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讀金一南教授的《苦難輝煌》,心中無限感慨,書中講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以極其微弱的力量,與國民黨、蘇共和日本外部勢力之間展開殊死較量,面對各種勢力的圍追堵截,合作的叛變與失利,以及陷入困境中付出的驚人毅力與巨大犧牲,最終戰(zhàn)勝煉獄,從苦難走向輝煌。
《苦難輝煌》不僅帶我重溫了一段中共黨史,更帶給我一種思想的沖擊與碰撞。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什么在那樣一種可怕得幾乎讓人絕望的環(huán)境下,在長時間忍受身體的勞累、傷痛,心靈上承受死亡恐怖威脅的困苦境地下,能夠不斷積聚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我想,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對共產(chǎn)主義的虔誠信仰。
信仰能點燃人心中的火把,讓人生充滿激情,讓生命迸發(fā)力量。記得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情節(jié):在情勢危機的逆境時刻,中共紅十軍團師長胡天陶被俘,時值嚴冬,這位紅軍師長上身穿著三件打了許多補丁的單衣,下身穿著兩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腳上穿著兩只不同顏色的草鞋,肩上背著一個很舊的干糧袋,里面裝著一個破洋瓷碗,除此之外,再無他物。而在國民黨的威逼利誘下,胡天陶的回答始終只有一個“不!”字。信仰燃起的這團熊熊烈火,讓共產(chǎn)黨員的骨子里滲透著蹈死不顧的剛強,化作中華民族的脊梁;讓千千萬萬個胡天陶百折不撓、寧死不屈;讓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凝聚起一股強大的力量,譜寫出激動人心的恢弘篇章。
信仰之火需要點燃,更需要堅持和堅守。心理學上有一個“荷塘效應”,說的是荷塘里有一片葉子,第2天變成兩片,第3天變成四片,以此類推,一個月后荷塘里鋪滿了葉子。請問,第25天時荷塘里有多少片荷葉?我們可以倒推,第30天時100%,第29天50%,那么第25天時是1/32。從第1天到形成1/32,足足花了25天,葉子才輔一個小小的角落。而從第25天到第30天把荷塘鋪滿,僅用了短短5天。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很多人,或者很多時候,不乏信仰,但經(jīng)常在追尋信仰、堅守信仰、踐行信仰時,為勢利繁華所擾,等不到滿塘荷香,在螢火微光之時擔心雨打浮萍、菡萏香消,進而導致心無定根、信仰滑坡、迷失自我。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信仰,充其量只是一種追逐和勢利。真正的信仰,是一種堅守,是一種執(zhí)著,是一種磨礪,它與艱苦相伴、與毅力為伍、與信心兼程。當革命處于低谷,有的人對革命前途產(chǎn)生動搖,有的人經(jīng)歷彷徨,開始逃離,甚至投敵叛變。但更多的人義無反顧,為理想與信仰視死如歸。正是因為這種堅忍不拔的信仰,才使中國共產(chǎn)黨從一個最初僅有50多名黨員的政黨,發(fā)展到28年后奪取了全國政權(quán);正是因為這種堅定不移的信仰,才使一支僅保存800人的起義軍,在22年后變身百萬雄師,橫掃千軍;也正是因為這種堅如磐石的信仰,才使中華民族從百年沉淪到百年復興,從苦難走向輝煌。
心中燃起了信仰的火,時間才能發(fā)光,人生才能發(fā)光。人活著,總是要有一點自己的信仰。前不久,微信里有一段轉(zhuǎn)得很火的文字,是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的一段碑文:“當我年輕時,我夢想改變世界。當我成熟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世界,我將目光縮短,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改變國家,我的最后愿望僅僅是改變一下家庭,但這也不可能。當行將就木,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自己,我可能改變家庭、國家甚至世界?!备淖冏晕也拍芨淖兪澜?。改變自我,最重要的是,從現(xiàn)在起,做一個信仰堅定的人。因為只有信仰之火,才能驅(qū)動人生的發(fā)動機,帶動所有的齒輪轉(zhuǎn)動,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性格,甚至命運。
掩書而思,革命時期的腥風血雨早已遠去,但信仰,無論在何時,都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心中的綠洲、騰飛的翅膀和指路的明燈。作為一名社科工作者、一名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從我踏上工作崗位之日起,我就明白,這份工作不可能帶來可觀的財富,也不能帶來巨大的名利。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不迷失自我,認清自己的職責和方向,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奮斗,就是對信仰的堅守;在本職工作中,執(zhí)著于持續(xù)改善的理念,每天堅持有進步的目標,就是對信仰的堅持;在生活中,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從經(jīng)手的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長,就是對信仰的執(zhí)著。
最后,我想引用《成功并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難》中的一句話來自勵,也和大家共勉:“只要你對某一個事情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天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足夠你圓滿地做完一件事情?!痹趫允匦叛?、追求有意義的目標時,看似平淡無奇、波瀾不驚,但我們并不是在消磨時光,而是在讓時間發(fā)光,讓生命發(fā)光!
[作者簡介]
姚婷,江西省社聯(lián)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邵猷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