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國內經濟的深入轉型,因此也造就了服務業(yè)產值的大幅攀高,2013年服務業(yè)占實質GDP比率37.25%,而在服務業(yè)的休閑產業(yè)中,包括旅館業(yè)(旅館、飯店、汽車旅館)、餐飲業(yè)(高級餐廳、連鎖餐廳、花園餐廳、KTV餐廳、復合式餐廳)、觀光業(yè)(旅行社、游樂區(qū)、獨家中心)等,其中尤以餐飲業(yè)的競爭最為激烈。而在餐飲行業(yè)最重要的管理因素就是供應鏈管理。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績效
餐飲業(yè)又稱餐飲服務業(yè),是消費性服務業(yè)的主流,其本意是指提供食物或飲料者,包括了從小攤小販到大型豪華餐廳,而張裕(2002)則定義餐飲業(yè)是出售食物、飲料、服務和氣氛的感性兼理性,是制造業(yè)兼服務業(yè)的生活綜合產業(yè),另外,政府相關法令也要求餐飲服務業(yè)的從業(yè)人員須具備有專業(yè)證照才能執(zhí)行餐飲專業(yè)服務,例如:中餐烹飪、餐飲服務等技能考試制度的實施,這些發(fā)展趨勢都是讓這行業(yè)走向更專業(yè)的領域。
一、實證分析
1.信度檢驗
信度分析也可以被稱為量表的可靠性分析,作為同質性檢驗的指標之一,代表了量表的一致性與穩(wěn)定性。
2.效度檢驗
效度一般被分為內容效度、效標關聯(lián)效度和建構效度。內容效度,指測驗內容是否是所要測量內容的樣本,內容效度是由專家評定或研究者自己判斷得出;實用效度、同時效度及預測效度可以作為校標關聯(lián)效度涉及到對于同一觀念的多種測量;而檢測建構效度最常用的是因子分析法,因此建構效度是指測驗所測量到的其理論構念的程度。
實證分析
層次結構圖
表1 準則層的重要性判斷矩陣
表2 調整判斷矩陣
表3 各個準則的權重表
3.即得特征向量W=(0.438,0.109,0.146,0.088,0.219)T
CW1=1×0.438+4×0.109+3×0.146+5×0.088+2×0.219=1.971
CW2=1/4×0.438+1×0.109+3/4×0.146+5/4×0.088+1/2×0.219
=0.548
CW3=1/3×0.438+4/3×0.109+1×0.146+5/3×0.088+2/3×0.219
=0.556
CW4=1/5×0.438+4/5×0.109+3/5×0.146+1×0.088+2/5×0.219
=0.714
CW5=1/2×0.438+2×0.109+3/2×0.146+5/2×0.088+1×0.219
=1.095
則:
所以
一致性檢驗:查表得知n=5時,RI=1.12,所以:
4.指標權重表如表4各個供應商的各項指標權重表。
表4 各個供應商的各項指標權重表
表5 各個供應商的各項指標相關性系數表
5.進行供應商總排序
供應商在各指標下的排序權重與各指標權重之積累加后即可得到供應商總的排序總分如表6供應商的總分表。
表6 供應商的總分表
從供應商總排序我們可以看出,四個餐飲原料供應商的實力中,供應商D的綜合得分是最高的,其次是供應商A、供應商C,實力最差的是供應商B。根據結果,沃爾瑪應該與供應商D合作。上述的案例很好的說明了層次分析法在供應商選擇體系中的運用,層次分析法是把供應商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出最適合的供應商。這種方法的評價與選擇過程更具有客觀性,科學性,也更有實用價值。
二、改善合作伙伴關系及提高合作績效的對策
1.加強合作關系
在供應鏈體系當中,每個企業(yè)管理者持有的態(tài)度對于合作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供應鏈的良好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最高管理者的協(xié)商與支持。唯有企業(yè)領導認同并構建合作關系,才可以在企業(yè)之間建立暢通的交流渠道,增進交流,達到共贏。此外,供應鏈中所有企業(yè)的領導都要通過構建戰(zhàn)略合作關系,從而將每個企業(yè)的愿景進行統(tǒng)一,也就是供應鏈的共同愿景被所有企業(yè)認可以及接受,在愿景一致的基礎上,明確企業(yè)目標,戰(zhàn)勝困難與阻力,實現(xiàn)最終目的。
2.加強信任,預防和及時處理沖突與摩擦
在實際構建供應鏈合作關系過程中,應當詳細分析企業(yè)需求與期望,加深企業(yè)之間的密切合作,強化在設計、技術、信息等方面的共享力度。供應鏈企業(yè)通過建立合作關系,一般會將每個成員的獨立控制變成共同控制,而在這個過程中,就要轉移企業(yè)的控制權,例如零售商與供應商共享信息,這里就涉及到庫存與信息的控制權。通過建立信任關系,企業(yè)就不會做出違約、虛假廣告等投機取巧行為。若企業(yè)之間不存在信任,則控制權就無法進行有效轉移。唯有在構建良好互信的基礎上,才能夠開展有效的供應鏈合作。因此,在合作實施過程中,互信是最為關鍵的。
三、研究結論
論文以供應鏈合作關系管理理論作為出發(fā)點,并參考了供應鏈合作關系相關資料,詳細分析并探討了供應鏈合作關系管理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總結并歸納有關理論的基礎上,對于理論發(fā)展,進行了一番嚴謹、認真的推導,并詳細闡述了供應鏈中合作關系管理的定義、內涵。論文通過對管理階段進行界定,分析了每個管理階段包含的基本要素,接著對管理階段每個要素之間存在的關系展開了深入分析,最后就各種要素同供應鏈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細探討。
參考文獻:
[1][英]彼得·貝利,大衛(wèi)·法默爾,大衛(wèi)·杰塞,大衛(wèi)·瓊斯著,王增東,李銳譯.采購原理與管理[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1998.
[2]儲勝,張顯東.供應鏈管理下戰(zhàn)略采購的實施框架[J].物流技術,1990,12(5):33-34.
[3]戴蕾.基于供應鏈的集中式戰(zhàn)略采購研究[J].物流科技,2008,11(4):33-34.
[4]蒂莫西M.拉塞特.論戰(zhàn)略采購管理——與供應商的合作與競爭[M].經濟日報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馬曉蕓,女,上海,研究生在讀,西安工程大學,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