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孝
重慶市萬州區(qū)天城中心小學 404047
心理教育在小學教育管理中的應用
李良孝
重慶市萬州區(qū)天城中心小學 404047
現(xiàn)在社會非常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過程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健康水平,還能夠對小學管理進行優(yōu)化。在小學管理過程中重視心理教育的運用,集體式或者個別式的管理小學生,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學管理中心理教育的應用,希望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成長。
心理健康;小學管理;應用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自身意志不夠堅定,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較差,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這些不良因素會給小學生成長造成嚴重影響,心理教育對學生人格塑造和自我管理約束非常重要。在這個時期,做好心理教育能夠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推動其全面進步。
(一)通過心理教育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小學管理過程中,將心理教育運用進去,能夠對學生進行引導,避免其心理出現(xiàn)異常。小學生心理異常表現(xiàn)為不關心班級、冷漠的對待同學,甚至會仇視自己的同學[1]。這些學生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經常做一些擾亂班級的行為。小學生心理異常之后,不但會影響其學習,還會影響其身心發(fā)展,對老師的班級管理非常不利。將心理教育運用進去,能夠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心理,找到其中的原因,切實改善小學生的心理情況。
(二)能夠避免惡性事件的出現(xiàn)
若是小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健康,在學習和交往時都會比較積極,對老師管理順利進行非常有利。但是隨著學生年齡增加,小學生面臨的心理壓力也會不斷的增加,甚至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通過心理教育,能夠調節(jié)或者消除已經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小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
(三)通過心理教育能夠讓小學生更加主動和自覺
將心理教育運用到小學管理中去,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找到自身存在的優(yōu)缺點,提高小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從而樹立自主意識,更好的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去,這樣能夠讓小學管理效率更高[2]。
(四)能夠提高老師的管理能力和心理素質
老師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的主要人員,將心理教育運用到小學中去,能夠將教師工作和教育工作更好的結合在一起,不但能夠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還能夠提高其心理素質。
將心理教育運用到小學管理中去,可以選擇個別式和集體式的教育方式。集體式教育方式是指以班級為單位的來教育小學生,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整體素質,給其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個別式教育指的是根據(jù)小學生的不同,分析小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壓力,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消除學生的困惑和心理壓力。
(一)在德育教育中運用心理教育
在進行小學管理的過程中,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存在一定共性,二者之間互相滲透。德育的進行能夠給學生心理教育進行提供一定目標,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給德育內容選擇和措施選擇奠定一定基礎。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在開展小學德育時,可以樹立榜樣,這樣能夠讓小學生了解什么是對的和錯的,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在心理教育的過程中,開展和德育有關的活動,能夠提高德育教育本身的實效性,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讓其更加全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在各個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對于良好校紀校風形成和學生心理健康都有著直接關系[3]。所以,班主任必須認識到小學管理中滲透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學管理中,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員,不但需要管理班級,還需要進行教學。這便需要教師充分的挖掘學科結構,找到對小學生心理教育有利的因素,幫助小學生更加全面的進步和發(fā)展。比如語文教學中講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時,需要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讓其真正學會感恩,這樣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勞動意識。
(三)建立心理健康平臺
學校進行心理健康平臺的建立能夠讓小學生面對心理壓力或者困惑時,給其提供一個主動和老師交流溝通的渠道,排解自身的心理壓力。老師也應該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情結,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心理更加健康的發(fā)展。心理健康平臺建立能夠讓老師和學生溝通更加有效,在管理小學生時,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措施,幫助學生緩解壓力,這樣能夠讓小學生更加穩(wěn)定健康的成長。
(四)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
在小學管理時,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利的講座,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舉辦講座時,可以邀請心理研究人員或者專家學者進行講座,講座時應該說一些簡單通俗易懂的內容,只有小學生能夠聽懂,才能夠吸引小學生,讓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心理健康,在遇到挫折時,才能夠更加正確和勇敢的面對[4]。通過心理講座能夠讓學生明白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這樣在將來學習和工作時,心理狀態(tài)才可能良好。此外,在講座過程中,相關的人員應該重視語言的生動和通俗,講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故事或者事例,這樣小學生注意力才能夠集中。
(五)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
在小學管理時,和學生接觸比較多的往往是老師,老師能夠通過接觸來了解學生心理情況,若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不夠健康,那么應該有意識的進行觀察。首先,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必須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全面的了解學生心理情況,若是有必要,可以和學生家長進行一定的溝通和交流,讓家長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一起努力找到辦法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其次,在教學和生活時,對于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交流相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護和關心,了解自己在集體中的重要性,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積極的改變。
隨著教育的進行,在小學管理中進行心理教育愈加重要,相關部門也真正認識到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小學管理中應用心理教育能夠體現(xiàn)以人為本和將來小學教育和管理的趨勢相符合。所以,小學教師和管理者必須全面的認識到做好小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情況,有針對性的采取一些措施,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獲得更好的進步機會。
[1]巴魯.小學教育應注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J].才智,2012,(14):76.
[2]趙廣,汪振德.加強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251.
[3]武曉蓉.淺析教育心理學在小學階段的運用[J].才智,2015,(10):195.
[4]張妍,向燕輝.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情感教育的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9,(12):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