊春發(fā)1王亞軍2
(1.福建東辰綜合勘察院,福建福州350005;2.武漢工程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湖北武漢430074)
介紹了燕青鐵礦的基本情況和礦床水文地質條件,并分析了礦區(qū)含水層情況及礦床充水條件。在此基礎上,針對礦區(qū)不同含水層分別采用地下水動力學法和水文地質比擬法進行了礦坑涌水量預測,為礦山開采設計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礦坑涌水量水文地質條件燕青鐵礦
礦坑涌水量是礦山開采設計部門制定疏干措施和確定排水設備的關鍵數(shù)據(jù),礦坑涌水量的預測直接影響礦山生產安全。目前,計算和分析礦坑涌水量的方法眾多,主要有比擬法、大井法、水均衡法、涌水量曲線方程法、數(shù)值模擬法、電網(wǎng)模擬法等[1,2]。在實際預測礦坑涌水量時,需要依據(jù)具體的礦山地質環(huán)境條件來選擇適合的預測方法。本文針對河北省武安市下水頭燕青鐵礦的不同含水層分別采用不同的預測方法進行預測,為該新建礦山防治水方案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武安市下水頭燕青鐵礦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礦山鎮(zhèn)下水頭村南偏東400m,處于邯邢礦山管理局馬甲腦鐵礦南偏東1km左右,礦區(qū)面積0.105km2。礦區(qū)位于太行山南段低山丘陵區(qū),總體地勢西高東低,地面標高450m~300m,相對高差100多米,礦床附近地段地形南高北低。
該鐵礦利用前人施工三個地質孔圈定一個隱伏礦體(圖1),礦體走向北西西,其長度約175m,傾向西南,寬約55m。鐵礦體賦存于奧陶系中統(tǒng)灰?guī)r與燕山期閃長巖接觸帶中,為接觸交代矽卡巖型鐵礦床,礦體賦存最低標高-50m。探明經濟基礎儲量(122b)2.8×105t,礦山設計生產規(guī)模為年產礦石3.5×104t,屬于小型礦山。
2.1礦床地質
根據(jù)礦床地段鉆孔揭露(圖2),礦區(qū)分布地層依次為第四系上更新統(tǒng)(Q3),巖性為黃土狀粉質粘土;奧陶系中統(tǒng)灰?guī)r(O2),主要為上馬家溝組第二段灰?guī)r,巖性為大埋巖、結晶灰?guī)r;閃長巖(δ),中生代燕山期中淺相巖漿巖。巖性為閃長巖、閃長玢巖、蝕變閃長巖。
圖1 下水頭燕青鐵礦平面圖
表1 系數(shù)η值參考表
奧陶系灰?guī)r產狀,走向北東,傾向南東,火成巖體主要沿順層侵入灰?guī)r。剖面上呈多層狀或分叉狀分布(圖2),平面上看似捕擄體或殘留體形式分布,實際上它們之間有這樣或那樣的聯(lián)系??傮w上,礦床地段灰?guī)r埋藏深度自西向東逐漸增大,燕青鐵礦床分布于閃長巖體中部。礦體賦存于奧陶系中統(tǒng)與閃長巖接觸帶,主要礦體分布標高為-4m~-41m,礦體底板為閃長巖,頂板為灰?guī)r。
2.2礦區(qū)含水層
礦區(qū)含水層分為奧陶系中統(tǒng)灰?guī)r巖溶裂隙含水層和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含水帶。
2.2.1奧陶系中統(tǒng)灰?guī)r巖溶裂隙含水層
根據(jù)距礦床北300m的下水頭村供水井資料,該井水位埋深230m(停泵幾天觀測水位),水位標高70m。依此作為礦床地段灰?guī)r地下水位計算,礦床地段上段灰?guī)r不含水,下段灰?guī)r含水層底板標高55m,其厚度70m左右。
2.2.2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含水帶
在深部閃長巖體一般不含水,受構造作用形成構造裂隙含水,但含水不均一。調查發(fā)現(xiàn),礦床附近的幾個礦山鑿進火成巖的坑道、豎井遇到裂隙呈小股水流涌出或滴狀涌水。礦床附近閃長巖水位標高200.72m,高于灰?guī)r地下水位100多米。
3.1礦床開采條件
礦體為隱伏礦體,主要賦存于下層灰?guī)r與閃長巖接觸帶中,為接觸交代矽卡巖型磁鐵礦床。礦體分為上下兩段,上段礦體埋深255. 4m~258.00m,分布標高89.6m~87.0m,礦層厚度2.6m,頂板為閃長巖,底板為灰?guī)r;下段礦體埋深341.0m~378.0m,分布標高-4m~-41.00m,礦層厚度37.0m,為主要開采礦層。
