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武文
醴陵國瓷的概念,與醴陵二十世紀初創(chuàng)燒世界獨一無二的“釉下五彩瓷”這個重大發(fā)明有關。釉下五彩瓷是怎么回事?在其背后,又有著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國瓷地位的奠定,及其至上品質的形成,決非偶然。
釉下五彩瓷不只是在醴陵這方熱土上誕生的神奇,也是中國陶瓷文明發(fā)展進化的趨勢與歸宿,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結晶。當我們悉心觸摸釉下五彩瓷的時候,還會感應到歷史的余溫,體味出古國文明的無窮韻味。
中國陶瓷興于漢代,盛于唐宋。尤其是東漢青釉瓷器的燒制成功,揭開了“瓷器”的第一篇章。而就在東漢,醴陵亦有了較大規(guī)模的制陶作坊。在醴陵新陽的漢陶古窯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典型漢代風格的大中小方格紋和密紋陶器,甚至還有上釉的陶器,那段時期,也是醴陵置縣的開始。
清代初,陶瓷發(fā)展達到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特別是官窯瓷器胎質細膩,色彩絢麗,釉光瑩潤,鏤雕精工。像康熙時期的青花彩、紅釉、天藍;雍正、乾隆時期的粉彩,斗彩、琺瑯彩以及各種顏色釉等。可以說制瓷工藝發(fā)展到這個階段已經(jīng)充分掌握了胎釉的本質和性能,能有效控制窯中的火候,可隨心所欲地模仿各種器物和生物形象,無不達到亂真的程度。但以后隨著社會的日漸衰落,科學技術保守落后,制瓷工藝粗制濫造,到晚清和民國初期,陶瓷質量顯著下降,一些歷史名窯奄奄一息。
就在中國陶瓷面臨這種衰敗的悲歌聲中,湖南東部的醴陵,卻在孕育著一個中國陶瓷的驚世創(chuàng)舉——創(chuàng)燒釉下五彩瓷。
把古國陶瓷推進到一個嶄新的天地,這就是名揚天下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陶瓷工業(yè)的每一次質的飛躍,都是從火的突破開始的。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創(chuàng)燒成功,就是依靠高溫色釉,而后在火候的調節(jié)中不斷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要說清它,得從湖南長沙銅官窯說起。
醴陵黃獺嘴焦源宋朝窯址出土青瓷片
釉下五彩瓷《雙開窗燈籠瓶》高20cm 上世紀60年代作 吳壽祺
早在公元八世紀的中唐時期,長沙銅官窯就首創(chuàng)了高溫釉下彩繪的新技術。據(jù)文物專家考證,當時有在白釉下畫綠彩的,有在黃釉下畫褐彩,在青釉下畫褐綠彩的,還有在青黃釉下畫褐、赭、綠三色等品種。在紋飾上,除了各種各樣的圖案外,還大量使用了花鳥、走獸、人物等題材,直接以繪畫的手法來美化瓷器。這在我國陶瓷史上是個創(chuàng)舉,同時裝飾技法也開始突破。自此以后的宋代著名磁州窯,北方民窯中的黑褐彩繪,及至元、明、清的青花,釉里紅等這些釉下裝飾工藝,都可以說是受長沙窯的影響而發(fā)展起來的,并為釉下彩繪開辟了道路,使我國的彩瓷技術達到新的高峰,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但是這些簡單的色調,與人們想要表達萬紫千紅的大千世界,還差距甚遠。有沒有一種似魔法般的變戲方式,讓陶瓷藝人隨心所欲地去描繪大自然的萬千美色呢?
此時,在地處湘贛邊界的古城,一所不大起眼的瓷業(yè)學堂里,一群老師和學生正聚精會神地琢磨著,長沙銅官窯釉下彩瓷器是怎么燒制的?這群老師和學生利用各種金屬氧化物自制高溫色釉,收集和挑選不同色相的釉下色料達到100多個,然后運用多種裝飾手法,反復試驗。失敗,再試驗;再失敗,再試驗。終于,魔法神奇出現(xiàn)!一個個五彩繽紛的瓷器畫面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艷而不俗,淡而有神;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瑩潤澤,如冰似玉。
這就是“釉下五彩瓷”的創(chuàng)燒問世。這個邊界古城,便是當今的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醴陵。
讓人有些迷惑不解的是,為什么首創(chuàng)了高溫釉下彩的長沙窯,未能把它的創(chuàng)新發(fā)揚光大?為什么繼承和創(chuàng)新突破它的卻是醴陵呢?
