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平公交
羅金福是來自建陽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是榮獲中國公路運輸工會福建省委員會“工人先鋒號”、省級“青年文明線路”、市“敬老文明號”線路16路的一名駕駛員。作為一名公交司機,他始終如一地以文明、溫馨、周到、規(guī)范、以人為本的服務作為自己的行動指針,并以全國道德模范司機吳斌為榜樣,周而復始,早出晚歸,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用自己的汗水踏踏實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實現(xiàn)自己為民服務的人生價值觀。
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安全行車是重中之重,在這點上羅師傅始終牢記安全重于泰山,每天出車前,他總是早早來到車場,上車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先把車發(fā)動著,這兒瞧瞧,那兒聽聽,以確認車輛的技術性能良好,從不讓車輛帶“病”出行,確保以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投入營運。服務無止境為乘客營造優(yōu)良的乘車環(huán)境,他每天把工作臺、座位、扶手、全車都擦洗干凈,確保車輛車容車貌干凈整潔。在平時行駛中,羅師傅時刻牢記“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堅持做到不超速、不搶道、不違章,不與別人賽車,不開快車,嚴格按照交通法規(guī)文明行駛。在閑暇時間,羅師傅認真消化有關安全規(guī)章制度,多層次、多方面、多渠道地進行安全理論學習,并對一些不安全事例舉一反三,吸取教訓,做到“馬達一響,集中思想,車輪一動,想到群眾”,始終堅持把安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
公交是一個窗口服務行業(yè),每天迎來送往成百上千的乘客,如何把這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細、做規(guī)范,羅師傅認為最關鍵的是保持一份博愛的心態(tài),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只要多給乘客一份微笑、一份關懷、一份理解,就在互動中得以交融。這份博愛的心態(tài)述說著羅師傅工作上的點點滴滴:每當有老人乘坐時,羅師傅都會耐心地等老人上、下車。有次站點剛起步,羅師傅習慣性看著倒車鏡,發(fā)現(xiàn)離車子不遠處,有位老人因腿腳不方便正艱難地追趕著,他馬上停車,下車將她攙扶上車,并叮囑:大娘您腿腳不便以后坐車看到我時不要著急趕車,我一定會等您。老人家感動拉住他的手連聲說:“真是太感謝師傅你了,你人真好”。一次上夜班時,當車輛到站停車時,羅師傅發(fā)現(xiàn)站臺上站著一位女孩子,含著一雙淚眼正無助望著他,頓時感覺到這位女孩在向他求救,羅師傅立即下車進行詢問,經(jīng)了解,她在放學時,不小心把學生乘車卡丟了,身上又沒帶錢,無法乘公交車回家了,羅師傅安慰說:“沒事,伯伯幫你投錢,先回家要緊,爸爸媽媽肯定等急了”,然后從自己身上掏出一塊錢投入投幣箱。第二天恰巧逢星期六,這位女孩子在16路發(fā)車站點一輛車一輛車地尋找著羅師傅,當看到羅師傅時,臉上立時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一雙稚嫩小手遞上了保鮮袋裝著兩顆削好皮的蘋果,并向羅師傅敬了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這份感謝深深地打動著他,使他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復。雖然是一些小事,很平凡的事,但卻給他帶來了一份份幫助別人后的無限喜樂,同時也堅定了他為民服務的決心和意志。平時的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故意刁難的事件發(fā)生,每當這種情況,羅師傅都會耐心的解釋或者用誠懇的語言去打動他們,使每件事都能夠圓滿的化解。
多年來,羅師傅深深懂得肩上的重任,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光輝業(yè)績,卻有任勞任怨、勤勤懇懇的敬業(yè)精神;雖然沒有世人贊嘆的赫赫功名,卻有人人敬佩的良好口碑。
羅師傅表示在今后的司機生涯中,將會用默默無聞的奉獻和腳踏實地的足跡繼續(xù)書寫自己的事業(yè),為社會公益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我們也將以羅金福師傅這分博愛之心、敬業(yè)精神為榜樣,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牢固樹立“服務為本,乘客至上”的服務宗旨,讓公交窗口成為建陽市一道永遠亮麗的流動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