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麗,鐘 瞻,黃 媚,李艷蘭,黃 雪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二區(qū),廣西 梧州 543000)
實景拍攝電化教育對冠脈CTA檢查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
黃 麗,鐘 瞻,黃 媚,李艷蘭,黃 雪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二區(qū),廣西 梧州 543000)
目的 分析實景拍攝電化教育應用于冠脈CTA檢查患者的應用效果,總結臨床冠脈CTA檢查進行健康教育的經驗。方法 選取行冠脈CTA檢查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對照組于冠脈CTA檢查前行常規(guī)的口頭宣教,觀察組除常規(guī)口頭宣教外,對患者應用實景拍攝電化教育進行宣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率、焦慮、檢查配合程度。結果 兩組患者的心率、焦慮、檢查配合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景拍攝電化教育用于冠脈CTA檢查患者,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檢查的成功率與有效性。
實景拍攝;電化教育;冠脈CTA
冠狀動脈CTA是診斷冠心病的一種無創(chuàng)性、有效的方法[1],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檢查過程中,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由心理緊張導致的呼吸、心率異常等,均會對檢查結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必須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才可以提高檢查成功率。我科從2011年10月開始對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實施實景拍攝電化教育,分析實景拍攝電化教育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行冠狀動脈CTA檢查的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00例,其中男116例,女84例,年齡28~92歲,平均年齡(64.1±5.2)歲。所有患者進行冠脈CTA過程中均意識清楚,溝通順暢。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行冠脈CTA檢查前均行常規(guī)的口頭宣教,觀察組除常規(guī)口頭宣教外,對患者應用實景拍攝電化教育進行宣教,具體方法如下。
(1)在參照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心血管疾病64排CTA診斷學》的基礎上,對冠脈CTA檢查的目的、意義、流程、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書面說明[2]。
(2)電化教育內容以宣教資料為標準進行冠脈CTA檢查全過程的實景拍攝,拍攝地點定在本病區(qū)及CT室,選擇本病區(qū)技術操作能手進行標準操作訓練,規(guī)范每一個流程動作,規(guī)范與患者的交流溝通,以另一個護士充當患者(進入CT室后采用真實患者為對象)進行拍攝。操作者須正確按照冠脈CTA檢查流程,嚴格按規(guī)范進行操作,檢查過程中護士長、CT室醫(yī)務人員等要做好全程指導,以保證操作的規(guī)范性[3]。(3)經專業(yè)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后,由我院精通拍攝與電腦制作的護士進行錄像的拍攝與后期制作。去除原聲,采用專人配音,添加輕柔背景音樂,宣教視頻附有文字配音對“冠脈CTA的定義”,“檢查的優(yōu)點”、“檢查前準備”、“呼吸訓練”、“檢查體位的指導”、“檢查過程”、“檢查后注意事項”等作了詳細的介紹說明。
(4)將編輯好的冠脈CTA宣教視頻項目渲染成視頻文件,拷貝至可移動U盤上,可在病房內的電視機上接U盤接口進行宣教視頻播放。
1.3 調查和觀察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進行焦慮評分。然后對患者檢查前的心率變化以及患者的檢查配合情況(包括較好配合、能配合、不配合)進行評價。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心率及焦慮評分情況
兩組患者檢查前心率及焦慮評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及焦慮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心率及焦慮評分比較(±s)
組別 n 心率(次/min) 焦慮評分(±s,分)觀察組 100 68.37±6.82 41.44±10.40對照組 100 76.83±8.885 6.86±15.73 t 7.56 8.18 P <0.05 <0.05
2.2 兩組患者檢查中配合情況
觀察組檢查配合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檢查中配合情況比較 [n(%)]
冠脈CTA檢查過程,患者的心率會對檢查結果產生直接影響,患者有效控制心率,才能進一步保證圖像質量。但是檢查過程中,由于患者缺乏對檢查過程的了解,再加上擔心病情,易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這些負面心理加快機體的應激反應,從而導致出現心率、呼吸加快等現象,從而影響到檢查質量,甚至會導致檢查失敗[4]。因此冠脈CTA檢查前要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通過耐心、平和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溝通,采用多種渠道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其中多媒體宣教是一種直觀、詳細、全面的教育方法,多媒體技術可以彌補護理人員個人語言表達、情感溝通及理解力等方面的差異,達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統(tǒng)一化的教育目的,促進患者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識。在冠脈CTA檢查中,通過運用實景拍攝的電化教育,使患者對所處的環(huán)境、檢查的全過程有深刻的理解認識,達到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心率控制在目標范圍內[5]。并通過實景拍攝電化教育的動作演示,患者能較容易地掌握檢查中的呼吸要點及體位配合,使檢查全過程能較好地配合,提高了冠脈CTA的成像質量及檢查的成功率。
[1] 楊桂華.護理干預在256層螺旋CTA冠狀動脈造影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2,23(23):147-148.
[2] 李 偉,羅學毛,蘭 勇,等.64排螺旋CTA冠脈成像技術與常規(guī)冠脈造影對比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2):162.
[3] 焦 晟,周 誠,吳國庚,等.老年人64層螺旋CTA冠狀動脈成像的臨床技術特點及應用[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8):1294-1297.
[4] 陳秀梅.多排螺旋CTA冠狀動脈血管成像檢查在老年患者特殊護理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3):3252.
[5] 遲風玉,孫 菁,蔡寶英,等.健康教育系列軟件的研制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2):131-132.
R816
B
ISSN.2095-6681.2015.07.057.02
梧州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2012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