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 郭濤
一個人的紅石島
撰文/攝影 郭濤
紅石島也叫紅巖島,是海南省臨高縣博厚鎮(zhèn)金牌港外的一個距離不遠的小島,在沒有建設(shè)金牌港前,離岸邊約3海里,現(xiàn)在,離港口碼頭約2海里,面積約0.2平方千米,海水漲潮時面積約0.1平方千米。
紅石島地勢較平坦,有樹木生長,就是在這樣一個小島上,卻生活著一位76歲的老人。
去年“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我隨海南省海洋環(huán)保協(xié)會副秘書長王愛國和31位志愿者按照計劃一起前往紅石島進行慰問活動。王愛國向我介紹:這位老人是復員軍人,名叫王世光,臨高縣和珍村人,1965年參軍,在駐五指山某部服役,復員后,35歲那年上紅石島,一個人在小島上已經(jīng)生活了41年;他默默地守護著小島上的一草一木,自食其力。
我們乘車來到金牌港,和珍村的黨支部書記已經(jīng)在海邊等我們,還聯(lián)系了2艘船,一艘是近海作業(yè)的小漁船,一艘是跑海上交通的小艇。我們就在未完工的碼頭攔海壩旁上船,大約5分鐘時間就到了紅石島。島上沒有碼頭,因為還沒有退潮,船老大把船頭靠到一塊石頭上,大家比較順利地登上了小島。
紅石島的形狀就像一個大蝌蚪,島上大部分區(qū)域布滿巖石塊和零碎的珊瑚礁,馬尾松樹是島上的主要植物;島上還生長著紅樹,這令我頗感意外。
紅石島上的紅樹林面積不大,也不是很集中,面積大約2000平方米,紅樹生長的地方也布滿石頭,但是,還是生長得很好,墨綠色的葉子,很粗壯的,紅褐色的根系扎在石頭下黑色的泥土里,堅強的生長,可見紅樹的生命力之強大。有的紅樹孤立的生活在一個地方,看上去就像一個大盆景,很是漂亮,這也許就是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魅力之處。在上紅石島前,看見金牌港岸邊的灘涂上,也有一片紅樹林,因為港口建設(shè)的原因,這片林子已經(jīng)被圍在灣里,灣里的海水與大海有連接的口子可以循環(huán);如果這片紅樹林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或是切斷了海水的來源,灘涂將不復存在,紅樹林可能會消失。
紅石島崎嶇不平,大家行走在的石頭上,就像跳舞,雖然很辛苦,還是有說有笑。等我們走到那片馬尾松林時,王世林老人已經(jīng)在迎接我們,他的身邊跟隨的兩只棕色的狗沒有吠。大家把帶來的慰問品放到他的房子門口外,然后聊起來。從他的話里知道,生活里有很多難言之語,有些事傷了他的心。大家就不再追問,就和他聊快樂的事。幾位志愿者還把身上帶的香煙送給了老人。
王世光老人的生活極其簡樸,住的房子是一位好心人捐建的,大約15平米,因為地基不好,有點開裂;房子里是他一個人的生活用品,沒有一件多余的。他和外界聯(lián)系的工具是船和移動電話,與村里人有正常的往來關(guān)系,幫助送生活用品和他本人乘船不收錢。他大部分時間用在侍弄島上的樹木,壘防海浪沖擊的石壩,保護他的家園。
大家正說著話,王世光老人的手機響了,他告訴我們:船老大來電話,海水要退潮了,讓我們快點去上船。于是,大家就匆匆和老人告別,你一言我一語地囑咐他保重身體。他拿著香煙的手不停地向我們揮著,黝黑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在返程的船上,有位志愿者看著慢慢遠離的小島說:這就是生活,一個人的生活,和自然在一起,不好嗎?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你熱愛它就可以了。
(責編: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