開拓系統(tǒng)由主井、風井和巷道等組成。主井由地表掘至-50m標高,主井兼做進風井。風井由地表掘至0m標高。礦山在0m、-50m水平設生產運輸巷道,該巷道與主井連通。在0m、-50m水平設回風巷與風井相連通,形成完整的運輸、通風系統(tǒng)。
落礦方式為淺孔鑿巖崩礦,出礦方式為人工裝礦、人力車出礦?;夭身樞驗橄炔缮现卸?,后采下中段,其中下中段留3m~4m厚頂柱,以便隔離上部采空區(qū),礦房中自上而下回采,采場放礦分為兩步驟,即局部放礦和大量放礦。
3.2礦床充水條件分析
下段礦層為開采主要礦體,其賦存標高-4m~-41m。該礦體頂板為灰?guī)r,底板為閃長巖?;?guī)r巖溶裂隙地下水位標高為70m左右,閃長巖構造裂隙地下水位標高為200m左右。
圖2 燕青鐵礦床1線水文地質剖面圖
礦床地段,灰?guī)r受閃長巖多層侵入變質作用,多變質為大理巖、結晶灰?guī)r,近礦體段大理巖化、矽卡巖化,其透水性有一定程度減弱?;?guī)r地下水是將來礦床主要的充水含水層。
閃長巖裂隙地下水,一般情況下不含水或少量含水,但在構造發(fā)育地段含構造裂隙水,據(jù)調查,礦床地段原下水頭村豎井排水量20~30m3/h,礦床西200m原下水頭村礦坑,揭露淺部閃長巖,來自閃長巖地下水水量20~30m3/h。閃長巖構造裂隙水對礦坑充水也有一定的水量。
3.3水文地質條件概化
礦區(qū)奧陶系灰?guī)r為主要含水層,地下水位標高70m。調查認為,礦床地段灰?guī)r地下水與北部300m~600m的下水頭村供水井、馬甲腦礦供水井、棉機廠供水井的灰?guī)r地下水有較密切的水力聯(lián)系,它們接受西部區(qū)域灰?guī)r地下水補給。礦床地段灰?guī)r含水層向東、向南厚度變薄、埋藏增大,其透水性弱。礦床灰?guī)r地下水主要接受西部區(qū)域地下水補給。此外,礦坑還有少量的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地下水補給。
礦坑涌水量包括灰?guī)r地下水補給量和閃長巖構造裂隙地下水補給量。灰?guī)r地下水補給量計算采用地下水動力學法;閃長巖構造裂隙地下水補給量采用比擬法進行估算[3,4]。
4.1計算相關參數(shù)
4.1.1滲透系數(shù)的計算
利用距礦床北側300m的下水頭村供水井抽水資料進行灰?guī)r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計算。該供水井深400m,揭露灰?guī)r厚度360m,地下水埋深230m,含水層厚度130m。抽水試驗:水位降深10m,抽水量720m3/d。選用潛水完整井公式計算滲透系數(shù)[5]。
式中: k—滲透系數(shù),m/d;
Q—鉆孔出水量,m3/d;
H—含水層厚度,m;
S—水位降低值,m;
r—井口半徑,m;
R—影響半徑,m。
代入數(shù)值經計算:滲透系數(shù)為0.66m/d。
4.1.2礦坑引用半徑(0r)
礦坑引用半徑按下式計算[6]。
式中:0r—礦坑引用半徑,m;
η—系數(shù),按表1取值;
a、 b—礦坑長度、寬度,m。
礦體走向北西西,其長度175m,傾向西南,寬約55m,1.13η=。代入數(shù)值計算得:0r65m=。
4.2-50m中段礦坑涌水量預測
4.2.1灰?guī)r地下水涌水量
本區(qū)地下水位埋藏深,選用地下水動力學大井法進行礦坑涌水量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k—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m/d;
H—含水層厚度,m;
S—坑道疏干排水水位降低值,m;
R—礦坑疏干排水的影響半徑,m;
r0—礦坑引用半徑,m。
灰?guī)r含水層厚度70m,礦坑水位降至含水層厚度一半時,礦坑涌水量最大。代入相關參數(shù)計算得:
4.2.2礦坑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水涌水量
對于-50m中段礦坑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含水層涌水量的計算,采用水文地質比擬法估算,計算公式如下[7]:
