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梅
(霍州市人民醫(yī)院,山西 臨汾 031400)
充血性心力衰竭應用新活素治療的臨床觀察
張亞梅
(霍州市人民醫(yī)院,山西 臨汾 031400)
目的 探索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5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8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強心劑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新活素治療;對兩組患者療效進行評估比較。結果 治療之后,實驗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新活素治療,療效顯著,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幾率低,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新活素;療效
心力衰竭是因為心臟的心室泵血能力以及充盈功能不足,導致心血管的排血量不夠機體新陳代謝所需,以至于各個器官,組織的供血量不充足,出現(xiàn)心肺系統(tǒng)的循環(huán)障礙以及淤堵。是心臟疾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綜合表現(xiàn),也稱為充血性心力衰竭[1]。現(xiàn)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156例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156例患者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82例,女74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50.4±3.2)歲;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78例。對照組男40例,女38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50.2±4.1)歲,病程7個月~12年,平均病程(6.2±1.6)年;實驗組男42例,女36例,年齡28~74歲,平均年齡(52.2±2.4)歲,病程8個月~14年,平均病程(7.3±2.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1.2 方法
兩組的治療方式一樣,吸氧或糾正體內電解質紊亂以及心臟病誘發(fā)的其他疾病。對照組采用利尿劑等常規(guī)藥物,減輕患者的心臟負荷,控制病情蔓延,改善心血管功能。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新活素治療,新活素0.5 mg/支,用法和用量如下:用量1.6 μg/kg,快速注射之后,使用0.0075 μg/kg的速度靜脈滴注。
1.3 療效判定
顯效:癥狀明顯改善,心臟功能改善程度2級以上;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心臟功能改善程度1級以上;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心臟功能無改善,甚至加重病情[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脈搏的收縮壓以及舒張壓,療效以及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相比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血功能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1.0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1.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3天后,均有改善,如氣喘,呼吸急促減輕,心率有所下降,浮腫開始消退。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2.3 不良反應比較
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如下:實驗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患者1例,具體表現(xiàn)為血壓下降,經(jīng)過藥量調整之后,癥狀消失;對照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嘔吐,消化道疾病3例,出現(xiàn)頭暈,頭痛1例,低血壓2例,將用藥情況調整,癥狀消失,繼續(xù)使用沒有出現(xiàn)藥物中毒者。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此次調查選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156例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觀察采用新活素治療心力衰竭患者[4]。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以及心率相比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中,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1.0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1.54%,實驗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經(jīng)過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如下:實驗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患者1例,具體表現(xiàn)為血壓下降,經(jīng)過藥量調整之后,癥狀消失;對照組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嘔吐,消化道疾病3例,出現(xiàn)頭暈,頭痛1例,低血壓2例,將用藥情況調整,癥狀消失,繼續(xù)使用沒有出現(xiàn)藥物中毒者[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合上述,對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新活素治療,療效顯著,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幾率低,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1] 李麗娜.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療效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35:113-114.
[2] 劉思泰,蔣 濤,李德才,云紅梅,李海洋,張大勇.新活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0,01:112-114.
[3] 孫樹印,張瑞華,李 慧.新活素治療急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06:1-2.
[4] 楊愛民,劉春萍.新活素治療老年難治性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03).
[5] 余 華,朱再勝,鄒瑜馳,李 穎,杜曉紅.新活素治療老年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急性發(fā)作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31).
R541
B
ISSN.2095-6681.2015.07.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