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舉往往極具機緣性!
1904年,湖南鳳凰縣人熊希齡(字秉三,光緒進士,曾任民國第一任總理),與參與“公車上書”的醴陵大學士文俊鐸,懷著實業(yè)救國的思想去日本考察,發(fā)現(xiàn)日本的制瓷業(yè)比中國發(fā)達,心里無不感到刺痛。受文俊鐸之邀,熊希齡來醴陵,到當時的制瓷中心東堡溈山實地調查醴陵瓷業(yè),發(fā)現(xiàn)當時危及粗瓷生產(chǎn)的諸多問題。同時看到,醴陵銷售市場廣闊,瓷土資源豐富,制瓷歷史悠久。遂提出“立學堂,設公司”等主張。熊希齡與文俊鐸還擬就萬言書,呈請清政府在醴陵創(chuàng)辦瓷業(yè)學堂和瓷業(yè)公司,改良醴陵瓷業(yè)。慈禧太后隨即批準呈文,撥庫銀10萬8千兩,給予扶助。
熊希齡與文俊鐸以及學員們合影
清代醴陵溈山窯遺址碎瓷片
瓷業(yè)學堂設陶畫、轆轤、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兩班講授。除本省師資外,還聘了日本陶瓷技師、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藝人等。接著熊希齡又招商集股,在瓷業(yè)學堂前購地建設廠房,裝置機器,組建制瓷工廠,定名:“商辦湖南瓷業(yè)公司”。
就這樣,在瓷業(yè)學堂的醴陵瓷業(yè)學子利用瓷業(yè)公司這塊用武平臺,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堅韌的攻關精神,創(chuàng)燒了名揚天下的釉下五彩瓷,先后在武漢勸業(yè)獎進會,南洋勸業(yè)會,意大利都郎博覽會,特別是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連連斬獲金獎。在當時中國陶瓷業(yè)一片凋零的尷尬中,醴陵創(chuàng)燒的釉下五彩瓷建樹了“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
釉下五彩瓷的歷史性突破,恰如鳳凰之浴火,是中國陶瓷之更生。它突破的是什么呢?精通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術的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清華大學訪問學者、中國工藝美術館專家組成員、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傳承人黃永平給釉下五彩瓷總結了三大特色:1、無鉛毒、耐酸堿、耐磨損,永不褪色。釉下五彩顏料本身不含鉛毒,其基礎顏料是用金屬氧化物或它們的鹽類為著色劑,與一定量的硅酸鹽原料配制而成。這種顏料不需要象釉上顏料那樣采用含鉛很高的溶劑輔助發(fā)色和降低焙燒溫度。而是在1350-1400℃高溫燒制中,彩料中的熔融物與熔融狀態(tài)的坯釉互相粘合。同時覆蓋的釉層能抵抗自然酸堿的侵蝕,耐磨損 ,永葆花色清晰、鮮艷、明亮。2、五彩繽紛,艷而不俗,淡而有神。這是釉下五彩瓷獨特的色彩效果。釉下五彩是傳統(tǒng)釉下彩技術的突破性發(fā)展,其色彩極為豐富,幾乎涵蓋所有色系,而且每種顏色還因制作工藝和原料的不同,經(jīng)窯變后產(chǎn)生的色澤變化更為豐富。因此,這種釉下彩裝飾構圖設色不拘一格,裝飾手法多樣,裝飾效果多姿多彩,既可表現(xiàn)各種單色效果,也可紋制色彩斑斕的紋樣,或瑰麗、或淡雅,可謂“濃妝淡抹總相宜”。3、畫工精美光亮平滑,清雅明快,晶瑩潤澤,具有飽滿的水分感。由于釉下五彩瓷運用了一些特殊的裝飾技巧,如雙勾汾水法,使色彩平滑無痕,濃淡過渡自然,再加上高溫燒結后的釉層使畫面平滑光亮,有如玉的潤澤和光彩,給人靜中有動的感覺,看得見,摸不著,美中藏秀,光影閃動,令人驚贊。
毛瓷碗四件套
遺憾的是釉下五彩瓷問世不久,舊中國遭遇連年戰(zhàn)亂,醴陵釉下五彩瓷只是風行一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它的第一個興盛期,前后只有二十多年。以致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王莉英在看到民國時期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后發(fā)出感慨:“二十多年的生命,異常燦爛又異常短暫,猶如曇花一現(xiàn),更猶如劃破黑夜的一顆耀眼流星,令人贊美又令人痛惜!”
