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清
作為教育培訓基層黨員干部的經常性手段和服務基層黨員群眾的有效載體,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瞄準新任務,從內容、形式、效果上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服務基層黨建、服務基層群眾,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讓農村黨員群眾方便學、樂意學,有效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提升致富能力,從而實現由“虛”到“實”的轉變,真正讓基層受益。
一是內容上要瞄準“從群眾中來”。目前,遠程教育課件內容上以傳統(tǒng)政治理論、基層先進事跡經驗材料居多,介紹新技術、新知識的少,在針對性和適用性上有所不足,難以滿足不同文化層次的黨員干部學習上的多樣性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黨員群眾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要解決“不愛看、不愿學”問題,就要適應群眾的多樣化需求,注重“從群眾中來”,特別是要與當地群眾生產實際相結合,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進一步加大鄉(xiāng)土課件制作比例,用身邊人、身邊事來教育身邊人,讓遠程教育內容貼近黨員干部群眾、貼近基層發(fā)展實際需求,從而增強遠教節(jié)目的吸引力。
二是形式上要注意“到群眾中去”。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人口居住分散,文化水平不高,遠程教育節(jié)目播出時間與群眾生產時間相沖突。這些實際情況從客觀上增加了村級組織開展集中教學培訓活動的難度。要貼近農村基層實際,靈活選擇教育培訓方式方法,在村落相對集中的鄉(xiāng)鎮(zhèn),利用集鎮(zhèn)、廣場、文化大院等人氣聚集場所,打造 “遠教廣場”;利用農村廣播“村村響”,把遠程教育視頻資源轉化成音頻課件,通過農村廣播傳輸到各村各組;建立遠程“流動站點”,開展“送學到組”“送學到戶”“送學到人”,使黨員群眾在田間地頭就能受教育,讓遠程教育由“進村”到“進組”“入戶”,直接達到基層“神經末梢”,從而更好地解決黨員群眾參學率較低的問題,增強遠程教育培訓的靈活性、針對性,擴大遠程教育覆蓋范圍。
三是效果上要著眼“一切為了群眾”。遠程教育必須與現場講座、實地指導和實踐基地觀摩等較為實際的培訓相結合,實現由“網絡課堂教學”的虛擬培訓向“課堂培訓+實踐培訓”的轉變,既讓黨員群眾在課堂培訓上“看得懂”,同時也要讓他們在基地實踐中“學得會”“用得上”。要注重成立遠教專家服務團和致富帶頭人團隊,按照“學習內容緊跟產業(yè)走、學習形式隨著村情走、學習培訓緊貼群眾走、學習效果趕上發(fā)展走”的理念,深入基層送知識、送技能。采用專家系統(tǒng)講解、現場解答疑問、實地技術指導和種養(yǎng)大戶交流成功經驗等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實現服務內容由“虛”到“實”的轉變,達到學有所用、學有所得的效果,真正讓百姓受益。
四是在功能上要突出“便民、利民、為民”。隨著通訊技術的逐步升級和網絡覆蓋的逐漸擴大,依托遠程教育平臺和互聯(lián)網技術搭建信息化便民服務平臺,成為遠程教育助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新的切入點,成為提高村級陣地人氣指數、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一個重要載體。遠程教育不單單要有政策理論、實用技術的學習培訓功能,還要與醫(yī)療衛(wèi)生、商務信息、勞動就業(yè)、網上黨支部建設等其他社會服務功能進行有效整合,構建基層綜合服務平臺,成為宣講惠民政策的“網絡講堂”、指導基層黨員群眾學習的“空中課堂”、引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加速器和開展便民服務的好幫手。
(作者單位:四川省眉山市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