式中: Q—-50m中段礦坑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含水層涌水量,m3/d;
Q0—類比礦坑涌水量,m3/d;
F—礦山礦坑系統(tǒng)面積,m2;
F0—類比礦山礦坑系統(tǒng)面積,m2;
S—預測礦區(qū)水位降深,m;
S0—類比礦坑疏干水位降深,m。
據(jù)調查,距離礦區(qū)北西側約1km的馬甲腦鐵礦地質環(huán)境條件類似,開采標高120m~130m,礦體系統(tǒng)面積300m×100m,其礦坑排水量1200m3/d左右,其涌水量主要來自于閃長巖風化裂隙和構造裂隙水。
代入相關數(shù)值進行計算,燕青鐵礦-50m中段的閃長巖構造裂隙水涌水量將有720m3/d左右。
4.2.3礦坑涌水量
礦體開采標高-50m中段的礦坑總涌水量為兩含水層涌水量之和,即4033m3/d。
燕青鐵礦開采標高-50m中段礦坑涌水量預測為4033m3/d,其中主要灰?guī)r地下水涌水量3313m3/d,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水涌水量720m3/d。預測水量可靠程度從以下二個實際抽(排)水資料予以論證。
(1)礦床北部300m~600m的供水井資料:距礦床北300m的下水頭村供水井,抽水量720m3/d,地下水位降低10m左右;距600m的棉機廠供水井,抽水量1380m3/d,地下水位降低9.29m。據(jù)二個供水井抽水資料,若將其換算成引用半徑(0r)為65m的礦坑,同時地下水位降低與燕青鐵礦灰?guī)r地下水降深值一樣,計算結果與上述計算灰?guī)r來水的礦坑涌水量較接近。
(2)根據(jù)該礦區(qū)附近的同類同標高的石板坡鐵礦礦坑排水量資料。石板坡鐵礦開采標高-50m,礦坑排水量3000m3/d(包括閃長巖水量),雨季礦坑排水量達4000m3/d左右。但該礦山坑道揭露的地層,灰?guī)r多呈捕擄體分布,其灰?guī)r透水性較燕青鐵礦灰?guī)r含水層稍弱。
據(jù)上述資料,燕青鐵礦-50m中段預測礦坑涌水量基本可靠。
(1)燕青鐵礦體主要賦存于下層灰?guī)r底板與閃長巖接觸帶,礦體分布標高-4m~-41m,其直接頂板為奧陶系中統(tǒng)灰?guī)r,底板為閃長巖。礦床充水巖層有二個,一是灰?guī)r巖溶裂隙地下水,二是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地下水。-50m中段礦坑涌水量4033m3/d,其中灰?guī)r地下水量3313m3/d,閃長巖風化、構造裂隙水量720m3/d。根據(jù)周圍同類礦山排水量進行分析論證,其結果基本可靠,可作為礦山開采設計依據(jù)。
(2)礦山基建及開采生產過程中,應隨時關注灰?guī)r含水條件的變化,不斷地積累水文地質資料,對水文地質條件進行再認識后,對礦坑涌水量進行修正。礦山開采坑下必須具備與礦坑涌水量相應的排水能力。同時基建和生產過程中應進行探水掘進和開采。
[1]陳酩知,劉樹才,楊國勇.礦井涌水量預測方法的發(fā)展[J].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9,6(1):68-72.
[2]劉相利,趙旭林.某錫礦水文地質特征分析與涌水量預測[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2,64(4):34-36.
[3]蔣利輝,郭訓武.專門水文地質學[M].北京:地質出版,2009.
[4]地質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隊.水文地質手冊[M].北京:地質出版社,1978.
[5]李俊亭.地下水動力學[M].北京:地質出版社,1987.
[6]李才華,滕偉福,高超,等.某礦井水文地質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預測[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9,16(6):100-104.
[7]祝小輝.用比擬法與穩(wěn)定流“大井”法計算預測鐵嶂礦區(qū)白云巖礦礦坑涌水量[J].礦產勘查,2012,3(4):570-574.
楊春發(fā)(1976—),男,江西瑞金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