歷史在漸行漸遠的同時,又不斷鋪陳新的起點。
新中國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成立陶瓷公司對醴陵陶瓷收購包銷,省、地屬陶瓷企業(yè)在醴陵相繼興辦。先后在醴陵成立了湖南瓷業(yè)總公司、湖南陶瓷研究所、湖南陶瓷輕工技校和醴陵陶瓷工業(yè)藝術瓷廠(后更名為群力瓷廠),專事釉下五彩瓷裝飾研究與生產(chǎn),并開始承擔為開國領袖毛澤東、新中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特制生活日用瓷,醴陵陶瓷逐步實現(xiàn)了由手工到機械、由柴窯到煤窯的歷史性轉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chǎn)品層出不窮。1964年,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醴陵特制人民大會堂國宴瓷,1974年醴陵為毛主席特制了內外均飾有月季花卉的生活用瓷,即著名的“毛瓷”。醴陵釉下五彩瓷先后進入中南海、天安門城樓、釣魚臺國賓館、毛主席紀念堂、聯(lián)合國大廈等大雅之堂,并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贈送外國政要和友人的禮品瓷。1978年設計制作鄧小平贈送日本裕仁天皇的釉下五彩瓷文具,1986年設計制作鄧小平贈送英國女王的釉下五彩瓷掛盤,1998年為江澤民主席制作贈送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的釉下五彩瓷茶具。醴陵釉下五彩瓷因此而被譽為“國瓷”,一代偉人毛澤東曾使用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便有了“毛瓷”的神秘色彩而被尊崇。生產(chǎn)“國瓷”、“毛瓷”的醴陵于是有了“紅色官窯”的顯赫和神秘。
進入新世紀,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和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1年醴陵再造2001套絕版“毛瓷”,成為中外收藏家珍貴的收藏品;2004年醴陵再造2004套絕版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紅色瓷典珍藏瓷;為雅典奧運會設計制作“世界和平”贈送薩馬蘭奇等國際奧委會要員,2006年設計制作牡丹天球瓶,成為胡錦濤主席作為國禮贈送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48個非洲國家代表團嘉賓禮品;2007年設計制作的奧運瓷,成為北京奧運會特許商品;2010年設計制作的中國元素“萬花賞”瓶,使醴陵釉下五彩瓷再次登上世博舞臺,成為聯(lián)合國永久收藏品;世界園藝博覽會、東盟博覽會、廣州亞運會等海內外重大盛事活動均選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為珍貴禮品。
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和再生,不止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更是一種現(xiàn)代觀念的創(chuàng)新!它不但把中華古國陶瓷追求玉的感覺發(fā)揮到了極致,還把中國傳統(tǒng)裝飾和書畫藝術發(fā)揮到隨心所欲的地步。釉下五彩瓷環(huán)保健康的科技突破,瓷質細膩,清雅明快,晶瑩潤澤、如冰似玉的品質,更迎合了現(xiàn)代人的生活理念,彰顯出新時代的人文魅力!
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各種場合露面時,人們無不為釉下五彩瓷的奪目光彩驚嘆不已。參觀者往往看到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后總會感慨地說,釉下五彩瓷和青花瓷不一樣,青花瓷給人以歷史感,總覺得和現(xiàn)代人有一種隔膜;醴陵釉下五彩瓷給我們一種現(xiàn)代感,看著讓人感覺親切。甚至給醴陵釉下五彩瓷冠以“健康瓷”、“環(huán)保瓷”、“文化瓷”、“時尚瓷”等概念。
這就是醴陵創(chuàng)燒的,世界獨一無二的釉下五彩瓷!
《同心永連》奧運瓷·描金極品中國紅《花開富貴》奧運瓷·描金極品中國紅